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職工培訓難點痛點:不加工資,學習就沒用嗎?

2020-12-15 央廣網

  【聚焦職工培訓中的難點痛點⑤】不加工資,學習就沒用嗎?

  職工技能提升是一個包含諸多內容的大題目,其中既有職工的應用技能,也有像勞動法律法規、安全生產知識、勞動保護等技能之外的職工綜合素質方面的內容。在一般企業經營者眼裡,職工教育就是職工的核心勞動技能的提升。如果某項職工教育不能為企業帶來「見效快」的經濟效益,不僅企業不會重視,也一定會連鎖反應,帶來職工也不去重視。

  關於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安徽省蕪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韓衛民總結了「四個不滿意」,即培訓對象不滿意,培訓機構不滿意,企業對培訓不滿意,管理部門同樣不滿意。連日來,採訪發現,正因為如此,有關方面雖然大力開展包括職業技能培訓在內的多種技能提升舉措,但是整體成效仍然難免差強人意。

  急功近利的焦慮感在多方瀰漫

  據蕪湖市總工會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商貿企業的一份抽樣調查顯示,戶均初級、中級工佔比78.5%,而技師(含技師、高級技師)佔比僅6.9%。最近三年來,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數平均以每年21.2%的速度增長。

  按照這個數據,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已經達到很高的程度。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儘管企業渴求技能人才,但是企業對自身人才的培養力度並不大。來自蕪湖市的同一份調查顯示,在被調查企業中,與職業院校合作,根據崗位需求開展校企合作培養的僅佔45.6%,設立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設施,提升企業自主培養能力的佔比為33.1%。

  在韓衛民看來,在面對技能提升的問題上,無論是企業還是員工、甚至培訓學校都表現出了一種相當程度的急功近利現象。

  有些企業經營者甚至認為,企業用工已經市場化,在職培訓和崗位安排是企業內部管理事務,其他部門不應幹預過多。尤其是在經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企業更不願意在員工培訓上加大投入。特別是一些小微企業,面對生產一線普通操作工跳槽現象比較突出的現狀,他們直白地認為,培訓就是為他人做嫁衣。

  從2012年開始,合肥市總工會開始實施「農民工免費上大學」計劃。承擔具體教學任務自然落到了市總工會直屬的合肥職工大學身上。通過參加全國統一的成人高考招生考試並被合肥職工大學錄取的農民工可享受相關免費入學政策。

  對於這樣一個相當於「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工人並沒有出現趨之若鶩的現象。不少工人認為,如果學歷不能與漲工資直接關聯起來,那麼花很大精力去考一個專科的畢業證書實在沒有多大意義。與此形成驗證的是,報名人數最多的企業,往往也正是那些規模較大,並對職工學歷要求較高的企業。

  在具體實施教學過程中,學校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儘管學校考慮到處理好工學矛盾,儘量在晚間和雙休日期間開課,但是學員的總到課率只能達到80%左右。

  是要直接利益還是長線投資

  蕪湖市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當問到技能人才最需要的是什麼的時候,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希望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比例達到77%。

  「如果不能加工資,學習又有什麼用?」在採訪中,有職工非常直白地告訴。

  部分企業員工在調研中反映,雖取得高級工以上資格證書,但在企業落實相應待遇比較困難。

  對技能培訓的不滿還體現在更多的地方。「部分受培訓的工人認為,學校開設的培訓內容與他們實際需要脫節,上課『滿堂灌』,缺少實際操作訓練,動手機會少,對實際能力提升有限,部分學員雖然拿到了職業資格證書,但就業仍有困難。」韓衛民認為,類似於這樣的現實情況是造成培訓對象不滿意的主要原因。

  多名高技能人才談到技能提升時都對表示,真正的一技傍身的「技」,並不一定與幾張培訓證書或者結業證書完全畫上等號。技能培訓只是技能提升的一個途徑、一個階梯而已。寄望於一次培訓就能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那顯然是一種拔苗助長的想法。而要能讓一技達到「傍身」的程度,恐怕也非淺嘗輒止和蜻蜓點水式的幾次培訓就能達到。技多不壓身,是金子一定會發光的。關鍵是,你先得把自己鍛造成一塊「金子」。

