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孩子老說自己突然就成了『名校』的學生,我們也覺得離『名校』的距離非常近了。」思源中學位於西安市東郊人文積澱深厚的白鹿原科教園區,是一所省級標準化完全中學。2019年12月,學校正式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附屬中學「名校+」教育聯合體中的分校,家長們對此讚不絕口,紛紛表示離「名校」的距離變近了。
成為「名校」分校後的彎道超車
「畢竟是『名校』的學生了,肯定得有個好成績才能對得起學校。」西安交大附中聯合總校思源中學分校高二年級學生韓姝玲說,自從學校成為交大附中聯合總校的分校,自己學習更有勁了,班裡的學習氛圍也不一樣了。以前自習課時有個別同學學習主動性差,現在同學們都能充分利用起時間碎片,高效學習。「自習課沒人玩了,大課間都是湊成堆討論問題的。」韓姝玲在學校的成績一直處於上遊,去年學校成為交大附中聯合總校的分校後,與交大附中統一考試與評價,同用一套試題。兩校成績對比出來後,韓姝玲說她體會到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她認為這也是同學們產生學習動力的一個原因。高二年級學生家長張美表示,她的孩子現在學習主動性更強了,孩子考試後對照的是交大附中的成績,「一定要考好成績,追上交大附中」是張美的孩子每天給自己的鼓勵。
該校高中政治老師王強告訴記者,同樣的考試與評價不僅讓學生有了動力,老師也能摸清學生學習情況,以前只知道學生在校水平,現在對學生在全市範圍內也能有精準定位,能精準有序地教學。
王強說,定為分校後,學校就在交大附中的引領下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建立了集規範的校本研修管理、滿足教師個性化提升需求於一體的綜合平臺。除統一考試外,分校和總校統一大教研、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材、統一學生活動、統一校本課程……教學與教研均由原來單一的「散」走向了聯校的「集」,邁上了多元發展的快車道,促進了學校內涵發展的彎道超車。
2003年王強進入思源中學工作,他把自己稱為學校的「老人」,作為多年一線教師,學校成為交大附中聯合總校分校的這半年來,他的感受是最深刻的。「說不上翻天覆地也一定翻了半個天。」王強說,成為分校後,學校老師可以經常走出去到交大附中學習經驗,交大附中的骨幹教師也經常到學校進行培訓指導。「學校現在還有常駐的交大附中老師給學生們上課。」王強說,思源中學的孩子不出校門就可以享受到「名校」資源,和在「名校」上學也沒有太多差別了。
把孩子交給思源中學,放心!
「最開始也不了解思源中學,選擇學校的時候心裡直打鼓。」初二年級學生家長王飛說,他第一次路過思源中學就被學校優美的校園環境吸引了。校園綠蔭掩映,空氣清晰,環境宜人,綠化覆蓋率達51.6%以上,令人神清氣爽,當時他就認定這是遠離城市喧囂、大氣汙染,求學的最佳場地。
但是身邊沒有親戚朋友的孩子在思源中學上過學,沒有一個現身說法可以證明它的教學水平,王飛有些拿不定主意。猶豫中,便走進思源中學招生辦進行了實地考察。
在招生辦王飛看到近年來學校獲得的各級各類獎項。據他介紹,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民辦教育百強學校」、「陝西省綠色文明校園」、「西安市教學環境與教學質量雙滿意學校」、「西安市平安校園」 、「西安市教育收費規範學校」、「西安市校園文化十佳單位」 、「碑林區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優秀學校」等一系列榮譽。
同時王飛還了解到,學校實行全封閉式管理,建立了嚴格的學生寄宿管理制度。「我平時上班太忙,沒時間接送看管孩子,找個嚴格封閉的學校也放心。」王飛說,孩子入校住宿後,他去公寓裡參觀過,學生公寓每間宿舍都安裝了空調、地暖,每個樓層設有淋浴間,孩子完全可以在學校感受家庭般的溫馨。據他了解,學校還投入百餘萬元建設了校園視頻監控系統、紅外感應報警系統、煙感報警系統、學生公寓緊急呼救系統四位一體的校園安全技防體系,先進的技防設施和嚴密的安保措施,為孩子們創造了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在教學水平方面,王飛了解到,學校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綜合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4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12人具有高級教師職稱、20人具有一級教師職稱;2人為特級教師,4人入選省、市級「三級三類」骨幹體系。「現在學校成為交大附中聯合總校的分校,在師資培養、教學研討等方面更是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有了很大提升。」王飛告訴記者,學校為每個班配備兩名班主任,班級學生為45人小班制,老師能全面了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也可以和每位家長做到有效溝通。
