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再好,也怕菜刀」,這只是人們用來調侃的一句話,但在上世紀70年代,還真出現了這麼一群「菜刀隊」。說到這裡,是不是就想起了周星馳的電影中那幫穿著黑西裝,拿著斧頭橫行霸道的一群人,菜刀隊的成員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沒有工作,也沒讀過什麼書,三三兩兩的混在一起,一言不合就用武力解決問題。
後來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開始成群結隊的出現,普通老百姓恨得牙痒痒,又不敢招惹,遠遠的都要繞著走,生怕惹上他們的麻煩。一個是對方人數多,打起架來又是一副不要命的樣子,第二也是因為當時社會局面不穩,才讓這群人有了為非作歹的機會。
當年唐山地區可是沒少吃菜刀隊的苦頭,直白點說這就是一群小混混,這種小混混一個兩個自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多了就成災了。俗話說的好,「窮的怕橫的,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普通老百姓誰家都想好好過日子,自然不和他們較勁。可這群小混混仗著人多勢眾搶劫百姓錢財,打架鬥毆是常有的事,柔弱的婦們更加不敢露面。
至於為什麼叫「菜刀隊」,也是群眾根據他們手裡的傢伙叫出來的。其實最開始這樣的人也只有兩三個,如果那時候把這股風氣扼殺在搖籃裡,也不會有後來的事情了。等到這幾個人混出來些名號,加入他們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也許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吧。人數越多他們膽子也就越大,簡直就是過街老鼠,路上走的人都提心弔膽,生怕被他們攔下勒索錢財。
相傳當時的東北地區還有一個黑幫,不知什麼原因,菜刀隊就和對方打起來了,讓人意外的是黑幫居然沒打過他們,這也讓菜刀隊「一戰成名」。那時候有個順口溜是這麼說的:「京油子,衛嘴子,打不過唐山泥腿子」,如果說東北的那群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老虎」,那麼唐山的菜刀隊就是作惡多端的「狼」,以至於當地其餘幫派的人都對他們恭恭敬敬,這也讓菜刀隊有了「華北第一霸主」的稱號。
到了1983年,因為菜刀隊的存在,唐山地區的居民把菜刀成了人手一把的必備工具,它不再是切菜剁肉的生活用品,而是用來防身保命的,老百姓們除非到了必須出門的地步,否則都躲在家裡。路上也看不見單獨行動的老百姓,須得幾個人陪著才敢出門,可想而知那時候唐山的居民生活是多麼的不便。
但這種情況是菜刀隊十分願意看到的,以此來證明他們的勢力。鬧出了這麼大的不良影響,當地公安自然是要管的,據說菜刀隊的覆滅是由於「北戴河事件」。說是這夥人跑到了北戴河耍威風,他們在唐山是沒人敢惹,到了北戴河之後延續他們一貫的作風,砍傷了不少人,北戴河的公安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震驚,迅速展開抓捕行動。
不過關於這件事,還有一個說法,也是流傳比較廣的一個版本,是因當地的一個領導乘車出行,萬萬沒想到被菜刀隊的人給攔下了,如此囂張行徑這才引來圍剿,如今大家也普遍相信這個版本。其實當年菜刀隊的人數始終沒有得到一個統計,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確實很猖獗,恰好1983年正值嚴打時期,實屬自作孽不可活。
有一位參與過抓捕行動的老公安說起菜刀隊,其中一些名氣較大的成員抓了有50多個,抓到之後也沒和這些兇徒廢話,押送到唐山的郊區執行槍決,無一例外。至於其他的成員也是一一處理,牽扯出一大堆的案件,陸續又抓捕了600多人,最後通通判了死刑,對於這些危害社會,擾亂治安的犯罪分子就不能客氣。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有一份名單記錄了這些被判死刑的人,得到了一些信息,這群整天喊打喊殺的人,年齡基本上不到二十。正是最叛逆的年紀,又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也沒有正經營生,覺得這樣威風就這麼做了,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所作所為給當地人造成了多麼大的麻煩。
好在這之後菜刀隊徹底成了過去,街頭巷尾再也看不到拎著菜刀晃悠的人,唐山地區恢復了往日的平靜生活,菜刀也回歸了它原本的作用,老百姓安安心心過日子,大家齊心協力搞發展,生活質量提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