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圖源:國際在線)
2017年11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內比都與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中方提議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打造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正式提出建設「中緬經濟走廊」的倡議,立即得到了翁山蘇姬的讚賞,認為其與緬國家發展規劃有很多契合之處,表示願儘早就此倡議與中方對接。
這是中國在以往「六大經濟走廊」之外最近第二次提出與單個國家建立經濟走廊。2017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萬象同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國家主席本揚舉行會談時,雙方都同意加快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同寮國「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對接,共建中老經濟走廊,推進中老鐵路等標誌性項目,提升經貿合作規模和水平,促進兩國經濟優勢互補。雙方並共同見證了中老經濟走廊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文件的籤署。中緬經濟走廊雖然不是中老經濟走廊在緬甸的複製,但兩者具有非常相似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情況,是中國與這兩個國家經濟合作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
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絕不意味著中國要暫停或放棄「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比較而言,涉及國家較少的經濟走廊建設,無論是中巴經濟走廊還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在政策溝通方面會更順暢一些,可以連帶各相關方在其他方面的協商與合作,而涉及國家較多的國家,如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各國國情差別較大,與中國關係不盡相同,參與並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規劃和政治意願也不一樣,因此在與中國進行政策溝通,並在四方進行相互間的政策溝通問題上都會產生更多的問題,開啟工作進行的就不會很順利,因此仍在緩慢推進過程中。
另一方面,中緬經濟走廊可以成為中印孟緬經濟走廊的先行或試點項目。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如果能夠在中緬經濟走廊建設上取得突破和實質性進展,將會提升其他國家與中國一道加快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的政治意願和信心。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首先的受益者,緬甸可能會成為宣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力量,並利用自己與孟加拉國鄰國關係,以及與印度關係也比較友好的有利條件,在中印孟緬經濟走廊建設中發揮著橋梁作用。當然,中緬經濟走廊的許多項目工程,特別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的鐵路、公路建設等,也可能成為四國共商、共建、共享戰略規劃的優先選擇。
當然,中緬經濟走廊也是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建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從中國為起始點,向南一直貫通到新加坡,緬甸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單純從中國邊境來看,當前,中國與緬甸已經建立了瑞麗—木姐經濟合作區,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中越東興—芒街、河口—老街與龍邦—茶嶺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項目,遑論中國與中南半島國家合作的眾多標誌性的大型合作項目。相比較而言,中緬經濟走廊建設還是走在了中國與其他中南半島國家的後面,無論在戰略規劃還是項目對接上都還在剛剛起步。這從側面也反映了緬甸更需要這樣的經濟走廊建設,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合作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另外,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更是中國與東協共同促進互聯互通建設的重要舉措。2017年11月13日,李克強在第20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建議制訂「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和中國—東協「3+X合作框架」,加強「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的對接,歡迎會議發表《中國-東協關於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的聯合聲明》,並提出願與東協落實好新修訂的《中國-東協交通合作戰略規劃》,推動實施一批陸上、海上、天上、網上互聯互通重點項目,形成示範效應。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支持東協互聯互通建設,彌補東協成員國之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距,有助於東協提升共同體建設質量上的短板。
值得指出的是,單純從鐵路建設上看,中緬經濟走廊還是「泛亞」經濟走廊的組成部分。泛亞鐵路在中南半島存在著東中西三條線,中老鐵路實際上是泛亞鐵路中線的部分實現,不僅關涉是中國與寮國兩國之間的互聯互通,更應是促進泛亞鐵路網絡建設的重要內容。雖然尚未成為最優先選項,但中緬經濟走廊未來必然會包含中緬鐵路建設的內容,為促進中緬以及中南半島,甚至從東南亞到南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奠定非常好的基礎。從當前中緬經濟走廊倡議來看,從曼德勒分別向東西延伸明顯具有連貫東南亞和南亞的意涵,而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建設項目也具有向東南亞和南亞輻射的效果。可以說,中緬經濟走廊的在地緣上的效用將會大大提升緬甸連接東南亞和南亞的紐帶作用。
因此,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意味著,中國當前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上側重從雙邊和周邊兩個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在這種情況下,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必然成為中國進一步推進與緬甸密切合作關係的催化劑和倍增器。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緬經濟走廊建設進程絕對會一帆風順,中緬在分享共同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共同面臨著多重挑戰。從機遇上看來,雙方的動機和意願都比較強烈,也籤署了《中緬落實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行動計劃》和「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等政策文件,甚至在瀾湄合作機制、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以及中國—東協等多邊層面上也有一些合作倡議等。從挑戰方面來看,緬甸的經濟發展水平仍比較落後,國內投資環境還不是很成熟,國內和平進程取得進展但還沒有徹底解決,以及西方國家通過各種方式的競爭甚至牽制。
然而,無論如何,正如中國和緬甸在2015年才開始逐步落實自由貿易協定,遠遲於和東協老成員國在2010年就落實自由貿易協定,但現在已經對進一步密切兩國經濟關係,促進兩國經貿快速發展一樣,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未來必然也會隨著對接工作順利開展,項目落實取得良好效果的過程,而對促進兩國政治安全互信和以「胞波」情誼為基礎的「民心相通」發揮極大的促進作用。
(周士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國外交室主任,海外網專欄作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欒雨石、戴尚昀
31183067,.中國首提"中緬經濟走廊"倡議,釋放什麼信號,.2017-11-21 09:41:47,.204158,.欒雨石、戴尚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