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為什麼要死在桐花臺,而不是凝暉堂?

2020-12-14 姒莞萱

果郡王允禮,是先帝爺與舒妃所生的十七子。九王奪嫡時,因為他並未參與任何一黨,只是醉心詩書,沒像八爺黨一樣被圈禁,得以保全自身。就如甄嬛所說他的不爭比爭有福氣多了。

他玉樹臨風,風流倜儻,是很多女人的夢中人,比如孟靜嫻,浣碧,葉瀾依。他還樂善好施,絕對的暖男,他救助過葉瀾依和採蘋。他還提倡專一,不求嬌妻美妾圍繞,只求一心人相伴,與當時三妻四妾的封建時代還真的格格不入。

果郡王母親舒妃得先帝寵愛,所以他自幼得先帝看重,事事都是先帝親授,皇上很是嫉妒又忌憚的。後來皇上發現他竟敢覬覦自己的女人——甄嬛,殺心就起,逼迫甄嬛下手殺了他。

這果郡王自幼生活在宮中的凝暉堂,後來皇上時常留宿他時也安排住那裡。當天賜死是夜裡的事,在凝暉堂設鴻門宴,送他死不是更順理成章嗎?為什麼要安排果郡王暴斃在桐花臺呢?

第一點,地理位置不允許

凝暉堂在宮內,而桐花臺在圓明園行宮。當時正直盛夏,按照慣例都去圓明園避暑了,所以下手的位置也就不能在凝暉堂了,只能在圓明園選擇。

第二點,桐花臺荒涼,便於掩人耳目

桐花臺是先帝為果郡王的生母舒妃所建。舒妃在上一朝是專寵,桐花臺也算是極盡奢華。皇上登基後,太后怨恨舒妃,舒妃又自請出家修行,太后就下令廢棄桐花臺,後來人來的少就荒涼了。

皇上因為懷疑弟弟和自己的妃子有染,而處死弟弟,畢竟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當然越隱秘越好,不然果郡王死後,皇上也不會下令秘不發喪,直接送出關外了。桐花臺荒廢多年,鮮有人來,在這裡處決點他,最掩人耳目了,免得遭人非議,說皇上殘忍,不念手足之情。

第三,作者前後呼應

1.桐花臺是先帝和舒妃歲歲合歡,記錄情與愛的地方。允禮是他們的孩子,他也一直嚮往找一個摯愛的人,向父母一樣相愛一生。死在父母最恩愛的地方,也算是死得其所,死得所願了。

2.桐花的花語是情竇初開,許多年前的七夕之夜,甄嬛和果郡王曾在這裡相遇,第一次真實談自己的所想所願。也許在那時正是兩人對彼此情竇初開的時刻。

3.甄嬛曾在這裡說過:「再美好的事情,也不過浮雲一瞬間!」在當時是感嘆先帝與舒妃的感情,嘆息桐花臺的落寞,卻不想還是一個預言:預示她自己和果郡王之間的感情也是如此,當年在凌雲峰是多麼幸福美好,如今都如雲煙,兩人還落得個生離死別的結局。

可見讓果郡王死在桐花臺絕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啊!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嗎?歡迎留言探探。

歡迎關注我,帶你跟著甄嬛走進雍正王朝,看盡後宮的紛繁複雜、爾虞我詐!

