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下降 但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經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毛盛勇表示,預計下階段中國經濟會延續3月份回升、改善、向好的勢頭。
具體而言,不同產業類型表現不一:
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糧食生產形勢較好
工業生產下降,基礎原材料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保持增長
服務業生產下滑,新興服務業增勢良好
市場銷售減少,生活必需品銷售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較快增長
投資活動放緩,電子商務、專業技術服務和抗疫相關行業投資增長
貨物進出口減緩,貿易結構繼續改善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擴大
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居民名義收入增加實際收入減少,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略有縮小
中融研究分析
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收窄。對比前兩個月,一季度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有所收窄,但各產業季度降幅均仍超過10%,疫情對我國投資的短期影響較為明顯;3月,政策從專項債投向、項目用地等多個角度保障基建投資,年內基建對經濟的託底作用有望持續凸顯。
工業企業增長改善。從單月數據看,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下降1.1%,較前2月顯著收窄12.4個百分點;環比方面,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月增長32.13%,得益於月內企業復工復產狀況良好,工業增加值表現明顯改善。
消費市場受到活動抑制。一季度我國消費品零售狀況仍較弱勢,疫情對居民消費的整體需求有所壓制。從結構看,一季度餐飲收入、衣著、家具家電及奢侈品等消費品需求承壓明顯,同比降幅均超過30%。
一季度社融增長 3月大幅優於預期
央行公布數據顯示,3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11.08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47萬億元。
3月社融數據錄得超預期表現,信貸創歷史新高,前期一系列政策落地對其形成利好。從結構來看,新增人民幣貸款、企業債、政府債券、非標三項同比分別多增1.8萬億元、6273億元、3831億元以及1386億元,共同支撐社融增長。
中融研究認為,疫情給中國一季度經濟活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但3月社融數據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可以看出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復工復產力度加大,經濟活力也有所增強。另一方面,逆周期調節節奏延續,定向降準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逐一落實,市場需求得以釋放,共同帶動社融數據大幅上行。
但從信貸分類來看,社融仍然存在長期貸款佔比較少,短期貸款增多的情況,受疫情影響的市場信心尚需修復。
社融數據分析要點一覽:
3月新增社融5.15萬億元,同比增加約2.19萬億元,環比較2月份大幅增加4.3萬億元。此前我們在研報中提到,2月政府債未能如預期增長或由於統計方式問題,3月政府發債的增加符合我們此前預期。
3月貸款類別中,居民新增貸款從2月的低迷中走出,活力有所增強。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低迷,3月佔比僅在三成左右,企業中長期融資意向仍然一般,短期貸款上漲表明疫情下企業仍存顧慮,整體投資意願偏于謹慎。
存款方面,居民、非金融性公司增長,非銀金融機構、財政存款存款下滑。
信託行業:一季度集合信託市場尚可 3月強勢反彈 收益率走低
一季度集合信託市場表現尚可,在2月份出現走弱後,3月份迅速得到反彈。受2月拖累集合信託產品發行及成立規模總體下滑,但優於去年同期。
用益信託公布的數據顯示,逐步復工後,3月集合信託市場發行和成立市場出現強勢反彈。具體來看,2020年3月共有59家信託公司參與發行,56家信託公司成立產品。其中發行產品數量2512個,環比上漲57.9%,成立產品數量2439個,環比上漲85.8%;發行和成立產品規模方面同樣表現良好,其中發行市場規模2572.08億元,環比增長66.7%,成立市場規模2103.57億元,環比上漲92.2%。發行和成立規模在放在2019年來看,也僅低於12月,規模排在第二位。
3月份集合信託市場的走強,中融研究認為:一是源自疫情在國內得到初步控制,全國復工復產節奏加快,二是受益於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利好所致,市場信心得到修復,三是遠程展業模式逐漸被接納和開展,共同使得3月集合信託市場迅速從2月的低迷中走出。隨著全國各地逐步恢復秩序,二季度信託行業或進一步得到恢復。
從投向上看,金融類、基礎產業類、工商企業類信託漲勢明顯
金融類信託:一季度,金融類信託規模持續保持增長,3月數據再次錄得較為明顯漲幅。其中3月金融類信託發行規模696.91億元,環比上漲41.0%,同比上漲44.9%,規模佔比至27.10%,雖然有所下滑,但保持近年來高位。
增長原因分析:從各分類的表現來看,金融類信託由於業務模式相對更適應遠程化業務模式,受到的影響也相對較小,而在國外疫情爆發後,中國資本市場韌性得到顯現,特別是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出臺,提振投資者信心,信託投向股票、債券以及組合類投資出現較為明顯的增長。
基礎產業類信託:基礎產業類信託在3月規模創新高。具體來看,3月發行規模721.63億元,環比增長77.9%,同比增長10.4%;募集規模521.44億元,環比增長115.8%,同比增長3.3%。
增長原因分析:綜合來看,我們認為基礎產業類信託的堅挺邏輯並未有太大改變,國家基建計劃給予了基礎產業類信託更多展業機會,且作為長期以來業務的主要支柱,信託公司在從事該業務上客戶和經驗積累較成熟,在復工復產的大背景下,能夠較快的進行業務開展。
工商企業類信託:一季度工商企業類信託呈現持續上漲勢頭,累計成立規模859.19億元,環比增加15.02%,同比增加96%。其中3月發行規模326.71億,環比上漲27.1%,同比超過100%,規模佔比12.70%;成立市場募集資金規模308.60億元,環比上行57%,同比上漲84.4%,規模佔比14.67%。
增長原因分析: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工商企業類信託保持上行趨勢,主要原因源自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扶持實體經濟,呵護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從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和成立來看,信託公司越發在實體經濟融資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當下工商企業類信託的增長,背後有足夠的力量支撐,無論是政策利好或是信託公司轉型的必要,都對其形成提振,考慮到疫情的大背景,政策、市場等環境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工商企業類信託規模或仍會平穩運行。
收益率下行壓力較大
數據顯示,一季度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86%,環比減少0.05分百分點。3月集合信託平均收益率為7.78%,較2月出現明顯的下滑。從原因來看,低成本資金持續注入市場,帶動市場整體成本降低,信託產品因此受到影響,未來收益率同樣有較大的下行壓力。
從產品類型來看,3月工商企業、基礎產業類收益率排名前兩位,分別為8.38%、8.13%,房地產類信託收益率下滑明顯,至8.09%;金融類產品收益率重新跌至7%以下,為6.76%,產品類型分類中排名末尾;其他類信託產品收益率則錄得7.98%的收益率。
從產品流動性來看,3月信託產品平均期限2.02年,保持在2年以上。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