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空氣汙染導致全球人均減壽兩年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英媒:空氣汙染導致全球人均減壽兩年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導英媒稱,分析表明,空氣汙染導致全球人均壽命減少近兩歲,因而成為對人類健康的最大單一威脅。

  據英國《衛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這項研究觀察了交通工具和工業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顆粒物汙染。研究發現,在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的很多地區,人均壽命縮短了6年。

  這項研究將關於長期暴露於顆粒物中導致壽命縮短的調查與非常詳細的汙染地圖結合起來。有毒空氣的影響超過了吸菸以及愛滋病。

  領導這項研究的芝加哥大學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長麥可·格林斯通說:「儘管人們可以戒菸,可以採取措施預防疾病,但從個人層面來看,人們在面對自己呼吸的空氣時幾乎無能為力。這(項研究)告訴公民和決策者顆粒物汙染如何影響他們的健康以及他們所生活的社區,還展示了遏制顆粒物汙染的政策會帶來哪些好處。」

  世界衛生組織說,全世界90%的人口暴露於不安全的空氣中,呼吸受汙染的空氣每年導致700萬人死亡,影響數十億人的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今年10月說,空氣汙染是「新的菸草」。他說:「儘管這種毫無必要、可以預防的傷亡現象在不斷擴散,但自滿的態度還是在全球蔓延。」

  

  報導稱,這個早亡人數肯定被低估了,因為它只統計了顆粒物汙染和5個相關性最明確的死因。使用改進後的模型進行的初步估算顯示,顆粒物汙染每年可導致900萬人死亡。人們每個月都會發現空氣汙染與健康受損的新聯繫,兒童尤其容易受到影響。前不久的研究表明,空氣汙染與肺部發育不良和兒童肥胖有關聯。

  此次最新研究創造了一個名為「空氣品質壽命指標」的衡量標準,人們藉此可以發現,如果他們呼吸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指導標準的空氣,他們的壽命與生活在當前環境下相比會延長多久。

  格林斯通說:「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所呼吸的空氣對健康構成重大風險。但人們對這種風險的表述總是模糊不清、令人費解。我們為克服這些缺點開發了『空氣品質壽命指標』。該指標把顆粒物空氣汙染密度轉換成現有衡量標準中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個——預期壽命。」

  如果印度空氣品質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標準,那麼印度人的平均壽命可延長4.3歲。北方邦的居民可以多活8.6年。

  美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空氣汙染地區。在那些汙染最嚴重的縣,如果空氣潔淨,那麼人均壽命可延長一年。這項研究稱,倫敦人均壽命因為空氣汙染被縮短了4個月。

  

  全球人均壽命因空氣汙染縮短了1.8歲——超過了因吸菸縮短的1.6歲。其他人類健康風險產生的影響更小:水質和衛生條件差導致人均減壽7個月,愛滋病導致人均減壽4個月。戰爭和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相當於全球人均壽命縮減了22天。

  

  美媒稱空氣汙染或導致懷孕難:幹擾人體激素系統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美媒稱,2001年至201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關閉了8個燃燒煤炭和石油的發電廠。這些發電廠關閉後,周邊地區的PM2.5(直徑小於2.5微米、比一根頭髮還小30倍左右的顆粒物)汙染水平隨之下降,氮氧化物的汙染水平也有所下降。關閉發電廠之後的一年時間裡,周邊地區的生育率上升了。

  據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11月14日報導,關閉發電廠從某方面來說是一次天然的實驗,給了研究人員難得的機會來衡量去除汙染給社群帶來的效果。因而進行的研究清楚表明了一個新出現的公共衛生問題——糟糕的空氣品質與生育率下降之間存在關聯。

  該研究的作者、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公共衛生學院的博士後學者瓊·凱西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空氣汙染與生育率之間可能存在關聯。確實有理由相信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聯繫。」

  奧德麗·加斯金斯是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今年6月發表的研究中,加斯金斯發現,利用試管嬰兒技術備孕的婦女如果生活在靠近主幹道的地方——從而更容易接觸到與交通相關的空氣汙染——那麼成功植入胚胎和活產的可能性相對較低。2010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也得出類似結論:如果婦女接觸到的空氣汙染物更多,特別是二氧化氮(由汽車和卡車產生)的話,那麼她們在體外受精後成功懷孕的機率會比較低。