  國家電網宿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副班長許啟金只有高中學歷,他後來卻成為「高壓線上的舞者」。這個電力系統原的來「門外漢」技能提升的秘訣是靠時刻揣在褲兜裡的上萬張「小紙條」。憑藉死記硬背「小紙條」上的技術要點,他不斷夯實技術創新的基礎。

  淮北礦業集團公司朱莊煤礦的工人王忠才學歷不高,卻成為礦上的「煤機大王」。別人不能處理的煤機疑難雜症到了王忠才的手裡卻是手到擒來。對於王忠才技能提升的秘訣,他的妻子李毛井一語道破:「他一般都是到家飯都不顧得吃,直接拿書進屋翻來翻去,都學到下半夜或者是一夜。他沒有節假日,基本上都是在研究裝備怎麼裝和卸。」

  僅依賴市場機制難以實現預期目標

  技能人才培養,實際上是一種公共產品和服務,僅依賴市場機制是難以實現預期目標的。況且企業職工培訓經費投入、實訓基地建設和高技能人才待遇都與企業經營狀況緊密相連,若缺乏強有力的激勵引導機制,以用人單位為主的技能人才培養方式,只能「靠天收」。

  那麼,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在以監督和激勵的方式開展職工技能提升行動的「手」到底能伸多遠呢?

  日前,蕪湖市對外公布了該市最新的技工強市若干政策。這個包括十方面共二十五條內容的新政不僅提出了技能人才培養的目標——4年內技工總量達48萬人,而且就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提出了一些方案。

  蕪湖市提出,依託企業、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等,面向貧困勞動者、退役士兵、就業援助對象等重點群體實施精準技能培訓計劃。探索「網際網路+」模式,建立勞動者個人學習帳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拓寬終身培訓通道。鼓勵市內企業與學生、職業院校籤訂緊缺工種定向培養協議,選擇一批大中型企業,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為主的新型學徒制。

  對於設置的這些路徑,蕪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給出的政策總結起來有三種:獎勵、津貼和補助。對於個人獎勵額度最大的內容是:市政府每兩年評選20名蕪湖市首席技師、10名蕪湖市技能大獎獲得者、10名「江城傑出工匠」,頒發榮譽證書,給予每人2萬元獎勵。

  顯然,這些政策初衷極好,但落實起來或許有些難度。有業內人士呼籲,管理部門要出臺一些鼓勵職工技能提升的剛性措施。不過,具體「剛」到什麼程度,目前尚未有明確答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或許呼籲包括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機構在內的多方,多一些高瞻遠矚,少一些急功近利更切實可行一些。

