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為喧囂已久的職業年金制度劃出準線。
據《辦法》規定,職業年金基金採用個人帳戶方式管理,實行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繳費比例分別為8%和4%。職業年金到底有什麼用?每月繳費三四百,三十年後能有多少錢?職業年金的推廣,又會遇到哪些問題?
「每月307塊,說實在的這點錢可有可無」
陳鵬 32歲
職業:北京市公務員、科員
月繳職業年金:307元(預計值,下同)
雖然養老金並軌的規定下來也有幾個月了,但實際宣傳工作沒有什麼,對於我們普通員工來說,交多少到現在還比較糊塗。只是知道8%、4%這樣的數。
按照去年我公積金每月繳存921塊錢算回去的話,那我職業年金應該每個月繳307塊錢才對,再加上單位給我出的8%,正好和公積金一樣,說實在的這點錢可有可無吧。
我還聽到一種說法,職業年金可能按照基礎工資的4%來繳,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每個月才繳幾十塊錢……這麼折騰不如不搞。
「這能花的工資越來越少了」
曹玉玲 38歲
職業: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基層員工
月繳職業年金:302元
我們收入不算高,每個月到手才2700多,但養老金交的可不少,600出頭。要是以後繳職業年金,按說又要302元。單位財務給我們的說法是,養老金是按照一年總收入平均到每個月,再乘以8%算出來的,可我覺得沒掙過那麼多錢啊。身邊不少朋友,工資比我高多了,養老金也沒有扣這麼多錢,實在是有點無奈。
我們這種事業單位,這幾年工資水平越來越落後於社會,幾乎沒有調整過。只希望這次可以趁著職業年金的風,跟公務員一樣,上調一點工資,否則這能花的工資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