  這兩篇論文不是特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產科學和婦科學的助理教授什魯蒂·馬哈林蓋亞在分析來自護士健康研究的數據時發現,住在馬路附近的女性群體中,不孕不育人數略有增加。護士健康研究是針對導致女性慢性疾病因素的縱向研究。根據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對生活在巴塞隆納的女性來說,每立方米顆粒物濃度每增加約3.5微克,會導致生育率下降13%。

  科學家們仍在努力尋找空氣汙染物影響生育率的原因,現在有關汙染物影響生育率的機制有多種理論。馬哈林蓋亞說:「汙染物造成的系統性和慢性炎症或生物壓力可能是關鍵因素之一。」汙染物顆粒可能含有少量重金屬,這會干擾對生育來說非常重要的激素系統。汙染物還可能會改變或打亂精子和卵子中的DNA和其他遺傳物質。(編譯/胡雪)

  

  印度排燈節各地狂放鞭炮 首都空氣汙染指數爆表

  人民網訊 綜合外電報導,為慶祝排燈節,7日,印度各地大放鞭炮,導致空氣汙染愈發嚴重。首都新德裡各區空氣品質指標AQI飆高至999,平均達"危害"等級。

  印度排燈節(Diwali)是為慶祝"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有放鞭炮的習俗。

  雖然印度政府提前規定,今年排燈節僅允許當晚8點至10點可燃放鞭炮,不過多數人並未遵規,從7日晚6點至8日上午都持續有人放爆竹。

  根據新德裡各地監測站回報數據,可以發現多地AQI爆表,指數顯示為最大值999 。(老任)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空氣汙染是「新的菸草」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英媒稱,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空氣汙染是「新的菸草」,每年有700萬人因吸入受到汙染的空氣死亡,數十億人因此受到傷害。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8日報導,全球90%以上的人口都受到了有毒空氣汙染的威脅,這對人們、尤其是兒童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

  世衛組織總幹事認為,有毒空氣對世界人口構成的危險已經成為「無聲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全世界在菸草問題上已經發生了扭轉。現在,必須對『新菸草』,也就是數十億人每天都在呼吸的有毒空氣採取同樣的行動。」

  「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沒有誰能躲過空氣汙染。這是無聲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他說:「儘管這種毫無必要、可以預防的傷亡現象在不斷擴散,但自滿的態度還是在全球蔓延。」

  報導稱,兒童和嬰兒的身體仍在發育,有毒空氣對他們的威脅最大。

  目前在3億人生活的地方,有毒煙霧超過了國際規定的6倍。

  世衛組織公共衛生和環境司司長瑪麗亞·內拉說:「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究竟對孩子們做了什麼,恐怕答案非常明確:我們正在汙染他們的未來,而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非常麻煩。」

  英國大部分城市地區的空氣汙染水平已不符合法律標準,每年空氣汙染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了菸草。

  但研究人員認為,心臟病和肺病等眾所周知的由空氣汙染造成的傷害「只是冰山一角」。

  

  空氣汙染會讓智力「顯著下降」 英媒:相當於少上一年學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英媒稱,最新研究顯示,空氣汙染會導致智力「顯著」下降,這表明有毒空氣造成的危害遠比眾所周知的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嚴重。

  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27日報導,研究發現,高汙染水平導致語言和數學測試結果顯著下降,平均影響相當於受教育程度減少一年。

  研究小組成員、美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陳曦(音)說:「汙染空氣會令每個人的受教育程度平均減少一年,這種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我們發現,對於老年人尤其是64歲以上的人士、男性以及受教育程度低的人來說,影響要更糟。如果我們計算對於這些人群的影響,結果可能是數年的受教育程度。」

  報導稱,此前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能夠損害學生的認知能力,但是這項研究是首次考察各個年齡段的差異和男女差異。

  陳曦說,對於64歲以上的人來說,對智力的損害最為嚴重,而且伴隨著嚴重的後果,因為「我們通常在老年時做出最重大的財務決定」。英國公共衛生慈善機構Medact的麗貝卡·丹尼爾斯說:「這份報告的調查結果讓人非常擔憂。」

