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2020-12-11 中國科學院


大氣物理所舉辦的科普活動。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是我國從事大氣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國立研究機構。研究內容涉及到氣候變化、大氣汙染、人工影響天氣、大氣遙感和人類生存環境演變等。由於研究的對象是人類生存其間的大氣圈,與人民群眾的生活以及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研究所也開展了許多面向社會的科學知識普及工作並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近年來,該所在科普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建立科普網站,進行日常科普宣傳
  在研究所主頁上建立了專門的科普專欄——「走進大氣科學」和「科考專欄」,內容生動廣泛,圖文並茂並進行不定期更新。讀者如有疑問,還可給科學家發電子郵件進行交流。開辦三年來已被訪問數萬次,成為研究所進行科普宣傳的重要園地。
  2.撰寫出版科普系列叢書,廣作科學普及報告
  近4年來,組織科研人員特別是離退休老科學家撰寫出版系列氣象科普叢書,已正式出版十幾冊,其中有葉篤正院士的《需要精心呵護的天氣》、高登義研究員的《極地探險》等,尚有6冊已與出版社籤訂了出版合同。研究所除撥專款支持外,還將科普著作納入科研人員的績效考核範圍,以鼓勵科研人員科普工作的積極性。
  除撰寫科普著作和科普文章進行科學普及活動外,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還積極深入到大學、中小學進行科普講座。其中,僅高登義研究員一人就在全國十幾個省市作過100多場科普報告。
  3.同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合辦「走進大自然」欄目
  1998年4月至10月,該所與北京人民廣播電臺FM87.6兆赫合辦「走進大自然」科普欄目,由知名科學家、青年博士對大氣汙染、生態環境、我國當前的大氣環境熱點問題等方面進行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並進行每周環境回顧和下周環境展望。上敘活動的開展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又很好地宣傳了研究所,並使該欄目排名前進了9位。
  4.幫助中學教學、輔導學生撰寫「科研小論文」
  針對中學課程中部分內容由學校老師講解較困難這一實際情況,研究所鼓勵科研人員為學校教學服務。例如,離退休科研人員為北京師範大學良鄉附中講授颱風課程等受到學校師生好評。該所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6名科學家被北京市科普俱樂部、北京市科協聘為校外輔導員,指導優秀高中生從事科研實踐活動。已輔導科技小論文10篇,其中2篇被評為優秀論文。
  5.接待科普來訪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夏季以來,已接待科普活動20餘批計2000餘人次。以中小學生的科普夏令營為主,也接待了日本、香港特區等部分其他代表團。研究所除準備有科普讀物、展板外,還安排科學家介紹熱點問題、與中小學生談心並參觀實驗室,得到師生們的普遍好評。
  總之,在科技部、中國科協、北京市科協、中國科學院等上級科普組織的領導下,大氣所的科普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先後成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先進科普工作集體」、「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活動學術指導中心」、「中科院京區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葉篤正院士、黃榮輝院士、吳國雄院士和王明星研究員(前所長)被授予「首都優秀青少年校外科技導師」稱號,王明星研究員、李崇銀院士先後被評為北京市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李崇銀院士被選為北京市朝陽區科普形象大使。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
    2018全國研究生初試已經正式結束,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mdash雲南大學聯合培養大氣科學碩士研究生協議 」文章,希望對考研的同學們有所幫助,並祝福考研的同學們順利過考試。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掛牌成立。中心的成立將推進碳排放的科學研究,預估2030年和2060年的全球及我國碳收支特徵,研究規劃最優碳中和路徑的方法論,評估可能生態工程方案和轉換能源結構的科學途徑,為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國科大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我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是國科大的研究生培養單位之一,創建於1957年,是一個依託大科學裝置,主要從事原子核物理基礎和應用研究、相應發展粒子加速器及核技術的基地型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2020年「環境 能源 動力——走近工程熱物理所」暑期夏令營招募通知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院士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生物物理所創建於1958年,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實驗生物學研究所。全所現有職工429名,其中科技人員301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博士生導師31名、研究員41名、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7名。該所是國家 首批批准的博士及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2020年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慧眼尋光」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報名通知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培養單位之一,2020年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慧眼尋光」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將於2020年7月23日至25日線上舉行。
  • 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通知
    為了促進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青年學生對大氣科學學科的了解和科學研究的興趣,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決定舉辦2017年「全國大氣科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2017年「全國大氣科學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在全國範圍內招收大氣科學學科以及對大氣科學有興趣的數學、物理、環境、生態等學科的優秀本科生。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高能所招收2020年全國大學生夏令營營員公告 為了幫助有志於從事高能物理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優秀大學生了解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擬定於2020年6月29日至7月16日,分三期舉辦全國大學生夏令營。
  • 彭恆武: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人物簡介 彭恆武,1915年10月出生於吉林長春,祖籍湖北麻城。1937年6月清華大學物理系研究生肄業。 1938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理論物理系,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玻恩(Max Born),從事固體物理、量子場論等理論研究。1940年和1945年分獲哲學博士和科學博士學位。1941年8月後,曾兩度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任所長的愛爾蘭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
  •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應物所2020年「應用物理」暑期大學生夏令營招募通知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培養單位之一,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2020年「應用物理」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擬於2020年7中下旬在線上舉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 秦芝: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秦芝 男,1966年6月3日生於甘肅會寧,現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學組組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核化學  1988年畢業於天津大學化學工程系核化工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4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物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8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參加工作。
  •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2008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章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科學 專門人才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啟用
    10月30日上午10時,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懷柔園區在北京懷柔舉行啟用儀式,標誌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當日同步舉行「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凝聚態物理卓越創新中心」掛牌儀式及「北京物科儀器研發中心」揭牌儀式。
  •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2009年博士生招生專業目錄   為做好200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1. 本所2009年博士生招生為一次。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百人計劃」招聘啟事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是一個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並重、具有較強技術開發實力、以承擔國家和企業重大項目為主的化學化工研究所,是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  面向新世紀,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近年來確立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以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為主導,堅持資源環境優化和生物技術創新協調發展,創建世界一流研究所」的科技發展戰略,把大連化物所建設成為集先導性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為一體、布局合理的、具有較強綜合競爭能力的世界一流研究所。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二)填寫、提交材料   推薦免試申請者通過國科大招生信息網推薦免試申請系統報名後,應直接向大氣所研究生部提交如下材料:   1.《中國科學院大學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申請表》,申請表可以通過在線報名系統中的報表途徑列印。列印申請表本人需要籤字。   2.前三年所修課程成績單(五年制的提供前四年課程成績單)。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研究所簡介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教授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目前,已建設成為應用基礎與應用發展研究有機結合的戰略高技術基地型研究所,主要從事能源、動力和環境等領域的研究,內容涉及工程熱力學、內流氣動熱力學、燃燒學、傳熱傳質學等學科。
  • 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會應邀參加物理研究所所史展開幕活動
    88周年,6月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史展開展儀式在M樓一層大廳舉行。王玉鵬所長、孫牧書記出席了本次開幕儀式,其他所領導班子成員、在所院士、捐贈代表及眾多物理所所友共同見證了所史展開展。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會-基金會曾明彬也應邀參加成立儀式。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招聘啟事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招聘啟事單位介紹  高能物理研究所是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主要學科方向為:高能物理研究、先進加速器技術研究和先進射線技術及應用研究,併兼顧核分析技術及交叉學科研究。
  • 個人參觀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等機械製造單位!
    受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現有關鍵技術人才」、安徽省「特支計劃」創新領軍人才、博士生導師、合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吳傑峰博士邀請參觀學習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