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曾經珍藏在抽屜裡的那本小冊子麼?
那本色彩鮮豔,曾經在在教室裡來回傳遞,
總是被五顏六色字跡填滿的裝訂本;
寫滿了祝福,更多的則是美好的回憶。
藏在姓名、血型、星座和愛好裡;
藏在寄語、留言、好感和不舍中。
這或許是你的同學錄……
可70多年前,
爺爺輩的同學錄,你知道是什麼樣子麼?
日前,在首屆成都市館藏珍檔評選活動中,崇州市檔案館推薦的「鎮館之寶」——《文彩中學第一屆畢業生同學錄》,以綜合得分排名第六的好成績被評為成都市「十大珍檔」。
文彩中學始建於1942年,是劉氏莊園的主人劉文彩聘請「國字號」設計師團隊設計,投資200萬美元耗時3年建成。文彩中學194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設初中高中分男女班進行教學。學校的軟硬體條件在當時整個中國算得上一流。
這本同學錄,記錄的就是1947年第一屆畢業生的風採,也凝結著建校伊始的點點滴滴。
崇州市檔案館的這份「鎮館之寶」正是由其中一位崇州籍學生所珍藏,並在輾轉之後仍舊保存完整,後捐贈給崇州檔案館。
古人認為,學習要全面發展,禮、樂、射、御、書、數,而文彩中學擁有完善的圖書館、實驗室、運動場,也算得上是當時「素質教育」的代表。
同學錄還有完整的「班史」,完整記錄了學校開辦的背景、宗旨,內容比現在單純留言的同學錄要豐富許多。
「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長輩們的贈言,充滿了對學生們的殷切期盼。
同學錄裡除了學生的大頭照,每個人的通信地址也都一一羅列。
年少時的同學錄,你還記得嗎?
趕快翻出來回憶一下吧...
【版權聲明】
本作品著作權歸「今日崇州」獨家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使用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