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梅丹
「10月份我在工行融e購上買了個新款蘋果手機,算上優惠和積分換購,省了將近100塊錢,真的很划算。而且辦理分期還有免息優惠可以享受。」在一次閒聊中,杭州一名白領張女士喜滋滋地說道,並主動向朋友推薦了工行融e購APP。「自從知道了工行有融e聯和融e購以後,我就成了這兩個APP的鐵粉。查工資、查信息很方便,購物還經常有優惠,這次買手機真是算撿到便宜了。」張女士表示。
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銀行經歷了轉型的痛苦,也迎來了涅槃的成長。1984年,正當改革開放的春風撩撥著一批又一批浙江人下海經商之時,浙江工行在西子湖畔結緣了。從人工時代到電子化時代,再到智慧化時代,浙江工行踩準了改革開放和技術變革的節奏,如杭州在網際網路領域彎道超車一樣,浙江工行再次煥發了國有大行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風採。
網際網路浪潮前,唯快不破,只有披荊斬棘的弄潮兒才能贏得變革的機遇。縱觀當下,浙江地處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的前沿,企業的觸覺異常敏銳,行動非常超前。尤其在杭州這座電商之都,電子商務交易額持續位居全國首位,網際網路金融潛力巨大、需求豐富,時刻迸發著無限活力,這給銀行業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帶來了機遇。
工行網際網路產品深入日常百姓生活。
立足於電商風雲的中心點,浙江工行於今年全面升級了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創新性地推出了五大網際網路金融產品——e網通(電商服務)、e財聚(財富服務)、e公社(民生服務)、e家易(居家服務)和e匯通(跨境服務),構建集生活消費、生產經營、境內境外為一體的網絡金融生態體系,助力智慧銀行戰略轉型。
以客戶為中心 打造移動端優勢
「截至今年9月底,浙江工行融e行手機銀行APP客戶總量達1831 萬戶,其中月活客戶數達344萬戶;融e聯信息服務APP客戶達653萬戶,月活客戶數達213萬戶;融e購商城累計註冊客戶568萬戶;同時,企業客戶移動金融服務也得到了快速普及,企業手機銀行用戶達28萬戶。」在浙江工行,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陳述工行在移動端取得的漂亮數字。
以客戶為中心,是網際網路思維的體現,而這也是浙江工行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念。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價值創造為目標,「我們的思路和工作模式都在轉型,比如從做產品向做客戶轉型,從做功能到做場景轉型,從做渠道到做平臺轉型。」浙江工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以總行e-ICBC3.0發展戰略為指導,實施了『移動優先』策略,圍繞三大平臺打造移動端千萬級有效用戶,構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基礎設施。」在移動端的架構與布局上,浙江工行打了漂亮的一仗。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 創新服務平臺
老牌企業傳化、網際網路新秀二維火,這些企業和浙江工行都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支持傳化集團戰略轉型,加快布局智慧物流產業,我們為傳化量身定製了『委貸通』和『到帳伴侶』業務。這兩個業務是基於『工銀聚』平臺誕生的,能將商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機融合。上線一年後,企業訂單筆數就超過了1萬筆,結算金額超過了257億元。」浙江工行工作人員介紹道。目前,「工銀聚」平臺已經升格為工總行交易銀行中心,累計上線核心客戶158家,結算金額近萬億元,服務上下遊小微企業8萬家,遍布全國各地。
