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所以總是會將最好的奉獻給孩子。
於是有很多經濟並不富裕的家長,在給孩子選購用品時也總是會給其買最好的,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承擔範圍。
這些父母認為,只有孩子被富養後,他們才更不容易在物質世界迷失自己。
01事例
作為世界級的著名人物,比爾蓋茨每天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全世界所關注。前段時間比爾蓋茨和家人外出遊玩的照片就被人放到了網上並引發網友大量的評論及轉載。
其實照片引發網友們熱議的點,並不在於比爾蓋茨本人的現身,而是因為他的大女兒詹妮弗。
只見圖片中詹尼佛穿著一身橙色與藍色搭配的比基尼,四肢纖長,身材苗條無贅肉。
詹尼佛能夠如此成功的管理自己的身材,背後必然會有著極為強大的自律能力作為支撐。
除了對身材的管理外,詹尼佛還是一名國家馬術運動員,在她參加過的眾多馬術比賽中,她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
甚至,她在馬術比賽中獲得的獎金已經超過了父親為其留下的遺產。
有不少網友在熱議詹尼佛身材的同時,也紛紛表示:這其實是比爾蓋茨的高級別「炫富」。
我們平時總是在說要「富養孩子」。但從比爾蓋茨的家庭這一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富養」並不是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更多的是對孩子進行精神上的富養。
02父母應如何正確的「富養」孩子呢?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們無疑是疼愛孩子的,更有甚者會替孩子安排好以後要走的路。
殊不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養育方式,最終雖不大可能出現第二個楊鎖,卻也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獨立,做什麼事都需要他人幫忙,無法自己完成。
所以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畢竟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未來的路需要孩子獨當一面,自己去走。
2、培養孩子的財商
仔細想一下,我們的孩子是否會存在有花錢大手大腳、自私、不懂得理財等一些情況?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孩子的財商沒有得到培養。
所以父母不應該沒有下限的給孩子零花錢,讓孩子花錢有個度。同時給孩子輸入一些理財、管理財富的知識,讓孩子處理好與金錢的關係,成為金錢的主人。
3、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孩子擁有共情能力後,才會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心懷感恩,不會出現自私自利的情況。
且擁有良好共情能力的孩子,他們在人際交往、人情關係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有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最後還有一點在於,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對孩子更多的陪伴。就像比爾蓋茨一樣,他就算是平時的工作在繁忙,但也會抽出時間來和孩子一起共進晚餐。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能夠讓孩子在感受到被愛的同時學會如何去愛他人,也只有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後,才能變得自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