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後的湖石淉已成為湄洲島上一道靚麗的生態景觀。
湄洲島黨工委書記林韶雯帶隊赴一線開展巡河工作。
□湄洲日報記者 吳偉鋒 通訊員 許雙萍 文/圖
湄洲島牢記囑託,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做好水、空氣、綠化、沙灘保護的文章,推進美麗鄉村、汙水收集全覆蓋、片區河道綜合治理等工程,各項環保工作紮實推進,進一步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保護好媽祖聖地」「保護好黃金沙灘」「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已然成為湄洲島發展的關鍵詞,引人注目。
湄洲島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坐擁大自然饋贈的碧海藍天,在打造世界媽祖文化中心核心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等目標工作的有序推進時,湄洲島黨工委、管委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牢記保護好湄洲島的殷殷囑託,深化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切實保護好湄洲島的若干意見》,嚴格對照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要求,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環保工作紮實推進,進一步推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努力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生動範本。
堅持綠色發展暢享生態紅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湄洲島的名片。湄洲島堅持在發展中落實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美麗湄洲島的生態本色愈發清新養眼。
過去,湄洲島生態環境極為脆弱,淡水難存,草木難生。如今,湄洲島作為我國首個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基地,萬木成林,綠蔭滿島,綠化覆蓋率達58.3%。當年被稱作「島上龍鬚溝」的湖石淉,綠意融融。無論是島民還是四面八方的遊客,都暢享生態紅利。
——這得益於湄洲島全面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全島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保護好湄洲島的囑託,凝心聚力加快推進「一區三島」建設。《湄洲島管理保護條例(草案)》正在報批;湖石淉及周邊水系、汙水收集全覆蓋工程等一批生態整治重點項目紮實開展,推行生豬「定點屠宰、島外配送」制度;沙灘保護、綠化工作成效明顯。
當前,湄洲島加快推進「城市智慧汽車基礎設施及機制建設試點」工作,提升綠色承載能力。公共自行車項目、電動汽車租賃先後投用;完成公共自行車項目二期建設;推進無人駕駛示範島,自動駕駛體驗線路已完成選址、確定方案及車輛選型招標等工作,預計下半年開工;5G基站已開工建設,已基本完成第一批站點建設。
湄洲島還通過實施截汙、活水、淨水、引水等工程實現湖石淉水質提升,市環境監測中心站5月份檢測湖石淉斷面水質為IV類,達到今年水質提升目標;加強揚塵管控,落實工地、道路揚塵治理常態化檢查;實現對湄洲島環境空氣品質的全天候實時自動監測,PM2.5、PM10全部達標。
加強生態保護打造綠色島嶼
前不久,湄洲島黨工委書記林韶雯帶隊前往馬西渠、湖石淉及村級溝渠實地一線開展巡河工作。她詳細詢問了河道管理、治理及河道沿線居民居住生活情況,聽取相關單位負責人就河長制工作推進落實情況、工作建議和意見,分析研究治理措施,部署下一步工作重點。
保護自然生態資源,打造綠色生態島嶼。湄洲島重點做好水、空氣、綠化、沙灘保護的文章,推進美麗鄉村、汙水收集全覆蓋、片區河道綜合治理等工程,維護好「碧海、藍天、金沙」的生態原貌。同時,把握好住建部智慧出行試點項目建設的歷史機遇,推進全域零排放生態島建設。
生態環境保護永遠在路上。眼下,湄洲島正多措並舉改善環境質量,保一片藍天、還一湖清水、留一方淨土,一個環境更美、生態更優的美麗海島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湄洲島秉承「倡導綠色環保、普及生態文明、關注公益事業」的理念,已完成種植木麻黃共4萬株;對碼頭及論壇等重要節點進行彩化美化提升,完成採購時令草花共6.4萬袋苗,重點部署碼頭、朝宮街、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會址周邊等;與臺灣同胞共同種植重陽木,在湖石淉裡共建兩岸同願林;定期對全島枯死樹木進行清理,及時補植,加固倒伏植株,更換枯死苗木,恢復綠化景觀。同時,紮實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行動,持續推進汙水收集全覆蓋項目及農村三格化糞池新建改造工作;結合農村人居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村公廁新建改造,今年擬在全島新建3座公廁,採用裝配式建設,現已完成採購投招標;嚴格落實畜禽養殖汙染防治長效管理機制,對「反彈復建」和違法新建、改建、擴建的畜禽養殖戶一律納入「兩違」建設處理,發現一家拆除一家。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黨的十九大以來,湄洲島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以鐵的擔當、鐵的手腕,大刀闊斧開展環境治理,使環保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軌,開創了工作新局面。
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湄洲島推進汙水收集全覆蓋二期開工;湄洲鎮三格化糞池改造及汙水納管項目建設發揮作用,截至目前,全島9427戶三格化糞池合格率達97.89%,汙水接入率達77.9%;聯合推進湄洲島汙水處理廠技改工程;汙水管網常態化維護,發現破損管道及堵塞管道及時組織人員進行疏通、清淤。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揚塵防治,對在建項目開展揚塵治理常態化檢查;聯合開展渣土車滴撒漏巡查,強化路面日常保潔,適當增加灑水頻次,落實防塵降溫工作,減少道路二次揚塵汙染。倡導綠色出行,禁止新註冊燃油車進島;新進30臺雲度新能源汽車進島運營,目前島上共有新能源汽車50臺;完成公共自行車項目二期建設,現全島有49個租賃站點,自行車972輛。加強餐飲油煙治理,全島128家餐飲企業全部安裝上合格的油煙分離器並組織驗收,管理部門督促餐飲企業對淨化設施定期清洗,建立清潔保養臺帳。加強秸稈燃燒防控,購買秸稈切割機,收集秸稈進行切割,用於園林堆肥,嚴厲打擊焚燒秸稈行為。防控煙花爆竹燃放汙染,引進電子炮及上香電子設備;控制煙花爆竹銷售點,平均每村一個銷售點;湄洲媽祖祖廟投資100多萬元完成焚燒爐提升改造。
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完善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運行管理機制,採用集成一體化智能化的處理設備實現餐廚垃圾就地處理;計劃在利用原有各酒店或飯店餐廚垃圾收集系統的基礎上,分別增設餐廚垃圾收集桶及配備餐廚垃圾專用車輛;完成湄洲鎮加油站設置防滲池罐,強化防滲措施監管,做好地下油罐防滲工作;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量,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持續推進海洋生態保衛戰。強化海洋環境風險管控,督促輪渡公司、鎮政府對渡船、漁船汙染進行防治,開展突發海洋環境事件風險排查整治;開展入海排汙口整治及後續長效管理工作;加強海岸線生態環境保護整治,對採砂船、非法經營砂場、未經批准擅自圍填海等破壞海域環境的違法行為進行堅決制止和嚴厲打擊,河長辦組織保潔隊對全島25處沙灘岸線進行常態化保潔,其中6處重點沙灘實行一天一清理。
奮力攻堅,久久為功。接下來,湄洲島將不斷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管控制度,實行分區、分類管控;強化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查,為環保監察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計劃,有效解決相關生態環境問題;推進環境監察、應急標準化建設,充實基層監管執法和應急隊伍,落實網格化監管,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嚴打擊。
生態為民、生態利民、生態惠民。湄洲島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島上下以更強烈的使命擔當,更堅定的拼勁、韌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同時,積極宣傳群眾、發動群眾,努力構建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為建設「一區三島」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