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考研真經全程班學員115號
考研至深圳大學
新聞與傳播專業
本科某外語類院校,專業英語翻譯,一戰三跨,目標為深圳大學新傳專碩。初試總分403,單科政治77,英語一76,專業課一137,專業課二113,初始排名5,最終排名4。
初試備考時間約為十個月,複試因為受到疫情的特殊影響,準備了大概三個月,比往年多出了許多時間。從出擬錄取結果到正式打開word敲經驗貼,中間反思了很多,以至於遲遲無法動筆(苦澀)。這篇經驗貼的主要功能就是給心儀或對深圳大學感興趣的同學們簡短介紹一下個人備考經歷和我認為值得一試的備考方法、小技巧,以及需要避開的彎路。
今年是深大第二年招收專碩的學生,專業課真題只有一年,但專碩440與學碩701考綱相同,可以作為參考(題型不同)。在深大MJC的考綱中,新聞學(8)、傳播學(9)、廣告學(9)知識點的考察比例基本相同;而在分析完近八年的真題(2019年以前為學碩701的題目)後可以發現,傳播與廣告的題目設置要多於新聞,且實務考察的偏向也十分清晰,評論每一年都不會缺席。
以下我會把專業課的學習經驗分為「新聞/傳播/廣告公關/實務」以及深大出題風格來講述:
新聞學
【主要資料】真經課程|《新聞學概論》(李良榮)|各大新聞APP、公眾號。
相比於傳播學和廣告學的內容,我認為新聞學的內容比較好掌握,一是知識點量最少,二是只要完整掌握考點,且成功破題後就能好好答題。
首先是「掌握考點」,我將它分為兩部分:①基礎知識(《新聞學概論》通讀一遍+跟真經基礎課,二者同時進行);②熱點,重點跟著真經的熱點課學(媒介融合、馬新觀、新技術類新聞、季度熱點等等),平時多看新聞,關注各類涉及到新聞宣傳的會議,多積累素材。第二步是「破題」,審題非常重要,此處重點高亮一下大偉學長主講的答題班,除了清晰的題目分類幫助破題外,還有嚴格的答題格式和時間控制,邏輯嚴密的答題框架以及充足的題量,認真學下來相信不會有太大問題。關於新聞學內容的背誦,基礎知識需要全背,反覆背,必須背,而熱點我個人重點記一二級標題與案例,以理解為主。記一些新技術新聞的案例時,比如可視化新聞、新聞遊戲、VR/AR新聞等等,建議親自去看一遍動態完整的版本,會記得更牢固。
傳播學
【主要資料】真經課程|《傳播學教程》(郭慶光)|《網絡傳播概論》(彭蘭)|《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人類傳播理論》
傳播學我是按照基礎課、強化課、網傳、熱點課、答題班的順序來學習的。前期會比困難,因為是跨考,所有知識都是陌生且散亂的。在學完網傳後就會形成一個比較清晰的知識框架,筆記根據 「5w模式」來進行分類整理。熱點課上大偉學長會講解新近的傳播學熱點,熱點事件的傳播學分析等等。傳播學的答題比新聞學要更難一些,除了掌握考點和審題外,還需要依靠臨場的發散性思維。
回看一下上面的真題表格,深大比較喜歡出「傳統理論在新時代的發展」(比如xx理論在當下是否還適用/存在/有衝突等等,不僅限於傳播效果中的常考理論)和「用傳統理論分析一個新現象」(理論可能是定好的也有可能自己選擇)除了熱點課和答題課上討論到的題目,平時需要主動思考舊理論的新用法,還可以幫助鞏固記憶,以及自己用傳播理論分析熱點事件。傳播學知識的背誦以關鍵詞為主,理解記憶。
關於參考書的使用,深大給出的參考書目比較多,《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和《人類傳播理論》我是在學完一遍基礎知識才看的,作為補充。學習資料以真經的筆記為主。
廣告學
【主要資料】真經課程|《廣告與促銷 :整合營銷傳播視角》|《廣告心理》(仁科貞文)|「數英」APP
學習廣告公關,經典模型和理論必須記清楚,同時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儘可能多地積累新近的優秀案例。在前期,我先跟著真經學了一遍基礎知識,在這一定要誇一下珊珊學姐和檸七學姐劃的重點模型,範圍精準,考試完全夠用;中期讀了《廣告心理》和《整合營銷傳播》,第二本非常厚(流淚),但一定要堅持讀完,這兩本我都整理成了思維導圖,複習時不需要再把書找出來翻知識點。後期著重積累新案例,用模型分析熱點(特別是關注度高的公關事件要自己完整分析一遍)。
在答334時,我體會到了擁有腦內廣告案例素材庫的好處,第一題的最後一小問是「挑一個你喜歡的產品設計一個原生廣告」,題材上我選擇了去年年底比較火的互動遊戲廣告,沒有掙扎太久就有了idea,為後一道題留下了足夠的時間。我主要在「數英」APP積累案例(來自珊珊學姐的推薦),關於怎麼同時記牢這麼多素材,光看文字體會不到優秀的廣告妙在哪裡,我建議用圖片的形式記憶,更高效。
