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地鐵抽電子菸要打老人:莫讓流氓無賴擊倒社會公德
——女子地鐵抽電子菸要打老人: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
文/馬進彪(CCTV《談事說理》評論員)
近日,一女子在北京地鐵10號線列車吸電子菸,幾名乘客和乘務管理員進行勸阻「這是公共場合,你注意點,別影響他人」,但這名女子不聽勸阻,反而氣焰囂張、大爆粗口,反駁說「有沒有文化啊?電子菸不是煙」,居然還起身要揍身旁的老大爺,之後還揚言:「都是地球人,你裝什麼裝」,該網友拍下整個過程。北京地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對電子菸沒有作出規定。但吸電子菸對其他乘客有影響,發現情況會第一時間對吸食乘客進行勸阻。(新華網8月2日)
就目前來說,《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對電子菸確實沒有作出規定,但是,基於對一般常識的最普遍認知,誰都應當明白,在公共場合抽電子菸會影響到其他乘客。
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地鐵內抽電子菸給其他人帶來的不適感,抽菸者自己應當心知肚明,而這位女子卻反咬一口說「都是地球人,你裝什麼裝」,其實這才是百分百的「原裝蒜」。
如果做個類似比較,就猶如在座位上撕腳癬摳趾縫,雖然《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也沒有關於撕腳癬摳趾縫的規定,即使是碎屑四飛落到了別人身上,也沒有相關條例可以管你,但如果以此來當成理由的話,那實在是缺乏自尊缺乏公德。
因此,做為一個人,有沒有公德,並不在於是否有著相關成文條例的約束,因為所有的成文條例都不可能包羅萬象,如果想鑽其中的空子,別人當然很無奈。但是,最高的公德從來不是寫在紙上的,而是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因為,公德有多種基本的存在形態,有寫在紙上的成文公德規範,也有法律上的禁止規範,但還有一種最重要的存在形態,那就是存在於社會成員思想觀念上的公德,這是常人普遍存在的觀念,即使是個文盲,從來不學習道德範本,那也不會影響這個觀念的生成存在。因為只要生活在道德的社會中,心目中自然就會產生對公德的定義。
就像一些偏遠地區的老太太,她們沒上過學不識字,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也從來沒學習過道德範本,但她們卻知道侵犯他人的利益,或給他人帶來不便是要被譴責的,並且也會在自己心裡深處產生強烈的內疚感,所以她們從不做失德的事,因而她們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尊敬。
其中的道理很明顯,那就是這些老人通過對周邊大多數人行為方式的感知,心裡已經產生了對公德的明確定義和理解,甚至已滲透到了骨子裡並且可以祖傳下去。但這根本不需要用文字表述,因為知與行已經融為一體在血脈中流淌,不需要什麼成文條例的提醒,而這就是社會公德存在的基因,這種基因可以被傳承,也可以被摘除,這取決於曾經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
顯然,這個抽電子菸的女子還不如這樣的老太太,因為這個抽電子菸的女子,居然對勸阻者說「有沒有文化啊?電子菸不是煙」,但是,這也說明這女子並不是文盲,否則,她就使不出「電子菸不是煙」這樣的詭辯招數,而與此同時,她竟然還要出手揍身旁的老大爺,這應了一句話,「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
因此,對於這類人的行徑,就目前來說,在沒有明確條例約束的情況下,還應當給予更多維度的強烈譴責,讓她們知道自己之惡的根源,讓她們在被譴責的氛圍中,摘除惡之根源,重新拾起公德的底線,否則,如此的「文化流氓」在一定範圍內就可能擊倒社會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