  報導稱,空氣汙染每年導致700萬人過早死亡,但是其對人們智能的危害卻少為人知。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有毒空氣與精神疾病患者的「極高死亡率」有關,而早先的研究認為有毒空氣與兒童精神疾病罹患率的增長有關,另一項分析則發現,住在交通繁忙道路附近的兒童罹患痴呆症的風險增加。

  報導還稱,這項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新研究分析了2010年至2014年針對全中國2萬人開展的語言和數學測試。科學家將測試結果與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汙染記錄進行了比照。

  報導指出,他們發現,人們接觸汙染空氣的時間越長,對智力的損傷就越大,對語言能力的損害比對數學能力的損害更大,對男性比對女性更大。研究人員稱,這可能是男女大腦工作方式不同造成的。(編譯/張琳)

  

  美媒:空氣汙染或導致心臟結構發生重大改變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美媒稱,8月3日有一項研究披露,空氣汙染可以導致心臟的結構發生重大改變,即使汙染水平沒有超過指導值。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8月4日報導,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研究人員根據參與者的居住地研究了汙染對他們的影響。科學家們當天在美國《循環》月刊上披露,汙染可能損害心臟,其程度類似於心力衰竭的早期階段。

  美國艾默裡醫療集團的數據顯示,每年有28.7萬人死於心衰,但過去50年來,死亡病例每十年平均減少大約12%。每年,因心衰住院的人數超過了所有因癌症住院人數的總和。

  報導稱,在本次研究中,科學家們考察了曾參加英國生物醫學庫研究的4000名參與者的信息。志願者進行了血檢、健康掃描和心臟核磁共振成像,以衡量他們心臟的功能、大小和重量。他們還記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檔案和居住地區。

  該團隊發現,參與者居住的地方距離繁忙的公路越近並暴露在二氧化氮或PM2.5之中,他們的左、右心室就越大。燃料在燃燒時,就會有二氧化氮進入空氣。PM2.5則可以來自很多汙染空氣的源頭,諸如發電站、汽車和火災。左心室和右心室是心臟的重要腔室,它們的功能是輸送血液。遭受汙染的參與者的心室雖然是健康的,但同心衰早期階段的心室相似。科學家們還發現,汙染程度越大,心臟的改變就越大。

  該研究的數據分析負責人納伊·昂在一份聲明中說:「空氣汙染應該被看作一個可更改的風險因素。醫生和大眾在考慮心臟健康時都需要了解空氣汙染情況,就像他們考慮血壓、膽固醇和體重一樣。」

  在該研究中,導致心臟改變的汙染水平遠未超出英國政府提供的指導值。這意味著,先前被認為相對比較安全的汙染水平或許再也不是安全的了。英國心臟基金會現在正要求政府更加努力改變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

  該基金會的助理醫學總監傑雷米·皮爾遜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不能指望人們靠搬家來避免空氣汙染。現在,政府和公共機構必須採取行動,讓所有地區都變得安全,並保護人們免受這些損害。」