相關焦點

  • 果郡王和甄嬛相遇,全是槿汐設計的,從她對甄嬛說的話就能看出
    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覺得甄嬛和果郡王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同時他們兩個之間的緣分也是比較深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果郡王每次都能和甄嬛相遇,這不是偶然,而是槿汐姑姑設計的。那麼小編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吧。
  • 甄嬛傳:果郡王真的那麼純情?為了得到甄嬛,其實算計過3次!
    愛情最感人的一點就是心甘情願為對方做任何事情,在《甄嬛傳》這一部主要講宮鬥和權謀的電視劇,還是有很甜的愛情的,這愛情的男女主就是果郡王和甄嬛了。不過這結局還是挺虐的,果郡王守護了甄嬛那麼久,最後還為了甄嬛赴死。其實他對甄嬛不僅有守護,還有算計。
  • 甄嬛給雙生子取名靈犀、弘曕的原因 桐花臺上的夕顏早已暗示
    其實看到後面,才越發覺得這是作者埋下的伏筆,也是甄嬛的與果郡王愛情的見證。為何這麼說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分析一下!一:夕顏花開之期果郡王跟甄嬛見面的時候,是在桐花臺上,甄嬛看著滿滿的夕顏,望出了神。果郡王跟甄嬛說道,這個花叫做夕顏,夜晚而開,白天而謝,壽命極短,而且又不見光的緣故,一直被世人厭惡。
  • 甄嬛傳:果郡王借華妃之手耍心機,甄嬛嘴上不老實,身體卻很誠實
    蘇培盛懂不懂,我們暫且不討論,皇后懂不懂,是肯定要打個問號的,至於莞貴人,她才是真的不懂哦,皇上說這句話只能算是皇上這樣認為。為什麼這麼說?華妃都不會喜歡的料子,甄嬛這麼高傲,果郡王怎麼確信她會喜歡呢?這就要回到當初她跟果郡王在桐花臺相遇了,當時甄嬛就去摘牆角的一朵紫色的花,看著像牽牛花,其實是葫蘆花。牽牛花也叫朝顏,我們叫它喇叭花,這種花是早上開,傍晚謝,跟夕顏正好相反。
  • 《甄嬛傳》浣碧為何要跟著果郡王一起死,而不是活下來撫養元澈?
    跟隨甄嬛進宮之後,又在追逐著果郡王無望的愛情。當孟靜嫻被她除去之際,元澈過繼自己名下,本應該與果郡王展開幸福美好的生活。可誰知,果郡王的死訊在宮中傳來,浣碧徹底對生活絕望,選擇於果郡王一同共赴黃泉。那麼為何如此愛果郡王的浣碧,並未活下來撫養元澈,而是選擇與果郡王生死與共呢?
  • 《甄嬛傳》:果郡王這種深情男人的渣,8年了才剛看懂
    何況是在皇宮長大的果郡王,他這是肆無忌憚地調戲皇嫂啊!估計沛國公府小姐孟靜嫻也是哪次被他撩了,才動了非他不嫁的心思,耽擱成老姑娘不說,差點相思而死。看劇時,覺得果郡王這人真好,平易近人,對侍女、宮女一視同仁,人又風流不羈,不被禮法束縛。
  • 甄嬛傳:果郡王死之前,甄嬛為啥不用假死藥?雍正根本沒給機會!
    甄嬛傳:果郡王死之前,甄嬛為啥不用假死藥?雍正根本沒給機會!果郡王是先帝最喜歡的皇子,並且淑太妃又深受先帝的寵愛,再加上國際網本身就非常的優秀才華橫溢風流倜儻,所以說在劇中雍正是時刻提防著果郡王的。不過就算是雍正在一季度,國際網依舊是少有的幾位被皇上善待的兄弟中的一位,,倘若不是後來因為與甄嬛之間的事情,雍正是不會對過去王起殺心的。
  • 甄嬛傳:甄嬛死也不知道,她能當上太后,全是因為果郡王送的這個禮物
    可能大家都覺得甄嬛能當上太后都是她努力得來的,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甄嬛死也不知道,她能夠當上太后,全是因為果郡王送的這個禮物。 果郡王長相英俊,風流倜儻,在世間上喜歡他的女人很多,不過果郡王只喜歡甄嬛一人,並為她保留了一個正妻的身份。果郡王不僅可以為甄嬛去死,更是在死前為甄嬛留下一份大禮。
  • 甄嬛傳:即便果郡王沒死,甄嬛也不會嫁給果郡王,胡蘊蓉說出答案
    但這一切前提都是建立在「果郡王已經死了的情況下",貌似甄嬛別無選擇,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但事實真是這樣的嗎?其實,這不過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即便果郡王活著回來了,甄嬛照樣要回宮,她絕對不會嫁給果郡王做正妻的。因為這根本就不可能。而果郡王也不會選一個已經豪無利用價值的甄嬛做妻子。儘管溫實初已經為她備好了假死藥,甄嬛可以謊稱暴斃瞞天過海,然後與果郡王雙宿雙棲做一對與世隔絕的神仙眷侶。
  • 甄嬛到死也不知道,其實果郡王也將她當作替身而已,你看懂了嗎?
    甄嬛到死也不知道,其實果郡王也將她當作替身而已,你看懂了嗎?甄嬛在後宮裡面經歷過非常多的事情,其中有一個小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過,甄嬛到死都不知道,其實果郡王也將她當做替身而已,你看懂了《甄嬛傳》嗎?甄嬛剛進入皇宮的時候就已經見識到了宮中的險惡,所以對此也是非常的害怕,並不想將自己捲入這是非之中,所以為了保住自己,她一直假裝生病不想給皇上侍寢,不過她的心思也都被自己的姐妹猜到了。