相關焦點

  • 「家校聯合話教育」聚焦當下家庭教育難點、痛點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陳曦)" 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 "" 輔導作業,全家崩潰 "…… 不得不說,如今最能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熱搜話題,常常與親子關係、家庭教育有關。中國式家長的焦慮,似乎無休無止、無處安放。
  • 企業這樣為員工「加工資」更有效!
    培訓是福利還是獎勵?培訓員工是企業的責任,因為企業必須對員工勝任工作和職業成長負責任,也是員工創造價值獲得恰當回報的責任。但如果培訓變成一種福利,培訓效果必然打折,因為員工將培訓轉化為團隊能量與生產力的意願不強、責任不清。
  • 培訓總結:公司職工工作培訓總結優缺點
    在這一年中,我們緊緊圍繞總公司xx年度的培訓工作安排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找出了不足,現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全員參加  今年年初,集團公司對各單位的考核進行抽考,公司有3人不及格,平均成績僅為65分,這件事對公司觸動很大,聯繫去年工程質量有下滑現象,這些事實充分說明了如果職工培訓工作放鬆了,工作成績必然下降的道理。
  • 祁東縣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工資啦!
    加工資啦!加工資或者是痛,但這一次加工資帶上了「獨一無二、唯一、僅此」,這是給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工資啊!這是僅僅的給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加工資啊!這難道就是一次加工資嗎? 據通知顯示,這次加工資「自2020年7月1日起執行」,調整範圍僅限於「鄉鎮機關事業單位、縣直機關派駐鄉鎮單位在編在崗工作人員。」
  • 廣州南站接站難、地鐵接駁走斷腿…… 廣州人大代表聚焦交通「痛點...
    廣州南站接站難、地鐵接駁走斷腿…… 廣州人大代表聚焦交通「痛點」金羊網  作者:張璐瑤  2020-12-24 市民出行如何更加綠色、
  • 幼兒園全員培訓 聚焦法律法規、家園共育等內容
    園長教師全員共享網絡培訓  本次培訓是北京市對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進行的一次全覆蓋培訓,培訓範圍涉及北京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包括教育部門辦園、其他部門辦園、地方企業辦園、事業單位辦園、部隊辦園、集體辦園和民辦園,培訓對象包括在職在崗的幼兒園園長、專任教師和保育員,以及幼兒園保健醫、廚師、保安、保潔員等,要求每人參加面授8學時、網絡學習22學時
  • 【直播預告】丁恩峰:MAH法規解析和難點痛點分析!
    GMP辦公室在線學習平臺上線,學員可以在此學習各類GMP培訓課程、各國藥監法規、技術資料在線閱讀和下載等!以下為線上直播培訓課程預告,直播將於04月02日 19:30開始掃描圖中二維碼可進入。同時GMP辦公室在線學習平臺招募VIP會員,可免費觀看、下載此平臺所有資料!
  • 外出學習受限,學校該怎麼規劃和落實教師培訓?
    隨著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很多原本習以為常的學校常規事務也產生了諸多不確定:學生不能高度聚集了,學校活動怎麼辦?孩子網課學習效果參差不齊,重回課堂後教學進度怎麼辦?防疫壓力大,師生焦慮情緒頻發怎麼辦……今天,我們聊聊其中一個「不確定」:外出學習受限了,學校師訓怎麼辦?
  • 解決發展中的痛點、難點 江蘇發布「支持民企發展22條」
    解決發展中的痛點、難點 江蘇發布「支持民企發展22條」 2020-12-18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K12教育信息化平臺學樂雲:解決教育痛點重塑評價模式
    「很多教育信息化企業是根據政府和市場的需求,把傳統教學教研中的一個點進行網絡化,我認為這不能解決教育的痛點。教育的痛點其實是評價。」陳冬華說到。他認為目前教育不能解決的問題是測評,比如一節課上下來,學生聽懂多少,掌握到什麼程度,其實老師並不知道,這才是教育的痛點,因為後面就不知道該針對這個學生做什麼,所以他認為評價方式改變在先,教育模式改變在後。
  • 獨山:公益培訓惠職工
    「總工會真是為我們職工辦了一件大好事。」近日,來自獨山縣實驗小學的老師羅莎開心地告訴記者,自己在縣總工會組織開展的培訓中收穫頗豐。滿足的神色讓人不禁感到好奇,是什麼樣的培訓讓羅莎如此中意呢?8月4日晚,記者在茶藝培訓教室裡找到了答案。走進教室,30餘位「學生」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認真聆聽臺上老師講授的茶文化歷史、茶葉衝泡及品鑑、日常茶道禮儀及茶葉保健功效等知識。
