全臺首例!臺灣新北市公立板橋高中日前宣布,從新學期起允許男生穿裙子上學。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在島內引發極大關注。對於板橋高中「第一個吃螃蟹」,臺灣最知名的男子高中——臺北建中受訪時表示,如果未來有男生穿裙子進校園,校方也不會多加幹預。而臺灣大學也有學生社團組織「臺大男裙日」活動,以示聲援板橋高中。
男生穿裙上學,會不會成為島內一時風潮?臺灣相關學者在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男生穿裙是當前島內「男女平權」議題的延伸,只是極少數年輕人的標新立異;傳統文化影響非朝夕間即可改變,男生穿裙不會成為潮流。
事件
創全臺先例!板橋高中允許男生穿裙
板橋高中是新北市最好的高中之一,也是新北市中招錄取分數最高的高中。
日前,板橋高中召開校務會議,對男女制服限制大幅鬆綁。原本,該校規定男生穿深藍色長褲,女生穿深藍色短裙(長褲),裙子長度不得短於膝蓋上10釐米。但這次修正通過的規定,制服未有男女生區分,只要求「穿著素麵制服褲(裙子),以藍色及黑色為主」。校方表示,從新學期開始,男生也可以穿制服裙上學。
▲允許男生穿裙子上學,板橋高中創臺灣先例
對允許男生穿裙子上學,臺當局教育部門官員向臺媒表示,這在全臺尚屬首次。新北市政府教育局長也表示予以尊重。
段心儀是全臺最知名的女子高中「北一女」的退休語文老師,現為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她昨天接受導報記者採訪說,板橋高中作出這樣的規定,與此前該校一項「男裙周」活動引起的爭議有關。
今年5月6日至11日,板橋高中舉行校慶,該校學生會推動「板中男裙——裙聚效應」男裙周活動,提倡男生在校園中自由穿裙子,吸引了近40名校友穿裙子到新北市民廣場聲援。由此也觸發了學校師生及家長代表在校務會中討論,決議修正服裝儀容儀表規定,大幅放寬男女生制服限制。
背景
學校解禁服儀管制 政治人物熱炒「男女平權」
段心儀認為,板橋高中開放男生穿裙子進校門,有年輕人反傳統、追求自由的因素,也與近年來臺灣校園解禁服儀管制有關。
對很多臺灣人來說,漂亮制服陪伴著他們走過一段美好的高中生活。比如,「小綠綠」制服代表著北一女學生的榮耀,「黃衫黑裙」制服成為臺北景美女中的象徵,「白襯衫配黑百褶裙」是中山女高的最大特徵,「綠色系水手服」是臺南黎明高中的標誌……「像北一女,學生夏天、冬天穿什麼服裝,裙子規格如何,襪子多長等等,學校對服儀規定得非常細緻,如果違反,將會受到懲處。」段心儀介紹,臺灣高中生穿制服的傳統,從日據時代就開始了。只是,隨著臺灣校園風氣越來越開放,陸續有學生抗議,要求鬆綁制服規定。
▲白襯衫配黑百褶裙制服,是臺北中山女高的標誌
為呼應學生訴求,臺教育部門2016年8月18日,有關臺灣高職中「服裝儀容之原則」正式出爐,大幅鬆綁服裝儀容管制,允許學生自由穿校服或運動服進出校門,也可混搭。不過,穿拖鞋或打赤腳不在允許之列。當時有媒體以「百餘年管制解禁!」為標題報導此事。「學校服儀管制解禁之後,只要服儀整齊,學生具體怎麼穿就成為他們的自由,學校無權幹涉。」段心儀認為,板橋高中此番允許男生穿裙子,從校方角度說,是可以理解的。
此外,段心儀也強調,男生穿裙子上學的規定會出現,其實還與政治人物熱炒「男女平權」議題有關。尤其是民進黨上臺後通過「同婚法」,臺灣成為第一個允許同性戀者結婚的地區。蔡英文對板橋高中「板中男裙——裙聚效應」活動也曾表示力挺。
爭議
家長和老年人最擔憂 「男老師敢不敢穿裙子先作示範?」
對板橋高中「第一個吃螃蟹」,該校校長賴春錦表示,希望打破性別刻板印象,尊重氣質差異。該校學務主任林三維認為,學校不是鼓勵男學生穿制服裙,一切只是希望回歸男女平權教學環境。
