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

2021-02-07 莫言教育

各位家長,

您的孩子喜歡玩手機嗎?

在平日裡,

您有沒有因為手機跟孩子發生過矛盾?

開學了,

您會選擇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

最親密的「玩伴」,

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

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

去年,世界衛生組織

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

迅速引發了熱議。



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


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這樣的事件發生刺激著家長們的心,

「孩子玩手機該不該沒收」,

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世紀大難題」。

要想解決這個「大難題」,

我們首先要找出孩子沉迷手機背後的「真相」。


作為家長,你沉迷手機嗎?


如今,青少年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對於孩子來說,手機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可以聊天、可以玩遊戲,可以了解更精彩的世界。


有人說,每一個手機成癮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手機成癮的家長。儘管現實中一定有不少自律的家長,但我們的確也能看到一些家長,一邊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機,一邊又在孩子面前醉心於手機不能自拔。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


當孩子「鬧騰」,需要人陪時,就給他一部手機,讓他可以聽故事、看動畫、玩遊戲,瞬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父母也省心了。

殊不知,孩子的「手機癮」,就是這樣慢慢染上的。


最後,家長苦惱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網路遊戲,擔心被不良信息所傷害,擔心孩子直線下降的視力,更擔心手機對孩子的學業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


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



報告顯示:我國父母跟孩子的交流頻率最低,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他們聽孩子傾訴煩惱的時間最少,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


手機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能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手機的家長是極少數。


所以,更多的是希望家長可以在孩子向你發出「我想你陪我玩」「我在跟你說話」的信號時,果斷放下手中的手機,認真投入地陪伴孩子,認真傾聽他們說的話。


當孩子對手機開始漸漸沉迷時,家長們就要敲響「警鐘」了。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社交型依賴

手機通訊錄、微信朋友圈、QQ群,這些平臺裡面有這麼多好友,便捷的溝通交流方式,讓孩子難以割捨。


遊戲型依賴

手機裡面的網路遊戲特別多,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成就感爆棚,倍感滿足。


娛樂型依賴

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也不多,但有很多電影、音樂、照片,弄得孩子心猿意馬,不想寫作業總想摸手機。


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

關於使用手機的6個建議


其實,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關鍵不是決定幾歲給孩子手機,而是教會孩子,如何防止無意義的沉迷。


1、在家裡設置「手機專區」

很多父母自己也是手機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頻繁用手機,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機就難有效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監督使用手機情況。孩子放學或者父母下班後,統一把手機放在一個地方。真的必須要使用手機的話,需要向對方提出申請。


2、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對於成人來說,手機已經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和生活聯繫工具。但是還是建議父母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比如可以乘孩子睡覺或者寫作業時,發完所有該發的簡訊和郵件。在陪孩子出去玩或者家庭晚飯時間,最好把手機收起來,沒有一個孩子喜歡父母在陪自己的時候經常被手機打擾。


3、別把手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

手機被一些家長喻為「哄娃神器」,手機裡一部動畫片就可以讓孩子安靜很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歲以下的孩子不應該有任何屏幕時間,包括電視、影片,以及玩電腦遊戲;而兩至四歲的孩子每天最多一小時,愈少愈好。


4、幫孩子選擇接觸的內容

網絡上的信息魚龍混雜,對於沒有辨別能力的孩子們來說,家長更應該扮演好「把關人」的角色。


5、多陪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父母只要有時間,就要多帶孩子出去玩,一定要走出。參加戶外活動。逛公園、跑步、跳繩、打籃球……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也是讓他的精力得到充分釋放。


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只是智能屏幕制約了孩子本有的活潑和玩耍。電子產品給孩子帶來的快樂是暫時而非持久的,更不是發自內心的那種快樂。當孩子在真實世界裡得到了快樂,哪有心思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呢?


6、睡前1小時不接觸電子設備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機會干擾睡眠質量。睡前使用手機會抑制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減少深層睡眠的時間。


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已不是過去的我們,雖然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玩兒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似乎只剩下手機、iPad和電視。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不應全盤否定電子產品,它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是毒品,是好是壞,還要看我們怎麼去引導。


