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宋世界創造者李逾求先生提出了一個理論,武俠有四極端:極端環境、極端人物、極端事件與極端關係。
這是由通俗文學的娛樂性質決定的,不極端沒人看。極端是與平凡生活的對立,人們需要在通俗文學裡尋求不平凡,尋求刺激。武俠小說大都寫的是武林江湖的故事,這裡有爭鬥,有廝殺,有正義與邪惡的交鋒與對抗。此即為極端環境。
極端環境孕育極端人物。在武林江湖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為了生存,必然誕生極端的思想和人物。
極端人物製造極端事件,為了一己私利而殺人放火強取豪奪,也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
極端人物之間,必然產生極端關係。殺人者與復仇者、壓迫者與反抗者,這樣的極端關係,在江湖上司空見慣。江湖人與江湖人之間,有的,是肝膽相照、是同仇敵愾、是不共戴天、是纏綿悱惻,是超脫世俗的極端關係,也是江湖最令人嚮往的一面:極端的愛恨與極端的自由。
這四極端,幾乎貫穿了整個武俠發展史。越是爛小說,這四極端便越發突出。而好的武俠,四極端也同樣明顯。我們以金庸武俠為例,來看一看武俠的四極端。
先說極端環境,金庸大部分作品都發生在宋朝。《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發生在南宋末年,戰爭的陰影籠罩在江湖上。本來江湖就是一個殺人放火的惡劣環境,加上戰爭,更不是一個好的所在。郭芙出逃,黃蓉給他買包子,郭芙卻嫌棄包子不好吃。黃蓉唉聲嘆氣,說好些百姓連包子都吃不到呢。這樣的環境,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時刻擔心著城破家亡,算不算是一種極端環境呢?
《天龍八部》的環境同樣極端,第一主角段譽離家出走,到大理城外面玩耍。一個只會讀書的青年人,哪裡知道他已經身處江湖這個惡劣環境了呢!段譽跟馬五德到無量山做客,觀看無量劍比武。輕輕一聲笑,便被打了一個巴掌。要不是他不會武功,早被拉出來強迫比武,被無量劍弟子殘害了。若說這裡是無量山屬於江湖,那也沒說的。但就是回到了大理皇宮,也是不得安穩。四大惡人跑進來要強收段譽做弟子,說不過就要動手,且到哪裡說理去呢?
江湖人所立之地,此處就是江湖!我管你皇宮不皇宮呢。到這裡,江湖的惡劣早已展現得淋漓盡致。
極端環境孕育極端人物,在殺與被殺的極端環境裡,能孕育出什麼樣的極端人物呢?前面提到的四大惡人,除了段延慶沒什麼具體的惡劣行為,其餘三人,個個都是人渣,即便槍斃一百次也難解恨的。南海鱷神無緣無故殺自己弟子,殺萬劫谷侍女。雲中鶴奸淫擄掠,鍾靈也差點被他擄走。葉二娘人神共憤,愛好抓人小孩取樂,玩夠了便殺掉再抓一個,手段之惡劣,連同為四大惡人的自家兄弟南海鱷神也看不下去。只有起錯的名,沒有起錯的外號。四大惡人如此,想想那千手人屠、殺人名醫又是什麼德行。伍子胥鞭屍楚王,李莫愁便把前男友骨灰都揚了。
極端人物製造極端事件,江湖上,動輒滅人滿門的事件時有發生。這樣的極端事件,屬於正常現象。法治社會有法律高懸其上,江湖便沒有了存在的土壤。而武俠大多以古代為背景,江湖之上,多的是打家劫舍的亡命徒。北有梁山泊,南有太湖盜。唐僧生父陳光蕊趕考,便是死在水匪手裡。武俠小說在原本水滸、三俠五義的基礎上加上了高深武功,惡人作惡,便更加肆無忌憚。
以金庸小說為例,天龍八部裡崔百泉為了報仇,殘忍地滅了仇家滿門,連「花匠」、「雜役」也不放過。固然是金庸抄水滸,可手段之殘暴,也足以令人側目。而青城派滅門林家、李莫愁屠殺陸家莊,個人感覺,遠不及崔百泉報仇事件惡劣。
滅門殺人以外,武俠小說裡的極端事件,還有吃人。江湖上,爭鬥是常事,而吃人就少見多了。因其鮮見,愈加顯其惡劣。天龍八部裡段譽與木婉清被困崖上,凍餓之際,木婉清就要切割追兵遺體來吃。段譽大吃一驚,急忙制止。雖說水滸、西遊也吃人,可在如今清平世界,還是少以吃人為噱頭。
另一起吃人事件,發生在暗黑小說《連城訣》。《連城訣》本名《素心劍》,這是勸人向善的意思。最後改名《連城訣》,連城即連城的寶藏,象徵著人心的黑暗和欲望。落花流水四大俠,逐一被須刀老祖打敗。花鐵幹為了求生,竟吃了自己三位結義兄弟的遺體。要論卑鄙無恥,只怕無過於花鐵幹了。
極端事件之外,四極端還有極端關係。極端關係何解?兄弟鬩牆、父子相殘、情人反目、師徒決裂等等。前些年流行宮鬥,妃子與妃子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口頭稱姐妹,私下裡卻是仇敵。溫瑞安最愛寫背叛,曾經的兄弟變為敵人,兩人之間,也是極端關係。黃藥師座下七大弟子,叛逃的就有兩個。師與徒,也是一對極端關係。新修的射鵰仍不滿足,還要在原來的極端關係上再加一層,讓師徒之間,生出不倫的情愫。
