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蜂業第一人」劉家銀髮起真蜂蜜聯盟
多久,你不曾聽到蜜蜂扇動翅膀的聲音?
這種讓人熟悉又陌生,關乎地球生態的小昆蟲,卻讓劉家銀著迷了一輩子。
然而,蜜蜂和養蜂人事業如今正危機重重,假蜂蜜橫行,真蜂蜜難賣,養蜂業衰微。
被譽為「湖南蜂業第一人」的劉家銀坐不住了,年近五十的他,二度創業,向假蜂蜜宣戰,一筆一畫寫下了「真蜂蜜聯盟」的口號:「吃真蜜,幫蜂農,益農業,護地球」。
假蜂蜜利潤是真蜂蜜的三倍
湖南澧縣、河南靈寶、陝西延安、湖北武當山……七個月,常德人洪楗淞跟著蜂農走了八地,在中國的版圖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慶幸的是,今年是一個豐年,「可以賺十多萬塊錢,」洪楗淞說,「這樣的年份,十年中有五年左右,許多時候,蜂農的日子並不好過。」
今年30歲的洪楗淞不是蜂農,是蜂蜜收購者,蜂農是他打交道最多的人,「大半年時間裡,蜂農帶著蜂箱,租大卡車,追著花跑。」
他們有一個甜蜜的名字——「趕花人」,但他們的生活卻並不甜蜜,「一路奔波,到了花田,扎帳篷住下,風餐露宿,居無定所。」然而,這並不是最難受的,蜂農最怕的「一是天氣,二是銷售」。洪楗淞說,「天氣不好,流蜜期短,有時一分錢也掙不著。」
但是,採到蜜也並不意味著一定掙錢,「現在市場上,假蜂蜜很多,工廠更願意收購假蜂蜜,即人工合成的糖漿,成本更低,利潤是收購真蜂蜜的三倍。」
蜂舞人間董事長劉家銀
養蜂人玩不下去後果很嚴重
然而,真蜂蜜賣不出去還不是最嚴重的後果,讓從業34年的劉家銀更擔心的是,蜂蜜賣不出去,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澧縣是湖南最大的養蜂縣,收購人洪楗淞說,他所接觸的蜂農基本都在五十歲左右,「這個行業很辛苦,風險高,年輕人幾乎都不願意幹。」劉家銀說,「但是,這個行業又十分特殊,如果消失,將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
作為第六屆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劉家銀憂心忡忡地說,如今,荒地大量減少,農藥大量使用,野生昆蟲大量減少,而農作物傳花授粉和地球生態平衡,卻嚴重依賴蜜蜂這樣的昆蟲。蜜蜂是目前人類唯一大規模馴養的昆蟲。
此前,世界發生糧食危機,不少專家都鄭重其事地警告人類:「蜜蜂數量減少將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但是現在養蜂人都玩不下去了,不想玩的時候,蜜蜂真的會消失,」劉家銀說,「農作物沒有傳花授粉,人類吃什麼,穿什麼?」
發起「真蜂蜜聯盟」
這個問題就像蜂農們在地圖上畫下的問號,長時間困擾著劉家銀等一批從業者,又悄然轉化為一種使命:「蜂農不能消失,一定要把真蜂蜜賣出去。」
曾一手打造中國馳名品牌明園蜂業的創始人劉家銀,在47歲這年第二次創業,創辦了新蜂業品牌——「蜂舞人間」,這一次出發,他帶著對蜂蜜的感激和拯救養蜂行業的使命感,「只賣真蜂蜜」。
然而,劉家銀髮現,「許多企業開始也是想做真貨、好貨的,但擺在貨架上就是賣不出去,看到便宜的假劣產品暢銷,最後就開始無奈地做假了,這是市場逼良為娼,劣幣驅逐良幣。」
那麼,通過消費的力量來改變中國蜂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似乎成為賣真蜂蜜的第一步,「只要這個現象改變了,真貨好貨暢銷了,養蜂有利潤了,蜂農養蜂積極性才會高漲,才會有更多的優質蜂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於是,劉家銀向蜂農、蜂廠、消費者發起「真蜂蜜聯盟」,並設立「蜂舞人間消費者保護地球」基金,承諾每售出一瓶蜂蜜就捐出5分錢,每售出一件蜂王漿等其他蜂產品就捐出一毛錢,以消費者名義用於植樹造林,栽種蜜源之物,保護地球。
出路
支持鄉村創客人人都能做股東
當購買真蜂蜜成為真正的消費習慣,真蜂蜜的市場也將隨之打開。
為了鼓勵更多的人養蜂賣真蜂蜜,在剛剛過去的2015世界創客大會上,劉家銀現場推出「蜂舞人間鄉村創客支持計劃」,招募優秀創客,「只生產真蜂蜜,只經營真蜂蜜,只消費真蜂蜜。」
「參與銷售的創客們,養蜂產蜜的創客們,都可以成為股東,」劉家銀說,「通過優勝劣汰的機制,讓優秀的人永遠留在平臺。」
目前,參與「蜂舞人間鄉村創客支持計劃」的創客有四十人左右,他親切地稱他們為「蜜蜂天使」,「除了每年可以免費獲得一萬元的蜂產品外,他們每個月收入在一萬到三萬之間,我的目標是能夠發展一萬名銷售創客和一千名養蜂創客。只要熱愛養蜂事業,希望為社會創造價值,願意為解決蜂農現狀而努力,蜂舞人間的大門向所有人敞開。」
蜂產品也為劉家銀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回報,2009年10月,劉家銀被確診患有II型糖尿病,被發現時已有5年病史。
他與所有糖尿病患者一樣,吃西藥、打胰島素,半年下來,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到最後「臥床不起,奄奄一息」。
2011年,決心擺脫西藥的他突然想到了控制血糖最好的物質——蜂王漿,他在食用蜂初乳王漿2個月後,竟然完全停了藥,「到如今,血糖控制得非常好」。
他將這一方法,一一告訴身邊的人,如今,他的微信裡接連不斷收到好消息,「又搞定了一個糖尿病!」
今年47歲的他,幾乎忘掉了過去的身份,像第一次創業一樣,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真蜂蜜事業中。
在長沙市東二環麗景新貴北棟三單元1206室,他等待著人們走進門,嘗嘗真蜂蜜的味道,等待著更多創客,為真蜂蜜奔走、守護。
瀟湘晨報記者 趙穎慧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