  • 第一個發現甄嬛和果郡王有私情的,不是浣碧,是下線最早的她
    當小編再次觀看《甄嬛傳》這部電視劇後才發現,原來當初第一個知道甄嬛和果郡王之間有姦情的,不是浣碧也不是槿汐姑姑,而是最早下線的她。可能有很多小夥伴都覺得甄嬛和果郡王之間有姦情,是在甄嬛來到甘露寺帶髮修行的時候。但並不是這樣,他們兩個早在行宮的時候就對對方有意思。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他們曾在舒太妃的舊住處相遇了。
  • 甄嬛傳:果郡王死前和甄嬛打啞謎,你們真的看懂了嗎?看完淚奔!
    熟悉劇情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甄嬛後來懷著雙生子重返後宮,而這肚子裡的孩子正是果郡王的,當時回宮之後也是各種傳言,皇上本就生性多疑,於是將果郡王召入進京,下定決心要除掉果郡王!隨著劇情慢慢的往前推進,皇上把甄嬛叫到宮裡和她說:現在要你做一件事,這件事只要做成了,地位也就有了,而且還會封弘曕為太子!
  • 《甄嬛傳》果郡王是真的很愛很愛綠色,不是隨便說說
    今天我想說說果郡王的一個小愛好,看看大家能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我們知道果郡王喜歡綠色,最明顯的一次是果郡王在宮中遇到了還是馴馬女的葉瀾依,然後大大咧咧地跟人家小女孩說:你穿綠色好看。結果導致了葉瀾依餘生皆與綠色為伴,連死前都要穿件綠色的衣服。那麼,果子這句話是隨口說說嗎?
  • 甄嬛傳:果郡王死前,甄嬛為何一直說雙生子?原來話裡有話!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死前,甄嬛為何一直說雙生子?原來話裡有話!甄嬛從雍正手裡接過毒藥的時候,心裡已經默默做了決定,她知道雍正心裡必然是懷疑了她跟果郡王之間的感情。祺貴人懷疑過甄嬛跟溫實初有私情,最後以雍正對甄嬛心生愧疚收場,這一次雍正只能確定果郡王的心意,沒能查清甄嬛是否對他有變心,才會讓甄嬛親自動手。甄嬛心裡做好了死的準備,卻不想果郡王晨甄嬛不注意換了酒杯,甄嬛回來後,才知道果郡王選擇了他死。甄嬛淚眼模糊地抱著果郡王說他們的夕顏花,說甄嬛生的龍鳳胎,果郡王當時也回應。
  • 甄嬛傳:果郡王給甄嬛寫信,為什麼不是用信紙,而是用花箋?
    甄嬛只得去凌雲峰靜養,在趕去凌雲峰的路上,甄嬛受不住倒下了,正巧遇上了果郡王。果郡王對甄嬛早有愛慕之心,自甄嬛出宮後這個想法就更加堅定。果郡王將甄嬛帶回住處療養,甄嬛發高燒,果郡王便躺在雪地裡將身子變冷,再抱著甄嬛為她降溫。甄嬛被果郡王的痴情打動,兩人日久生情,終是在一起了。
  • 皇上將果郡王處死,不是因為他和甄嬛有私情,原因和這句話有關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存在著許多小細節,如果大家沒有仔細觀看的話,是不能發現編劇所要表達的意思。大多數網友都覺得皇上將果郡王處死,是因為他發現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姦情,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皇上處死果郡王,是因為他的一句話。那麼小編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 《甄嬛傳》:果郡王至死不知,浣碧害過他三次,甄嬛都被利用了
    表面看浣碧事事為了果郡王好,其實卻曾經害過他三次,甄嬛那麼聰明還也沒能逃開被她利用的命運,真的是最毒婦人心:1、浣碧最敗壞好感的一次行動,就是背著甄嬛,在果郡王的衣服上做手腳,害得果郡王有甄嬛小像的秘密公之於眾。浣碧自導自演,還在皇上懷疑甄嬛時,以一副救人的姿態出現,將小像說成是自己,讓甄嬛和果郡王以為她救了他們的命。
  • 甄嬛傳:浣碧死也沒想到,果郡王不肯娶她,全是因為她所說的這句話
    因為浣碧到死都沒有得到果郡王的心,甚至連孟靜嫻都不如。孟靜嫻好歹為果郡王生下了一個孩子,但浣碧卻沒有得到果郡王一絲愛意。 浣碧當初用計謀嫁給果郡王,果郡王也是不樂意的。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認為果郡王不肯娶浣碧,是因為果郡王深愛著甄嬛,所以他並不想迎娶其他女人。
  • 甄嬛傳:都被果郡王騙了,其實他並沒死,只是允禮最後看透了甄嬛
    甄嬛傳:果郡王最後並沒有死,溫實初的假死藥在這裡派上了用場看過甄嬛傳的人,很多人都為果郡王覺得不值得,畢竟當初果郡王為甄嬛可謂是掏心掏肺,從她是皇帝的寵妃的時候就一直處處相幫,幫甄嬛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難,甚至有一次甄嬛失寵,也是果郡王大冬天的不顧寒冷為其捕捉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