而關係越極端,結局便越慘烈。喬峰、阿紫、遊坦之,對酒當歌,人生三角(語出溫瑞安《少年無情》)。一個心如槁木死灰、一個戀慕姐夫而不可得、一個甘為奴隸而始終得不到青眼。到最後喬峰自盡、阿紫隨其跳崖,遊坦之傷心絕望,觸崖而亡。以此來看,極端關係產生極端情緒,並催生出極端的後果,給與觀者極大的震撼。
四極端普遍存在於類型文學之中,也包括其他形式的文藝作品。就我看過的小說漫畫、電影電視而言,最極端者,首推《進擊的巨人》。武俠的極端,仍是國人的極端。這方面,遠不及小國寡民的霓虹極端。武俠最極端不過極端愛恨、殺人吃人,一個從頭到尾吃人殺人的作品,是不是遠比武俠極端呢?《進擊的巨人》,就是這樣一個作品。
《進擊的巨人》是一部漫畫作品,由日本漫畫家諫山創創作。漫畫大火以後,改編成動畫同樣大火。漫畫原作畫工拙劣,堪堪達到出版的水準。如果巨人是一部武俠小說,那就是一部初中生文筆的作品。這麼差的畫工,到底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呢?原因很簡單,巨人是一個最極端的武俠作品。極端的情境,極端的情緒和極大的尺度,正是這部作品受歡迎的原因。
07年一部叫《投名狀》的電影上映了,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極端環境的概念。《看電影》雜誌上的相關專題,詳細闡述了這部電影裡極端環境和極端人物的概念。在一個極度缺乏食物的極端環境,人人相食,早顧不得什麼倫理道德。而身處其中的人也被異化成了極端人物——李連杰為了食物,不惜將投降的太平軍全數殺光。而進擊的巨人,有著比《投名狀》更慘烈十倍的極端環境。
巨人的主角艾倫,與母親還有青梅竹馬的三笠生活在一起。他們所處的環境,是個高大城牆環繞的巨大城市。有一天城牆突然倒塌,高大的巨人破牆而入,把眼前的一切活人生生吞食下去。人為刀俎,而我為魚肉。城裡的人們,不過是巨人口中的食物。如籠中鳥、如盤中餐,逃不脫被巨人吃掉的命運。艾倫親眼看著母親被巨人一口咬住,生生吃掉。從此性情大變,發誓以畢生精力驅逐巨人。
這樣的一個極端環境,任誰也不能保持正常。艾倫一直保持著歇斯底裡的憤怒,憤怒於自己的無力、憤怒於同伴的背叛、憤怒於巨人的兇殘。城破以後,艾倫與三笠成功逃脫,加入調查兵團調查、消滅巨人。在此期間,他偶然覺醒了巨人的能力,變身成為巨人與其他食人的巨人作戰。
同樣都是巨人,在他人眼裡,艾倫與食人巨人沒什麼兩樣。艾倫夾在中間,不被自己人信任,也無法與其他巨人溝通。好在艾倫最終證明了自己,成為調查兵團手中的一柄利劍。
隨著劇情的深入,艾倫漸漸揭開了這個世界的真相。原來自己竟是在一座島上,這個島上有三座城市,那高大的城牆,正是用來擋住牆外食人的巨人。而在島外,誰也不知道那裡有什麼。一座巨人遍布的小島,是不是比傳統的武林江湖更具有新鮮感呢?江湖升級成為世界,由一座小島開始,放眼七大洲四大洋,放眼天下未觸及的角落。
而巨人的精彩,遠不止這極端的世界觀,還有極端的愛恨情仇。艾倫身負巨人之力,豈知三個同伴也同樣是巨人。他們來自小島外面的世界,使用巨人之力變身巨人,輕易破壞城牆,間接導致艾倫母親慘死。艾倫得知真相,心中的憤怒衝破天際,與自己的同伴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決戰。這樣強烈的憤怒,一向愛好寫江湖黑暗的溫瑞安也是沒有的。
可你以為這就完了嗎?更殘酷的真相還在後面,吃了艾倫母親的女巨人,卻是艾倫父親的第一任妻子!萬震山殺人砌牆、凌退思活埋女兒、花鐵幹吃掉自己結義兄弟,這三段暗黑劇情全加起來,也不及巨人的十分之一。
巨人動畫剛播完第四季上半季,這一季的時間線在第三季後面幾年,主角艾倫也由少年長成了青年人。不止外形,連性格也成熟了許多。看上去與前三季憤怒的形象截然不同。前三季有許多巨人吃人的刺激場面,即所謂極端事件。
第四季的極端事件,卻是人與人的較量。——艾倫作為主角,背叛了自己的組織,背叛了自己的同伴,背叛了自己的國家,竟妄圖放出砌在城牆裡的無數巨人毀滅世界。曾經的戰友成為敵人,青梅竹馬的戀人也與自己反目。與全世界為敵,既中二又熱血。就當我在思考著最終如何破局的時候,漫畫先於動畫完結了。
漫畫完結以後,無數漫迷破口大罵。原以為巨人不可能再多極端了,可我仍低估了作者的水平。吃掉艾倫的巨人,自己父親的第一任妻子,原來不過是艾倫自己手中的工具。
原來艾倫是能力超凡的巨人,控制著整個世界的時間線,控制著自己的父親與母親結婚生下自己,又控制著父親的前妻吃掉自己的母親,從而堅定自己驅逐巨人的意志。
這樣的極端故事,這樣的極端設計,難怪能打敗一眾少年漫畫登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