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提"中緬經濟走廊"倡議,釋放什麼信號

2020-12-11 海外網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圖源:國際在線)

2017年11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內比都與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提議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打造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正式提出建設「中緬經濟走廊」的倡議,立即得到了翁山蘇姬的讚賞,認為其與緬國家發展規劃有很多契合之處,表示願儘早就此倡議與中方對接。

這是中國在以往「六大經濟走廊」之外最近第二次提出與單個國家建立經濟走廊。2017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萬象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舉行會談時,雙方都同意加快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同寮國「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共建中老經濟走廊,推進中老鐵路等標誌性項目,提升經貿合作規模和水平,促進兩國經濟優勢互補。雙方並共同見證了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文件的籤署。中緬經濟走廊雖然不是中老經濟走廊在緬甸的複製,但兩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情況,是中國與這兩個國家經濟合作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絕不意味著中國要暫停或放棄「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比較而言,涉及國家較少的經濟走廊建設,無論是中巴經濟走廊還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在政策溝通方面會更順暢一些,可以連帶各相關方在其他方面的協商與合作,而涉及國家較多的國家,如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各國國情差別較大,與中國關係不盡相同,參與並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規劃和政治意願也不一樣,因此在與中國進行政策溝通,並在四方進行相互間的政策溝通問題上都會產生更多的問題,開啟工作進行的就不會很順利,因此仍在緩慢推進過程中。

另一方面,中緬經濟走廊可以成為中印孟緬經濟走廊的先行或試點項目。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如果能夠在中緬經濟走廊建設上取得突破和實質性進展,將會提升其他國家與中國一道加快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的政治意願和信心。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首先的受益者,緬甸可能會成為宣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力量,並利用自己與孟加拉國鄰國關係,以及與印度關係也比較友好的有利條件,在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著橋梁作用。當然,中緬經濟走廊的許多項目工程,特別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的鐵路、公路建設等,也可能成為四國共商、共建、共享戰略規劃的優先選擇。

當然,中緬經濟走廊也是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建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從中國為起始點,向南一直貫通到新加坡,緬甸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單純從中國邊境來看,當前,中國與緬甸已經建立了瑞麗—木姐經濟合作區,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中越東興—芒街、河口—老街與龍邦—茶嶺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項目,遑論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合作的眾多標誌性的大型合作項目。相比較而言,中緬經濟走廊建設還是走在了中國與其他中南半島國家的後面,無論在戰略規劃還是項目對接上都還在剛剛起步。這從側面也反映了緬甸更需要這樣的經濟走廊建設,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合作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另外,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更是中國與東協共同促進互聯互通建設的重要舉措。2017年11月13日,李克強在第20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建議制訂「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和中國—東協「3+X合作框架」,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的對接,歡迎會議發表《中國-東協關於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的聯合聲明》,並提出願與東協落實好新修訂的《中國-東協交通合作戰略規劃》,推動實施一批陸上、海上、天上、網上互聯互通重點項目,形成示範效應。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支持東協互聯互通建設,彌補東協成員國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有助於東協提升共同體建設質量上的短板。

值得指出的是,單純從鐵路建設上看,中緬經濟走廊還是「泛亞」經濟走廊的組成部分。泛亞鐵路在中南半島存在著東中西三條線,中老鐵路實際上是泛亞鐵路中線的部分實現,不僅關涉是中國與寮國兩國之間的互聯互通,更應是促進泛亞鐵路網絡建設的重要內容。雖然尚未成為最優先選項,但中緬經濟走廊未來必然會包含中緬鐵路建設的內容,為促進中緬以及中南半島,甚至從東南亞到南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從當前中緬經濟走廊倡議來看,從曼德勒分別向東西延伸明顯具有連貫東南亞和南亞的意涵,而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建設項目也具有向東南亞和南亞輻射的效果。可以說,中緬經濟走廊的在地緣上的效用將會大大提升緬甸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紐帶作用。

因此,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意味著,中國當前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上側重從雙邊和周邊兩個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這種情況下,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必然成為中國進一步推進與緬甸密切合作關係的催化劑和倍增器。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緬經濟走廊建設進程絕對會一帆風順,中緬在分享共同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共同面臨著多重挑戰。從機遇上看來,雙方的動機和意願都比較強烈,也籤署了《中緬落實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動計劃》和「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等政策文件,甚至在瀾湄合作機制、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以及中國—東協等多邊層面上也有一些合作倡議等。從挑戰方面來看,緬甸的經濟發展水平仍比較落後,國內投資環境還不是很成熟,國內和平進程取得進展但還沒有徹底解決,以及西方國家通過各種方式的競爭甚至牽制。