初中畢業生升入優質高中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高中畢業生先後考入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空軍航空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等全國重點大學。 王飛說,雖然自己孩子才初二,但現在已經看到他有了很大的進步。剛上初一時王飛孩子的成績處於中下遊,望子成龍心切的他找到老師,「能不能讓孩子快點進步,一個學期就達到中上遊」。老師當時勸王飛,成績只是一小方面,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學習習慣和性格的培養才是重點,一定要讓孩子快樂自主地學,不能給孩子壓力。王飛說,事實證明,老師的建議沒有錯,他的選擇也沒有錯,不到半年時間他就打消了對學校的疑慮。「孩子入校後每一次的成績我都會記錄下來,從記錄的成績看來,一直呈上升趨勢。」王飛說,除了學習成績的提高,孩子性格也變得活潑了很多,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老師、喜歡學習。
不愛說話的學生成為眾人稱讚的學生會主席
周子涵是思源中學分校初中部的學生會主席,走進學校會議室時他絲毫不怯場,一落座就侃侃而談地講起了他豐富的校園生活,還時不時給記者提些自己對量子力學的研究。他對自己的未來有著無限的嚮往,希望成為一名物理學家,但也知道要做好當下,取得優異的成績。這樣看來,他完全和自己口中的小學階段不一樣。
「以前我很內向,從來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特長和興趣。」周子涵說,上初中前他不愛說話,在外人面前要通順著背一句古詩都是難題,沒想到上初中後竟然大變樣,被好多人稱讚口才好。
這樣的大轉變要從一次身份的變化說起。思源中學分校的老師倡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鼓勵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周子涵剛上初中不久,老師就讓他來當「老師」將自己的探究心得講給其他學生聽。「要想給別人講清楚,肯定要自己掰碎揉碎了理解透徹。」周子涵說,為了上好那堂課,他準備了很久,在課堂上不僅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還和同學之間彼此分享想法,學到很多。「除了課堂上知識的收穫,老師還表揚了我的表達能力,說我口才好。」話語間,周子涵有些驕傲,從那以後,學校大大小小的課外活動他都會被老師推薦參加,還讓他策劃拍攝了學校「雷鋒節」主題視頻。
至此,周子涵就像變了個人,原先內向的「面具」被撕下,他用自己表達能力優異的特長在學校盡情展示,活脫脫成了一個陽光大男孩。性格變化的影響下,自信心增強,周子涵對學習的興趣也濃厚了,對物理學科格外感興趣的他甚至著手寫了專業研究論文拿去與老師分享探討。「老師很有耐心給我指導,不僅沒說我『不務正業』,還表揚我,學習就更有勁了。」周子涵說,現在他的成績逐步提升,也因表現突出當上了學生會主席,這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收穫。
周子涵認為,發現學生的特長與興趣並耐心指導將使學生終身受益。他說,思源中學分校一直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根本,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成立了藝術團、國旗護衛隊、播音與主持、擊劍、田徑、足球、籃球、健美操等十餘個學生社團。同時,學校每年舉行的「紅五月」藝術節給藝術特長的學生提供了展示舞臺,學科知識競賽平臺讓文化課特長學生也能懷揣夢想展翅飛翔。
一個「好校長」引領出一所「好學校」
一所好學校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好校長,彭斌就是思源中學的好校長。任職思源中學校長近兩年來,彭斌需要學習的業務和操心的事太多。上任以來,他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後回家,有時忙起來就在學校休息,這樣的日子是他生活的全部。面對繁忙的工作,加班成了彭斌的常態,很少有時間安排個人的業餘生活。但是他始終記得身為校長這一角色肩上的重任。
在近兩年的管理中,彭斌首先從改進工作作風轉變思想觀念入手,用制度管人管事,調動老師工作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在德育上,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養成為工作重心;在教學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邀請有關專家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對教師開展培訓。目前,課堂教學改革穩步推進,初見成效。學校已成立美術專業班和體育訓練隊,創特色教育品牌框架已初步搭建成功,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都有了顯著的提升。
2019年底,藉助於學校及多方的努力,彭斌主抓並成功促成西安思源中學和交大附中建立更加緊密聯繫,思源中學成為交大附中聯合總校分校,並與交大附中簽訂了「名校+」教育聯合體結對提升協議,獲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認可和好評。面對來之不易的辦學成績,彭斌感到欣喜的同時仍然顯得謙虛而低調:「雖然有了一點成績,但還遠遠不夠,我希望藉助『名校+』教育聯合體結對提升這股東風,讓學校更上一層樓,把交大附中聯合總校思源中學分校辦成一流民辦中學,這也是我們全體思源人鍥而不捨的追求。」
彭斌告訴記者,未來還會有更多交大附中的優秀教師進駐思源中學,兩校間也會有更深層次的融合和交流。在今後的工作中,他自己也一定會不斷學習「名校」先進管理經驗,針對學校實際,「以內因促外因,以質量求發展」,讓思源中學再上一個臺階,讓家長和學生與「名校」的距離再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