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棒骨屬於什麼垃圾」「汙水處理過程中,粗格柵機有什麼作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什麼」……近日,市生態環境局舉行2020年東莞市小學生環保知識競賽決賽,全市34支參賽隊伍同臺競技,同上一堂環保課,引導大家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保護生態環境,學校是重要陣地。市生態環境局積極動員中小學生成為我市生態環境保護的義務宣傳員與行動者,今年還聯合教育部門舉辦東莞市小學生環保知識競賽,營造濃厚的綠色和諧校園氛圍。競賽活動自4月啟動以來,來自68所學校92支參賽隊伍1000多名師生,經歷近3個月的線上初賽、線上複賽,根據積分排名,最終有34支參賽隊伍突出重圍,入圍現場決賽。
結合疫情的特殊情況,今年還開展線上生態環境教育,為全市中小學生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環保「雲課堂」。今年環保知識競賽內容以生物多樣性為主,涉及水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垃圾分類、能源節約、綠色生活、環境普法等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題目更富靈活性和故事性,讓參賽選手置身其中進行思考,思考在生活、學習中如何做才能真正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在答題和思考中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環境保護意識。
全媒體記者 周桂清/文
全媒體編輯 符德明
【來源:東莞時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