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度過42個梅雨日後,上海昨天終於出梅了!
氣象部門表示,今年梅雨之所以如此「不同凡響」,是因為入夏以來,中高緯環流以經向為主,東北冷渦偏強,西風帶短波槽活躍;副熱帶高壓主體偏南,梅雨鋒在江淮到江南北部一帶南北擺動,造成長江流域多次強降水。
今年梅雨有何特點?
今年本市梅雨具有梅雨期長、雨量大、暴雨多的特點。據悉,自1872年徐家匯站建站以來,今年的梅雨量達到歷史第3位,梅雨期長度是歷史第5位。
今年上海6月9日入梅,較常年偏早8天,7月21日出梅,較常年偏晚11天;梅雨期長達42天(去年33天),較常年偏多19天。自1961年以來,今年梅雨天數僅次於1996年和1999年(43天)。
截止7月20日20時,今年全市平均梅雨量為533.0毫米,是常年梅雨量的2.4倍,居1961年本市有記錄以來第二位,為2000年以來第一位;全市各站除奉賢外梅雨量均居1961年以來前3位;徐家匯觀測站總降水量為549.5毫米,為常年平均值243.1毫米的2.26倍,梅雨量居1875年以來第3位,2000年以來第1位;寶山梅雨量達686.4毫米,刷新該站1999年658.1毫米的歷史紀錄。
今年梅雨期,全市平均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日數達3天,為1999年後最多。
為什麼明後天還有雨?
記者從本市氣象部門了解到,上海的出梅參照全國近年的新標準。判斷是否出梅,需要參考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日平均氣溫、日最高氣溫、降水等情況。
雖然昨天出梅了,但不代表後面就不會再下雨了。
上海中心氣象臺預計,23-24日受冷空氣影響,本市有一次降水過程。伴隨高溫天的到來,本市多午後局地雷陣雨天氣,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可能性增大。
氣象部門表示,23-24日是冷渦東移造成的降水。之後多是午後局部雷陣雨,比較零散,屬於夏季熱雷雨。
出梅後高溫情況如何?
本市出梅後即將迎來高溫天氣,上海中心氣象臺預測,今明兩天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5-36℃。
此前5月的汛期預測曾提及高溫:汛期平均氣溫27℃左右,略高於常年26.5℃,高溫日數11-21天,較常年15天和去年11天略多。37℃以上的酷暑日數為3-7天,略多於常年4天和去年4天。極端高溫39℃左右,高於去年37.9℃。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