然而,無論如何,正如中國和緬甸在2015年才開始逐步落實自由貿易協定,遠遲於和東協老成員國在2010年就落實自由貿易協定,但現在已經對進一步密切兩國經濟關係,促進兩國經貿快速發展一樣,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未來必然也會隨著對接工作順利開展,項目落實取得良好效果的過程,而對促進兩國政治安全互信和以「胞波」情誼為基礎的「民心相通」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

(周士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國外交室主任,海外網專欄作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欒雨石、戴尚昀

31183067,.中國首提"中緬經濟走廊"倡議,釋放什麼信號,.2017-11-21 09:41:47,.204158,.欒雨石、戴尚昀

相關焦點

  • 辛識平:習主席新年首訪的高頻詞傳遞什麼信號?
    國家元首的新年首訪,總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18日,伴隨習近平主席的專機從內比都國際機場騰空而起,習主席對緬甸的國事訪問畫上圓滿句號。訪問時間雖短,卻見證了千年「胞波」情誼的源遠流長、中緬互利合作的累累碩果。
  • 政治局定調2021經濟工作,釋放八大信號,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
    這次政治局會議,如何總結即將過去的2020年各項經濟工作?對新一年的經濟工作又作出了哪些部署?2021年,哪些領域、哪些重點議題將成為決策層關注的「重中之重」?《每日經濟新聞》第一時間為讀者梳理出此次會議透露出的八方面重要內容,包括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具有高度信號意義的重要精神。
  • 首提「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釋放了什麼信號?
    高層定調2021年經濟工作:首提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個界定很嚴重,到底釋放了什麼信號?可以看出,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針對性很強。針對誰?自然是某馬、某團、某東之類網際網路平臺巨頭了;針對什麼事?自然是最近火熱的社區團購了。
  • 緬甸地緣優勢不容小覷 中緬合作前景可待
    大項目仍有推動空間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沿線國家積極回應,我國政府提出了建設「六大經濟走廊」的構想,陸上依託國際大通道,以沿線中心城市為支撐,以重點經貿產業園區為合作平臺,共同打造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海上以重點港口為節點,共同建設通暢安全高效的運輸大通道。
  • 8月份中國經濟成績單釋放什麼信號?
    經濟日報原標題:信心足 消費活 經濟穩  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實現年內首次轉正,是8月份中國經濟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尤為可喜的是,消費保持了穩步復甦勢頭,釋放出更為強烈的經濟企穩信號。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消費市場加速恢復和持續提質擴容,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國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加之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科學合理,為廣大居民提供了安全便利的消費環境。另一方面,隨著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有序推進,經濟社會運行加速步入正軌,居民消費意願也在提升。此外,各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消費促進活動,夜間消費、綠色消費、品牌消費等新增長點持續升溫。
  • 溫納貌倫談中緬關係
    翻譯:長沙翰悅譯按:本文節選自吳溫納貌倫的報告,該報告大體分為三部分:一,世界各國外交關係的起源及發展現狀; 二,緬甸對外關係的歷史和現狀;三,中緬關係。中緬兩國一直保持胞波友誼,這種關係歷久彌堅,兩國得以坦誠友好地接觸與合作。作為緬甸真正的朋友,中國與緬甸站在一起,特別是西方國家在政治和經濟上對緬甸施壓的時候。大家應該都知道,2011年之前,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和歐盟對緬甸施加巨大的政治壓力以及經濟制裁。
  • 政治局定調明年經濟工作 釋放八大信號
    這次政治局會議,如何總結即將過去的2020年各項經濟工作?對新一年的經濟工作又作出了哪些部署?2021年,哪些領域、哪些重點議題將成為決策層關注的「重中之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您梳理出了此次會議透露出的八方面重要內容,包括首提「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具有高度信號意義的重要精神。
  • 中印倡議共建中印緬孟經濟走廊 四國心氣漸高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從中國西南的昆明到印度東北的加爾各答,這之間的人文地貌能用「天造地設,山水相連」這樣的詞來描述嗎?或許因未來一條區域經濟走廊的打造,讓答案將成為「可以」。在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印期間,兩國領導人共同倡議建設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四國經濟走廊覆蓋到的地區面積約165萬平方公裡,人口達4.4億,有自然資源、農產品富足的優勢,也有基礎設施薄弱、政治因素影響等劣勢。
  • 「中巴經濟走廊」行穩致遠
    巴基斯坦瓜達爾港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示範和先行項目,中巴經濟走廊自2015年習近平主席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推動其正式駛上快車道後,在能源電力但在老人看來,教育對於改變巴基斯坦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同時中國公司很靠譜,讓人放心。老人的兒子納西姆·俾路支這樣解釋父親的舉動—父親雖然不善言辭,但對「一帶一路」和中巴經濟走廊很認同,認為習近平主席是一位視野開闊的領導人。  在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的英文名稱縮寫「CPEC」已經成為一個眾所周知的名詞,即使有些人對它的含義有不同理解。
  • 第三屆中緬跨境民族學術研討會在德宏召開
    中國已經成為緬甸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投資合作夥伴和外國遊客來源國。現在中緬經濟走廊已經由概念規劃轉入實施建設,雙方合作已遠遠超出了貿易範疇,涵蓋了基礎設施、能源、農業、科技、環保、人文等領域,胞波情誼、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說中緬合作成長信號穩定性高,時效性強,堪稱合作的典範。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亞太國際控股集團 籤署合作協議