內容來源 | 首都教育綜合整理自安全嚴選 班主任研究會 科學家庭。

相關焦點

  • 從事投遞工作的爸爸,親手把北大通知書送到兒子手裡:太自豪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高考錄取結束後,各地的郵政快遞「快馬加鞭」地把錄取通知書送到考生手上,通知書到手就意味著高考塵埃落定了,孩子高興家長也開心。一位郵遞員爸爸帶著錄取通知書,親手把北大通知書送到兒子手中,滿滿的儀式感,簡直是羨煞旁人!
  • 孩子手機不離手,怎麼辦?父母可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成為了越來越多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父母的難題。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迅速引發了熱議。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監督使用手機情況。孩子放學或者父母下班後,統一把手機放在一個地方。真的必須要使用手機的話,需要向對方提出申請。
  • 鄂州郵政投遞員龍戰軍從業19年:終於將北大通知書送到兒子手裡
    鄂州郵政投遞員龍戰軍從業19年:終於將北大通知書送到兒子手裡【郵政投遞員龍戰軍將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了兒子手裡。龍戰軍稱,從事投遞工作近19年,每年為很多高考生送去錄取通知書,今年終於也能親手為兒子送上。想一想,這位爸爸會有多開心,會有多自豪,這個是他從業多年最開心的一次投遞,值了!!!
  • 孩子手機不離手,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
    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
  • 基督徒父母:不要親手拆毀自己的家
    因為我看到越來越多比較有經濟條件的基督徒父母也隨著外邦人的大流,將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送到國外去讀書。他們的理由很多:對國內教育體制的不滿;學校道德教育的缺失;等等,但他們都忽視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親自監護權,以及對孩子來說不可缺少的家庭氛圍。
  • 開學了,孩子手機不離手,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 特別關注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他們聽孩子傾訴煩惱的時間最少,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如何引導
    ,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他們聽孩子傾訴煩惱的時間最少,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如果自己頻繁用手機,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機就難有效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監督使用手機情況。
  • 你家孩子手機上癮嗎?如何正確從孩子手裡「奪走」手機?
    當一個孩子缺乏自發意識的時候,對周圍的事情缺乏興趣、好奇心、創造力,或者是他們的自發意識被家長打擊,告訴他們「乖乖的,不要亂動」時,他們當然會受挫,感到無聊。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指著這些低頭玩手機的孩子說,「你看現在的孩子就知道玩手機」,是不是對他們太不公平了?如果能「玩」家長,他們一定不會選擇玩手機。
  • 孩子含淚控訴父母:我再怎麼努力,也比不上你手裡的手機
    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因玩手機而忽視孩子的事情,讓人們不禁反思:父母玩手機對孩子有多大的傷害?有的時候,他的爸媽為了現在的圖一個清靜,不想讓他搗亂,就乾脆扔給他一個手機,讓他自己一個人玩。小男孩葉子健眼裡夾雜著淚水的說,等我們長大了沉迷於手機,你們又會說是手機耽誤了我。
  • 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監督使用手機情況。孩子放學或者父母下班後,統一把手機放在一個地方。真的必須要使用手機的話,需要向對方提出申請。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他們聽孩子傾訴煩惱的時間最少,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1、在家裡設置「手機專區」很多父母自己也是手機重度使用者。如果自己頻繁用手機,再去教育孩子不玩手機就難有效了。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互相監督使用手機情況。孩子放學或者父母下班後,統一把手機放在一個地方。真的必須要使用手機的話,需要向對方提出申請。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迅速引發了熱議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
  • 世紀金榜教育丨6個方法,讓孩子遠離手機依賴
    而這三個問題也是日常生活中困擾著許多家長的最大難題。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當孩子需要人陪時候,給他一部手機,讓他自己聽故事、看動畫、玩遊戲,然後瞬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父母也省心了。卻不知道,孩子的「手機癮」,就是這樣慢慢染上的。最後,家長擔心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無法自拔,擔心孩子的視力直線下降,更擔心手機讓孩子無心學習,前途未來從此渺茫。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 特別關注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
  • 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 特別關注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遊戲上癮列為精神疾病,迅速引發了熱議。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
  • 搶手機、掐網線、改密碼,如何正確從孩子手裡「奪走」手機?
    這孩子算是留守兒童,爸媽為了追生三胎把她送到舅舅家。只有她成績好的時候,媽媽才會打電話來誇她兩句。一次意外她受傷之後,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回去之後成績就上不去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指著這些低頭玩手機的孩子說,「你看現在的孩子就知道玩手機」,是不是對他們太不公平了?
  • 「小學·教育」開學了,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
    這引發了許多家長的擔憂,對孩子使用手機加以限制。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假期結束,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 特別關注
    如今,手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孩子最親密的「玩伴」,這三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了困擾著許多家長的難題。「孩子玩手機該不該沒收」,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世紀大難題」。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   最後,家長苦惱孩子沉迷於手機與網路遊戲,擔心被不良信息所傷害,擔心孩子直線下降的視力,更擔心手機對孩子的學業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   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可以從這6個方向引導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而孩子也曾抱怨父母總是無時無刻不盯著手機,總是「沒有時間」和自己聊天、玩耍,卻不想允許自己玩手機。手機似乎成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一道牆。,交流的首要話題是學習,他們聽孩子傾訴煩惱的時間最少,近半數父母有一邊玩手機、一邊跟孩子講話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