新聞寫作
【主要資料】真經課程|《新聞寫作教程》|新聞評論公眾號
實務要多寫多練,我直接跟著真經學習,平時再多看看一些新聞評論公眾號,比如「新京報評論」和「紅辣椒」。學習實務評論的時候還可以練英語作文(是的沒錯!),每寫完一篇後翻譯各個論點,積累下來,作文如果考到相似主題的時候直接用上。《新聞寫作教程》這一本書粗略看看就行,作用不大。
首先要說一下,風格存在變/巨變的可能性,下面總結屬於對以往真題的個人想法,可以參考,但不能完全依賴:兩年334的出題模式一模一樣,四道題選二,各自匹配專碩的四個方向,一題75分。
備考334時我是按照這個方向來準備的。1)健康傳播:教科書都比較舊了,以經典論文+新論文為主;2)數字營銷傳播和融合媒體新聞生產:真經的講義+論文;3)視聽傳播:真經的課程筆記+講義+論文,此處高亮!不要偷懶,學院老師的論文一定都要過一遍,今年真題「視覺修辭」就是某位教授的研究方向。
很多人把深大的出題模式形容為——「飄」,但我認為這就是深大的魅力所在,不拘泥於教科書內容,新奇前沿的題目更能考察出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獨立思考。
【主要資料】近幾年真題|王江濤作文書
因為自己本專業就是英語,平時上課以及課後作業的學習量已經足夠了,所以能夠省下大部分時間勻給其他課程的學習。我對英一的複習基本就是在最後兩個月做了一遍真題+使用王江濤的書過了一遍作文套路,這個複習模式比較劍走偏鋒,沒有參考意義,所以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學習英語的小技巧:
詞彙及搭配
學單詞和詞組,用對詞典事半功倍,減少檢索的時間,並且能夠獲得準確的本地表達,避免「中式英語」。給大家推薦一個我平時用的詞典「dic.vample.com」,一個網頁解決所有疑難雜症[發音、詞源、是否為正式用詞、詞性(褒貶中)、英文最全釋意、搭配(包括所有詞性的搭配)、例句、近反義詞詞(如果有)等等]
以單詞「propaganda」為例,輸入propaganda可以查到:
越簡單的詞,意思越多,搭配越複雜,做完形填空一定能體會得到,必須查清楚,查全。且中文釋義經常會造成意思的誤解,比如「宣傳」在中文裡是中性詞,但propaganda在英文語境裡一般都是作貶義用,所以記憶單詞最好確認一遍英文解釋。
「搭配」功能是我最常用的,拿不準怎麼表達某個意思的時候,在這找就行,詞典中沒有的搭配儘量不要使用。
這個詞典還有「Translate」的功能,完全不知道咋說的時候,在框框裡輸入中文,就可以檢索出相對地道的表達(一般優先參考來源為權威字典的表達法),比如:
翻譯
技巧一:介紹幾個翻譯方法,基本涵蓋了能用到的所有技巧(粗體的為考研英語英譯中常用的技巧),做題的時候有意識地進行匹配,以後讀研翻譯英文文獻或寫essay也能用上:
l Annotation 注釋 [直譯]
l Paraphrase 釋義 [意譯] 背作文模板的時候可以巧用這個技巧,就不會和別人「撞車」了
l Amplification 增譯 [善用疊聲詞和四字格可以增色]
l Omission 減譯 [主要減人稱代詞,特別是第三人稱代詞,漢語一大特徵:零詞指代]
l Shift 轉換 [包括語態、詞類(英譯中時名詞動詞化)和句子成分的轉換]
l Splitting 拆分譯 [從英漢語言結構差異的角度拆解長難句,度娘搜「英語像樹漢語像竹子」即刻獲取使用方法,非常推薦!!]
l Combination 合併
l Specification 具體化
l Abstraction 抽象化
l Negation 正話反說/反話正說
技巧二:積累「False Friends」。比如常見的「green hand」不是綠手而是新手;「a black sheep」 是害群之馬而不是黑羊等等。度娘上有整理好的常見「假對應詞」,背就完事。
技巧三:積累英美文學表達及常識。今年英語一翻譯就考了「Renaissance」,懂這段歷史背景和認識相關單詞的話做起來會輕鬆很多,但如果不清楚就比較吃力了。同樣的,上度娘搜索「英國/美國文學名詞解釋」即可。
作文
一句話總結拿到考研高分作文的方法:「適當的高級表達+正確語法+地道搭配+完整的寫作邏輯」。作文我參考的是王江濤的作文書,用來了解出題模式和寫作套路,以及背一些常用表達。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記觀點,和練習邏輯。可以把大作文想像成英文版的評論寫作,在這推薦顧家北的雅思寫作套書,相較於普通的作文書,我更喜歡他的教學方式。
【主要資料】徐濤大黃書|徐濤網課|肖秀榮全套|徐濤答題冊
【一句話總結】相信肖秀榮,背!