  • 企業員工培訓花錢沒效果?TutorABC定製化方案直擊企培痛點
    傳統的企業英語培訓,一般會邀請一名外教到公司為員工進行集體培訓,或由企業提供培訓經費,員工自行選擇機構接受培訓。前者課程安排不夠靈活,無法實現個性化教學;後者無法監督培訓進程,難以保證學習效果。在全球互聯時代,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對企業員工提出了更高的技能要求,企業固化的培訓方式與員工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之間的矛盾日漸加劇,而技術的革新為企業員工培訓帶來更多創新的可能,定製化、個性化的在線培訓模式越來越受歡迎。現場一名HR高管表示,以前公司花了大量費用在員工英語培訓上,但是員工的學習效果難以保證,也很難追蹤他們學習的進度。
  • 免費技能培訓開班啦!2020年成都市總工會在職職工萬人培訓啟動
    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傑6月11日下午,2020年成都市總工會在職職工萬人免費技能提升培訓首期培訓班開班,計劃在年內培訓至少1萬名在職職工。目前,培訓工作已全面展開,預計將在9月底前完成所有培訓工作。在職職工萬人免費技能提升培訓是成都市總工會於2018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技能人才培養五年計劃,旨在圍繞成都市「5+5+1」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規劃的發展需求,提升在職職工技能素質,為產業技術隊伍的不斷壯大積累後備力量。
  • 多地加大政策供給破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痛點難點,「激活」鄉村教師工作狀態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圖集 「鵲橋工程」,讓他們沉下心來教書「陽光人事」,讓他們合理有序流動多地加大政策供給破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痛點難點,「激活」鄉村教師工作狀態夫妻雙方均為特崗教師且兩地分居,經過申請可以調入同一學校任教;通過「陽光人事」計劃,城鄉優秀教師實現有序流動,激勵青年教師成長;在鄉村學校從教30年申報正高級、20年申報副高級、10年申報中級,不受崗位結構比例限制……近年來,多地通過加大對鄉村教師的政策供給,著力破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痛點和難點,有效「激活」了鄉村教師的工作狀態。
  • 做好這三點的培訓機構或私立學校,招生不用愁
    晚上11至12點老師還在備課,家長仍然在輔導娃。楓葉新希望教育針對這一痛點,開發了「」動態解題課件」、「數學作業本A版、B版」和「在線測評系統」讓老師學生和家長不再熬夜!老師分批改作業,還能隨時查看學生作業進度、班級作業情況,每天在備課和作業上節省幾個小時!盡力使更多陪娃做作業的家長不中風,沒獅吼功!
  • 聚焦最美勞動者 第四屆上海職工微電影大賽頒獎
    本屆上海職工微電影節踐行「中國夢、勞動美」工運主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展示上海廣大職工,尤其是一線職工的風採,展示上海職工文化創作成果的宗旨,為提高職工微電影創作水平,打造職工創作隊伍搭建平臺。
  • 旅遊開發運營難點痛點研究
    旅遊開發運營需要旅遊全過程管理,需要投融資、規劃、策劃、建設、運營等各方面資源無縫對接,將團隊效率和項目效益實現最大化,真正破題旅遊開發運營難點痛點。開發運營期工作重點在營銷、招商、開業引爆、持續經營、整體驗收、產權取證、項目推進、人才培訓等。2、脫節與分離現象依然存在基於旅遊開發的複雜性和綜合性,旅遊開發過程中勢必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從不同開發主體的角度看,旅遊開發一直存在「三大脫節」的問題。
  • 2021初級會計59頁考點聚焦,不知重點難點,拿去列印學習
    我從過來人的經驗來說,越早備考越有利,因為很多零基礎的會計小白,都不知道如何去複習備考,也不知道哪些是重點和難點。有時候看書也不怎麼能看見去,你們是不是也有這種情況。所以備考初會要有邏輯性,著重複習,以重點難點的考點著手去看,這樣才能提高效率,更有效地去複習。
  • 解決痛點難點,助力民企「破壁」發展
    解決制約民企發展的四大痛點難點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我省民營經濟佔全省經濟總量的55%。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出臺「50條」和「22條」支持企業發展。據省工商聯第三方專項評估,分別有73.45%和72.56%的企業主表示受益於這兩份文件,其中「減免相關稅費」「延期申報和繳納稅款」「減免企業房租」等舉措廣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