點餐、支付,二維火「碼上」搞定,而這背後,也有浙江工行的助力。據介紹,圍繞平臺類電商及小微商戶,浙江工行推出了B2C存管清算服務集成平臺,實現了收單模式、存管模式、商戶管理模式、風控模式、清分模式和獲客模式的六大創新。「我們首期與國內最大的點餐支付平臺之一『二維火』合作,可以實現其對5萬戶B端有效商戶的聚合支付、資金清分、代付提現等功能,有效解決客戶的痛點和難點。」工作人員詳細介紹道。
圍繞企業及員工的金融和辦公需求,工行還創新性地推出了基於工行融e聯的企業員工服務平臺——員工e家,為企業打造「專屬APP」。據了解,該平臺能實現帳戶、交易、理財、繳費、信用卡、保險等近百種金融服務的及時觸達。根據日常辦公所需,平臺還開發了請假審批、通訊錄、通知公告發布、電子工資單、黨費繳納、食堂智慧點餐等輕量級辦公和生活應用。平臺對金融資訊推送、企業人才成長、專屬福利等增值服務也進行了貼心的設置,可謂是對公司辦公有了全方位的覆蓋。據悉,目前已有近1400家企業開通了此項專屬服務,關注人數近13萬人,用戶活躍度也在不斷上升。
以場景為核心 構建金融新業態
場景金融,是科技金融領域的一個熱詞,得場景者得客戶之心。「在衣食住行用醫的各個領域都有工行的身影,我們正在場景金融裡開疆擴土。」浙江工行的一位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浙江工行秉承「開放、合作、共贏」理念,適應平臺經濟發展的趨勢,以場景金融為核心,以科技金融為驅動,通過B2P2C(Bank to Platform to Customer,銀行-平臺-客戶)模式,來整合支付結算、融資、投資理財、金融資產交易及信息服務等多個業務板塊,並以綜合化、模塊化輸出金融服務,構建金融新業態。
客戶體驗工行智慧銀行產品。
「浙江工行已經與綠城生活、杭州共停、申通快遞、海馬體、杜克體育、火掌柜、唯品會、慧聰網、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等91個企業自有APP開展了對接,業務覆蓋了餐飲、物業、智慧停車、公共服務、教育、娛樂、新零售、醫療等板塊,與這些行業一起提升了消費領域金融供給能力。」浙江工行有關工作人員表示。而在眾多合作中,浙江工行與大健康行業獨角獸企業微醫集團的合作尤其值得一提。「我們通過對接微醫APP,開發了專門的系統,為他們的用戶開立了專屬的電子II類帳戶,建立健康帳戶體系,並嵌入支付結算、理財增值、充值提現等金融服務,開闢了商業銀行與新業態企業合作的新模式。」工作人員說道,而這大大優化了市民的就醫體驗。
在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業領域,浙江工行也有建樹。據悉,浙江工行與保信集團合作,推出物業服務雲平臺——「物管+」。該平臺能為物業服務場景提供物業費、公攤水電費的繳納以及基礎的物業管理服務;在停車收費領域,工行推出了停車收費雲平臺——「停管+」,為停車收費場景提供支付、清算、對帳為一體的綜合行業服務。
今年9月14日,工行還推出了一項「黑科技」——無感支付。「我們在義烏機場成功上線了無感支付項目,這標誌著省內首家上線工行『無感通行』的停車場開啟服務。」工行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車主只要籤訂『無感通行』協議綁定車牌號和銀行卡,在車輛駛出閘口時即可自動在銀行卡內扣費並聯動抬杆,全程無人工操作,有效提升了車輛通行率和管理效率。」
助力政府「最多跑一次」 實現金融便民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的一塊金字招牌,也是浙江工行加快轉型的方向。「打開手機銀行,進入本地服務的公積金服務板塊,就可以查詢公積金基本信息、繳存/還款明細和貸款情況等。」浙江工行杭州分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在談到「最多跑一次」項目時,向記者強烈推薦了其公積金線上業務,「對於特殊類提取,比如退休、租賃、低保等情況,我們採取了預留手機號接收簡訊的方式,符合條件的客戶就可以實時提取相應試算金額的公積金到銀行卡中。整個過程只要幾十秒,真的非常方便。」
公積金線上業務不僅讓銀行員工覺得驕傲,更讓客戶覺得滿意。「我現在辦理公積金業務的時候就不需要再去排隊,也不需要準備繁瑣的資料了,手指動一動,就能在工行手機銀行在線辦理,非常方便。」一位杭州市民林先生為工行服務點讚。而除了杭州,浙江其他地區也都上線了公積金線上業務。據不完全統計,杭州、溫州、嘉興、湖州、紹興、台州等地開通工行手機銀行公積金業務以來,累計交易4.11萬餘筆,金額190360萬元。