很多臺灣年輕尤其學生群體表示「支持」或「平常心看待」。臺北嵩山高中學生PETRE對導報記者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穿衣的喜好與自由,「學校管得越多,學生可能會越反感」、「男生喜歡穿裙的就讓他去穿呀,否則,是不是男生打耳洞也要管?!」
不過,有網友建議,學校可以設計「無性別校服」,宣傳「男裙」反而是「譁眾取寵」。
段心儀認為,反對男生穿裙上學的群體,更多的會來自家長和年齡稍大的長輩們。因為他們觀念上難以接受,也有人認為這樣會讓自己孩子更不好管束。
事實上,此事確實引發家長們的強烈反彈。7月26日,島內22個家長團體代表齊聚臺北,抨擊相關單位操弄意識形態,直言讓男生穿裙子是「挑戰禮儀規範」。「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召集人魏秋茹反問:「未來男生穿裙子進女廁所是否也正常?」
連臺灣「網紅名嘴」曹長青也在臉書發文,痛批蔡英文上臺後,臺灣大搞性別議題自絕後路。他憂心忡忡地指出,本身現在很多男生都缺乏男子氣了,允許男生穿裙子其實就是鼓勵他們女性化。「提倡平權,不是提倡男人穿裙子,更不是鼓勵男性戴耳環、抹口紅,打扮像女人;而是停止家暴,對妻子相敬如賓,尊重女性,把自己錘鍊得更像個男子漢,俠骨柔情,更有保護女性的能力。女人有男子氣是好事,男人女性化則很糟……」
臺灣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說,在臺灣,現在很多學生與孩子成為「小霸王」,允許男生穿裙上學其實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媚俗、討好學生。「如果認為男生穿裙好,那男老師敢不敢先穿裙子示範一下?!」
擴散
臺大社團辦「男裙日」聲援 臺北建中表態「不幹預」男生穿裙
對板橋高中「板中男裙——裙聚效應」活動,早在5月13日,臺灣大學政治系學術部性別組讀書會舉行「臺大男裙日」,吸引了不少男生穿裙參加。主辦人之一的林蕙竹對臺媒稱,「裙子不該受限,男性穿裙也很漂亮」,每個人都應該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成為自己喜歡的人。
而全臺最為知名男子高中——臺北建中的生活輔導組組長蔣世倫也說,從新學期開始,他們學校在服裝儀容儀表的規定上也有放寬,允許學生穿便服上學。對是否允許男生穿裙子的問題,蔣世倫則表示,此前沒有遇到過類似情況,但即使學生有穿,校方也不會多加幹預。
板橋高中創先例,會不會讓男生穿裙上學成為島內一時風潮?段心儀認為不會。她說:「像北一女,絕大多數學生會把『小綠綠』制服看作一種榮譽,代表學校和自己的形象。其他學校的學生也一樣,多數還是會喜歡自己學校的制服。」
段心儀進一步表示,年輕人喜歡標新立異,你越反對,他可能會更加站在你的對立面;你不反對了,他反而回歸平常心。「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我相信大多數男生還是不願意穿裙子上學的,這個議題的討論很快就會過去。」
吳昆財表示,一個社會總是有一種常態,中國服飾文化經過長期發展,男女都有基本的服飾文化認同,「哪怕是年輕人,標新立異總是少數;穿著上男不男女不女,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所以他認為,男生穿裙上學在島內不會有很大的擴散,更不會形成風潮。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網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