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歷史,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是乏味無趣的,像我們讀書的時候,歷史對於我來說只是無數的歷史年代和重大歷史事件的羅列和堆砌,每當考試前都是機械式背誦時間線、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學生時代的記憶一直讓我對歷史沒有好感,直到朋友送了一套《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讓我知道原來歷史也可以是生動和有趣的。
對於剛上小學的兒子來說,對歷史的印象全都來自一些繪本裡碎片化的小故事,但是對歷史上發生的事件,特別是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沒有進一步了解。
《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是由百家講壇主講人、歷史學家魏新編寫,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專家審定,書中歷史的權威性有保障。
美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希利爾認為,歷史、地理、藝術史這三門課程是孩子一生人文素養的底蘊與基石:歷史是時間的縱深所在,地理是空間的廣博所在,藝術可以安放孩子純潔的心靈。
翻開這套《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浩如煙海的人類文明就此展開,從地球起源、遠古生物的形成,到恐龍時代與冰川時代,再從史前人類到慢慢學會使用工具的石器時代,地球與人類的起源變得不再複雜。
古代世界上都有哪些文明?這些文明又是如何遷徙的?通過一張古代的世界地圖,給人更直觀的視覺體驗。
家長們應該都有體會,歷史最難背的就是時間線,而《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幫我們梳理好了每個時期的時間線,歷史上的主要事件和人物都有記載。
我覺得更厲害的是,時間線採用中外對比的形式,讓我們清晰明了地知道同一時間線,中國發生了什麼,外國又發生了什麼,比如埃及法老們建金字塔的同一時期,中國正在經歷炎帝、黃帝時期。
全書有很多超大的全景圖,細節方面做得很用心,細到每個人物面龐、每棟建築上的花紋,都雕刻得栩栩如生。
逼真的場景很容易讓讀者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回了那個時代。
書中詳細講述了國外的神話、宗教和制度,從黑暗的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從工業革命到現代化的21世紀。
歷史的過往就像放映一場電影,隨著鏡頭的不斷切換,映入孩子的腦海。
除了大量的歷史知識,各種與歷史相關的知識小百科,也是孩子們最喜歡讀的。
中國最早自立行走的人是元謀人,他們會製作和使用簡單的石器打獵,也是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之一。
埃及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距今已4600多年,而法老死去被製成木乃伊,是因為古埃及人相信,妥善保管好屍體,總有一天會復活。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建造的目的,竟與秦始皇建阿房宮的目的如出一轍,都是為了討美人歡心。
印度至今還被保留的種姓制度,是怎樣由來的?
萬裡長城從西周時期就已經開始建造了,你知道嗎?
像這種歷史結合的知識點太多了,還有中外各時期重要的歷史人物和建造匯總,找人找建造,不用一頁頁的翻了。
全套書涵蓋77個跨頁全景圖和6張超大全景拉頁,88個著名歷史人物介紹,46個歷史建築介紹以及196個地域相關知識,而且隨書附贈的60則音頻故事,可以邊看邊聽。
更是有湖南衛視著名主持人張丹丹的極力推薦。
《地圖上的全景世界史》全兩冊原價316元,雙十一返場價118元,不到一頓擼串錢,就可以與孩子一起開啟一段地圖上的時光之旅,家長們別再猶豫啦!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孩子的見聞決定了他的視野,也影響著他的未來高度,特別是在一體化的今天,不論是出國留學,還是外出旅行,「學兼中外」已經成了孩子綜合素養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