    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巡視員、中國僑商聯合會秘書長安晨先生及國經諮詢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國際合作處處長唐林女士、亞太國際控股集團監事會主席鍾保家、集團執行董事馬東利、集團固定資產部副總裁王天佑、集團副總經理陳際蒞臨籤約儀式現場見證。新華網、人民政協網、中國新聞周刊、北京晚報、香港衛視、僑商雜誌、緬甸金鳳凰報及中國經濟新聞網、騰訊、網易等多家主流媒體採訪報導籤約盛事。
  • 於洪君:共建「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目前看,在中國所規劃的「一帶一路」建設總體布局中,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涉及國家最多,地域空間最大,工程項目最繁雜,任務也最艱巨。外高加索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橫貫東西、接連南北的重要區域,中國和該地區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三國合作潛力很大,要做的事情很多。各方應加強溝通協調,擴大和深化各領域合作,共同為建成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做出不懈努力。
  • PMI指數大幅反彈釋放了什麼信號?中國經濟已開始復甦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PMI指數大幅反彈釋放了什麼信號鄒蘊涵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PMI指數廣受關注。在市場普遍擔憂疫情嚴重衝擊經濟的情況下,3月製造業PMI從35.7回升至52.0,非製造業PMI從29.6回升至52.3,整個走勢呈現一個巨大的V字形,令許多人倍感驚喜。PMI大幅反彈釋放了什麼信號?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出現回暖勢頭?PMI指數是國家統計局匯總面向企業採購經理的一項月度問卷調查後得到的指數,是國際上通行的經濟監測指標之一。
  • 12天內中央兩提「反壟斷」 釋放了什麼信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12天內中央兩提「反壟斷」,釋放了什麼信號?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會上要求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是自《反壟斷法》生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明確表示強化反壟斷。
  • 12天內中央兩提「反壟斷」,釋放什麼信號?
    中國企業家整理了八大要點,摘錄如下:1、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要強化機遇意識、風險意識,科學部署,狠抓落實,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首提強化反壟斷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資深反壟斷律師鄧志松分析,這顯示出反壟斷這一維護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重要工具引起了高層重視。他進一步解釋,過去12年,我國反壟斷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可否認地也在很多領域留下了空白,例如網際網路平臺經濟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 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六保」,釋放了什麼信號?
    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部分機構觀點民生證券: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有重要變化會議召開的時點意味深長。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創有季度數據以來最大降幅。本次政治局會議雖是季度例會,但選在數據發布的同一天開,毫無疑問,也有引導社會預期的目的。我們認為,此次會議的表述顯示出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有重要變化。
  • 巴痛駁美防長挑刺中巴經濟走廊:暴露美國的虛偽
    最近兩天,從外交部到中巴經濟走廊委員會,從專家到媒體,巴各界紛紛發聲批評馬蒂斯的說法沒有事實依據,強調中巴經濟走廊是旨在給該地區和更多地方帶來福祉的發展和聯通性項目。《巴基斯坦時報》8日稱,在美國為印度撐腰後不久,印度的鄰居和盟友孟加拉國明確表示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該國外長哈克在印度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孟加拉國正在努力平衡中印關係,沒有忘記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八大罕見信號,定調未來樓市
    但此次會議不再提「需求側改革」,而是重新變回了「需求側管理」。說法調整,或是為了避免各級政府把握不準主要矛盾,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上出現工作重點的模糊。高層不久前在《人民日報》上撰文研判:「中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在供給側。」
  • 中國經濟有能力化解多種風險
    「五一」4天假期出遊人次近2億、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8.3%、4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商務活動指數延續擴張走勢……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釋放出越來越多的積極信號,引發各界廣泛關注。
  • 外交部:有信心與巴方一起建設好、運營好中巴經濟走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與三軍公共關係局長伊夫提哈爾14日舉行記者會,指責印度支持巴境內恐怖主義勢力破壞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並公布相關證據。趙立堅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先行先試項目,不僅對促進中巴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有利於促進地區互聯互通和共同繁榮。「我們有信心在國際社會的支持下與巴方一起建設好、運營好中巴經濟走廊,也相信任何破壞走廊建設的圖謀都是不會得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