相關焦點

  • 英媒:研究表明空氣汙染加劇新冠疫情
    參考消息網7月15日報導英媒稱,迄今為止最詳盡的分析顯示,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空氣汙染會導致新冠病毒感染、入院和死亡人數顯著增加。但這項針對荷蘭疫情的研究非常獨特,因為荷蘭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地方不是城市而是農村,因為荷蘭農村發展集約型畜牧業。這就可以排除「大城市效應」,該效應指的是,大城市空氣汙染往往比較嚴重,而人口密度、貧困程度等因素可能導致城市人口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英媒:英國首例 空氣汙染被定為死亡原因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據英國《衛報》報導,英驗屍官史上首次將空氣汙染定為一名9歲女童的死亡原因之一。報導稱,倫敦南區驗屍官菲利普·巴洛(Philip Barlow)在報告中指出,2013年去世9歲女童的死亡原因是急性呼吸衰竭、嚴重哮喘和空氣汙染。巴洛表示,超過世衛組織規定標準的二氧化氮和細顆粒物濃度對這名女童的健康造成影響。上述汙染物主要來自於汽車尾氣。
  • 英媒:中國北方採暖打響「天然氣革命」 對抗空氣汙染
    參考消息網10月5日報導 英媒稱,當凜冽的寒風今年冬天橫掃中國北方時,姚光輝(音)很高興自己可以少幹一種活了,那就是給煤爐添煤。他在北京郊區的小房子一直靠煤爐採暖,而他最不愛幹的活就是在寒冷的夜晚跑到室外,給廚房的兩個大爐子運煤。不過,下個月,60歲的姚光輝只要打開天然氣鍋爐的開關,家裡就會暖和起來。
  • 空氣汙染可能導致8種疾病
    ,但最近的研究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汙染的空氣會對身體和心理健康會產生一系列負面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其他致命的疾病。然後他們估算了受試者的精子在兩年內的影響。他們在研究中發現,科學家們發現在空氣中暴露於細顆粒物和精子形狀和大小異常有關。然而,研究人員指出,當空氣汙染出現時,產生的精子數量往往會更高,這可能是為了補償個體精子細胞的受損。
  • 英媒:中國上半年空氣汙染程度有所降低
    英國路透社7月22日報導,原題:綠色和平組織:今年上半年中國空氣汙染程度有所降低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周三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兩項空氣汙染物指標均有所改善。在此期間,中國空氣中PM2.5平均濃度較一年前下降16%,二氧化硫的濃度下降18%。
  • 四種導致路飛減壽的行為,若路飛原本壽命是100,如今只有70
    其實路飛的四種行為是很減壽的,若路飛原本的壽命是100,那他折壽了多少,他還能活到多少歲呢?第一種 麥哲倫的毒液麥哲倫的毒液對路飛的傷害是特別大的,幸虧那個時候有小馮在場,小馮順利找到了伊萬科夫幫忙並拯救了瀕臨死亡的路飛。雖然伊萬科夫最終拯救回了路飛的生命,但是路飛卻付出了10年的壽命代價。
  • 英媒:裡約奧運臨近開幕 空氣和水汙染"仍然驚人"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導 英媒稱,距離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還有4天的時間,但一些研究顯示,裡約空氣和水的汙染程度之高仍然驚人。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日報導,由美聯社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一些河道受到人類下水道的直接汙染,其中一些場所是奧林匹克競技項目帆船和划艇項目,所受到的汙染十分嚴重。
  • 英媒: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 將導致生態災難
    原標題:英媒:全球昆蟲或在100年內滅絕 將導致生態災難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有關昆蟲數量的首份全球性科學綜述說,地球上的昆蟲正在快速走向滅絕之路,這可能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的災難性崩潰」。
  • 英媒:長期天然氣短缺加劇中國空氣汙染狀況
    資料圖:中國的空氣汙染現象還很嚴重英國路透社10月29日報導,原題:中國的治汙努力或將耗盡天然氣長期天然氣短缺正危及中國的放棄燃煤供熱計劃,讓今冬和未來可能出現更令人窒息的空氣汙染狀況。中國將天然氣視為通往更清潔空氣的途徑,但國內天然氣產量無法滿足需求。專家表示,目前或許能保證北京等大城市(的供應),但若想擴大到需要該資源的眾多北方城市,仍相當困難。短缺問題已迫使中國政府定量供給天然氣,甚至禁止新建燃氣電廠。政府上周表示將控制新增天然氣用戶,在冬季優先為居民和公交用戶供氣。即便如此,今冬缺口仍比去年高出10%,因為更多用戶已轉用天然氣。
  •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可使人均壽命縮短兩年
    一項令人震驚的新研究發現,空氣汙染正在縮短全球人均壽命。英美兩國平均僅減少四個月,但在其它國家,情況則嚴重得多。如在印度和埃及這兩大空氣汙染重災區,人均壽命分別減少了1.5年和2年之多。今年五月,世衛組織將印度首都新德裡和埃及首都開羅列為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兩座大城市。
  • 印度空氣汙染成為世界第一,人們預期壽命減5.2年,趨勢很糟糕
