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辭舊迎新,芭蕾舞無疑是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2020年歲末,杭州愛樂樂團將與中央芭蕾舞團連續合作兩部芭蕾舞劇,給杭州人帶來高水準的藝術享受。
12月23—24日,中央芭蕾舞團·中國芭蕾舞劇《過年》,將率先在大劇院亮相。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三大經典芭蕾舞劇之一,描繪了兒童的獨特天地,場面華麗壯觀、表演詼諧,音樂充滿了單純、神秘的神話色彩,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
這部作品不僅每每在歲末年初為中國各地的觀眾帶去節日的祝福,更走出國門成為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化魅力的一個窗口,廣受歡迎和好評。
在原劇基本框架不改變的前提下,芭蕾舞劇《過年》將原作中聖誕節的背景搬到了中國的除夕之夜,一位西方友人到到團團和圓圓的爺爺家做客,送給圓圓一個「胡桃夾子」,由此引出一段夢境中的歷險故事。
芭蕾舞劇《過年》創造性地將家喻戶曉的「胡桃夾子」賦予了浪漫唯美的中國神韻,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為背景,展開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中國民俗風情長卷,同時表達了中國芭蕾藝術家們對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思考和探索。
這一次,杭州愛樂樂團將與中央芭蕾舞團一起,在杭州大劇院歌劇廳上演芭蕾舞劇《過年》(中國版《胡桃夾子》),用中國人的故事呈現一個中西合璧的音樂舞蹈世界,陪杭州市民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而12月26—27日,中央芭蕾舞團·中國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也將在大劇院接力上演。
1964年,中央芭蕾舞團將這部用西方藝術形式表現中國人情感與故事的典範之作《紅色娘子軍》搬上了舞臺。
舞劇不僅在芭蕾的舞臺上破天荒地塑造了英姿颯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國娘子軍形象,更將中西方文化完美融合,通過震撼人心的故事情節、獨具中國民族特色的舞蹈演繹、恢弘絢麗的舞臺畫面以及頑強拼搏、催人奮進的精神內涵影響了一代代人,更成為了中國芭蕾史上一座傲人的裡程碑。
首演至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演出場次累計達4000餘場,「娘子軍連旗」不僅插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更在世界範圍內20多個國家的主流劇場都留下了迷人的東方氣韻,澳大利亞《雪梨早報》曾評論道:「這些娘子軍中勇敢而堅定的女性,帶著她們樂觀進取的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成就新一代芭蕾舞演員樹立了更好的榜樣,而這種力量遠勝於福金、彼季帕,甚至瑪莎·葛蘭姆作品中的任何角色。」
如今,這部傳承半個多世紀的芭蕾經典不僅成為了幾代人的精神財富,其歷久彌新的經典魅力和文化內涵更讓這部作品成為了中芭的「傳家寶」,感染、召喚著一代代中芭藝術家們將「娘子軍精神」傳承、發揚。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猶如中國芭蕾發展歷程的縮影,凝聚了老一輩藝術家們的智慧與心血,見證了幾代藝術家投身中國芭蕾事業並為之不懈奮鬥的歷程,實現了中國芭蕾在世界舞臺綻放光彩的榮耀,更寄託著時代賦予中央芭蕾舞團作為國家藝術院團的使命與責任。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