事實上,工行與政務網的合作遠不止公積金這一項。「我們向政務網輸出了『政務+金融』的整合服務。」浙江工行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一一介紹其代表服務。除了公積金,工行還與政務網合作了稅務三方協議籤訂服務,政務網用戶可在線籤訂地稅扣款三方協議,再也不用銀行、地稅兩頭跑了。而在出入境服務上,工行也推出了外幣預約取款、籤證代辦的服務。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工行則推出了便民繳費服務,足不出戶就可搞定水、電、煤、華數數位電視等各類生活繳費。
在工行自身的本職服務上,工行的網點預約服務已經能在800個工行網點一鍵預約,免去了排隊的困擾,此外,還有大額取款提前準備服務。針對當下熱門的消費信貸需求,工行推出了現金分期服務,動動手指就可快速申請純信用貸款。工作人員介紹,活動期間還能享受費率優惠。「我們還在自有APP上,如融e行、融e聯APP上引入了政務網的多項熱門服務。」工作人員介紹道,「主要包括社保信息查詢、新生兒重名查詢、高速實時路況查詢、交通違法繳費、實時颱風消息、機動車違法、駕駛員記分、出入境進度查詢等。」其中,在線提取公積金業務、地稅TIPS(靈活就業人員線上社保代扣)籤約服務在浙江當地同業和全國工行系統均屬首創,真正實現了金融便民服務。
11月5日,工行在杭州發布網際網路汽車金融產品「車雲貸」。
建設智慧銀行 打造合作聯盟
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的發展永不止步。而在這條城市進化的道路上,離不開各個金融機構的點滴付出。智慧化是城市的未來,也是銀行業的未來。新思維、新技術、新模式,是浙江工行在這場智慧化競爭中突圍的法寶。「我們通過對傳統金融服務體系,例如產品、流程、渠道、運營、營銷、風控等進行智能化改造,來重塑產品價值。」浙江工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現在在做的就是將合適的產品,通過合適的渠道,配置給合適的用戶,據此重新定位銀行信息和信用中介的主導地位,構建開放、合作、共贏的金融生態圈,打造一個全新的智慧銀行。實現服務無所不在、創新無所不包、應用無所不能的終極目標。」
戰略引領,技術推進。據悉,浙江工行將進一步深化總行e-ICBC3.0戰略,創新研發和推廣機制,利用前沿技術支持移動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推動「三融」平臺轉型升級,打造極智體驗的金融產品。在細分領域,浙江工行將進一步聚焦高流量入口、特色垂直細分市場,建設可複製、可推廣的場景,打造金融服務生態圈。在銀行內部的人才建設上,浙江工行正致力於完善項目管理機制,健全組織和管理模式,加大軟體開發人員、設計師、數據專家及平臺營銷運營人才儲備。特別是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為充分激發全行創新活力,以新平臺和新機制鍛造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浙江工行專門配套人、財、物等資源,組織實施「創客計劃」,為有創意、有激情的員工,搭建從方案創意、項目孵化至業績創造的業務創新平臺和自我價值展示平臺。在潛力無限的網際網路金融板塊,浙江工行也將有更多作為,「我們將打造獲客、活客、黏客的新型特色場景,為特定客群制定特色專屬應用,未來值得期許。」工作人員表示。
向內不斷攀登新的高度,向外時刻尋求「強強聯合」。在當下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浙江工行將持續加強與外部機構的合作,整合資源構建「合作聯盟」,形成良性互動和功能互補的發展模式。打造銀政聯盟,與浙江政務服務網合作成立「最多跑一次」改革銀政實驗室,進一步探索「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金融服務」新模式。打造創新聯盟,探索與企業、高校共建創新實驗室,分別與傳化集團、省海港集團、浙大網新等合作建立了智慧物流、海洋經濟和大數據應用等金融實驗室,共同深入探索產融學相結合、優勢互補、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