    ,而且印度目前的空氣汙染問題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已經因為空氣汙染問題而減少了5.2年,不過從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到,如果印度方面不對空氣汙染加以防治,那麼,未來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或許會減少到8歲以上,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世界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國家都有哪些?
  • 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可能會導致流產
    最近的一份調研顯示,中國嚴重的空氣汙染不僅導致呼吸道疾病以及早逝,孕婦流產也可能是其另一後果。 但空氣汙染對流產究竟具有怎樣的影響,目前還很難產生共識。 有毒空氣可能導致流產 中國多所大學的16名科研人員,對2009年至2017年間大約25萬名孕婦進行了追蹤調查,觀察空氣汙染物的暴露水平,以及對她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她們當中,17497名婦女(6.8%)的臨床病歷顯示有過流產記錄。
  • 英媒:全球變暖令飛機更難起飛 滑行時間變長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英媒稱,最新研究發現,現在飛機比以前更難起飛,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氣候變化。許多機場和飛機跑道都是依據當時的盛行風向設計和建造的。然而,在過去50年裡,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氣溫升高,空氣密度下降,飛機起飛升空難度增大。
  • 全球每年200多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多國科學家7月12日報告稱,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室外空氣汙染每年導致200多萬人死亡。
  • 中美聯合調查燃煤危害:系中國空氣汙染致死主因
    美媒稱,中國和美國的研究人員19日表示,在中國所有的空氣汙染源中,燃煤的健康影響最嚴重,燃煤汙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在2013年為36.6萬。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19日報導,據研究人員在北京發布的一項研究,中國空氣中被稱為PM2.5的致命細顆粒物的約40%來自煤炭,這些數字與中國科學家近年來有關工業燃煤與空氣汙染的關係的說法一致。
  • 全球變暖、空氣汙染……氣候變化,對癌症有哪些影響?
    2015年-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氣溫比較高的5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了約1℃。氣候變暖也造成了一系列相關的氣候變化,包括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空氣汙染、風暴和洪水強度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增加以及乾旱和野火的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等。
  • 美國學者發布城市汙染報導:新德裡汙染為北京兩倍 印媒反駁
    中國的空氣汙染已經成為全民關心的問題,以往從未聽聞的「PM2.5爆表」「霧都上海」如今成為人們掛在嘴上的談資,媒體上鋪天蓋地是如何應對PM2.5。而近日《紐約時報》發表數據稱:新德裡空氣汙染程度實際上比北京高得多。正當中國為找到了「小夥伴」而鬆口氣,卻聽到印媒幾乎一致性的反駁聲。事情如何產生如此戲劇性的對比?請看以下報導。
  • 氣象專家駁美媒報導:美低溫天氣與中國空氣汙染無直接關係
    氣象專家駁美媒報導:美低溫天氣與中國空氣汙染無直接關係 Meteorologists rebuke 'China role' in snowy U.S
  • 全球空氣汙染實時地圖:看到非洲震驚了!
    據說,全世界每十個人中就有九個人呼吸著糟糕的空氣,每年700萬人因為空氣汙染死亡。如何能足不出戶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的實時狀況?AirVisual Earth或許能幫到你。通過AirVisual Earth可實時查看全球空氣汙染分布情況,包括全球的氣流(Wind)和細顆粒物濃度及汙染(Air Pollution),用戶可在網站右下角選擇查看。
  • 英媒:每年5萬人死於空氣汙染,應被視為「國家危機」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張怡然】「每年5萬英國人死於空氣汙染。」英國《約克郡郵報》報導了與之相關的一組數字,感慨這相當於「一場內戰或者饑荒」,呼籲政府必須將空氣汙染視為「一場國家危機」。據英國《衛報》上周的一篇報導,歐盟區每年有逾40萬人因空氣汙染而致死,歐盟已向英國等五個成員國發出警告,若這些國家的空氣汙染問題在兩個月內沒有改善,歐盟將對它們施加巨額罰款。除了英國,另外接到最後通牒的國家分別是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據悉,英國自從2010年起就一直無法達到歐盟的空氣品質標準。根據英國最高法院的裁定,如果政府沒有採取行動應對空氣汙染問題就屬於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