前期學習(暑假):每天跟著徐濤的網課學,學完做肖秀榮1000題;第二天學新的知識點同時複習前一天的內容(課本重點+再做一遍1000題)
中期學習(9-10月):做第三遍1000題,總結思維導圖,反覆記憶
後期學習(11-12月):1000題不能停,同時開始做大題,配合徐濤的答題小冊子(主要用裡面的答題框架);刷肖四肖八,12套卷子中的選擇題務必全部搞清楚,肖四的20大題全背
【主要資料】初試筆記|真經複試班講義|答題班資料|深大複試真題|《財新周刊》《三聯生活周刊》|英文名詞解釋
以往深大的複試包括專業課和英語的筆試面試,一共四場,而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壓縮到二十分鐘(英語、專業課、綜合面一共三道題)。在出成績前整理+記憶了英文名詞解釋(了解到考試中確實有同學被要求用英語解釋專業概念),同時跟著真經公眾號打卡閱讀了三本書。出成績後在真經複試班複習舊知識以及學習了新熱點。臨近考試時參與了模擬面試,模擬面試非常重要!(高亮)會寫不代表能說出來,在高壓環境下很容易腦子短路,一定要提前模擬,提前發現問題。
關於答題,我給自己設置了一個題庫,包括初始答題課的題目,深大真題以及真經模擬面試中的題目,列印成單獨的題目列表,每天一個專題滾動複習,完整說出來,反覆練習。
最後面試比較幸運,抽到的題目都比較簡單,英文題目是「social media」和「friendship」之間的關係;專業課題目是「新媒體時代,如何理解媒介即訊息」;綜合面試問的是「從群裡心理角度分析批判疫情期間「以鄰為壑」的行為」。面試中我犯了兩個大錯,首先沒有控制好時間,平時練習沒有掐表,答專業問題時說太多了被老師喊停;其次是綜合面試的時候審題不清,加上緊張,把國際傳播層面的問題答成了群體傳播,最後被老師追問「以鄰為壑」的意思時才反應過來(太丟人了,那一秒真的想離開世界)。不過最後成績出來的時候並沒有太差,答題的時候千萬不要慌!要做到有邏輯有條理,相信答錯方向了老師也不會扣太狠(但儘量還是審清題目!)
回顧過去一年的複習過程,除了政治,其他科目的學習在前期都有些「跟不上進度」,反思過後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缺乏清晰的短期計劃;二是多任務處理能力太差。為了給下半年騰出完整的複習時間,我把兩個學期的選修課壓縮到一個學期來上,常常因為小組討論/小組作業等等事情耽誤上直播課。學習計劃也很模糊(某某月學完某某課程),很難達成,長期下來耽誤了非常多時間,以至於在暑假前一直在趕進度,背書的效率也很低。
學習計劃至少要精細到「周計劃」,不要拖拉。減少睡覺(不要熬夜,早點起來)、吃飯、通勤的時間。在同時處理多件大事時心態要穩住。
暑假前一直無法進入狀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做筆記佔用太多時間,當時每周專業課學習時間至少有一半用在「抄講義」上,還沒「抄」完下一周的內容又來了,一是浪費時間,二是根本沒記住!筆記裡滿滿當當,五彩繽紛,腦袋裡啥也沒有,一問三不知。
千萬不要抄筆記,我在後期熱點課做筆記的方法是,先理解,記下來,再默寫思維導圖,後訂正,這樣印象會更深刻,效率也高。一句話總結:「能關上書就關上書,筆記能多精簡就多精簡,多的內容靠平時多說多背」
我在中途心態崩過一次,八月初出考綱的時候,專碩統考名額縮減到四個,馬上慌了,不相信自己能夠考到前四。為了尋求心理安慰,和招生辦的老師打了電話,想聽到「沒事的這只是初始計劃,名額應該會有增加」之類的客套話。但老師直接一針見血:「你現在不要問這些,按照前四名的標準準備就行。」這句話直接點醒了我,不要分神考慮不可控的外界因素,時間要用在該做的事情上。
不要把自己崩太緊,該放鬆放鬆,勞逸結合更能保持好心態。平時學累了我就會去閱覽室看看雜誌,想吃啥吃啥,學習已經很累了,飯一定要好好吃,奶茶也是一定要喝的。或者在周末去逛逛街。但是放鬆的時間不要太長了,在十一月初的時候我還去看了愛豆的演唱會,導致後面幾天心都散了,性質非常惡劣!大家千萬別這樣!
暑假後我能夠堅持早出晚歸去圖書館,還要感謝學校圖書館濃厚的學習氛圍。為了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我堅決不熬夜,每天十一點準時回宿舍,每次收拾東西站起來都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往往是最早走的。雖然沒有研友,但看著身邊全神貫注的同學,自己也受到了鼓舞,一個人也不會不孤獨。現在回想起來,充實的快樂感遠大於學習的「痛苦」,那是一段非常珍貴的時光。
最後,祝各位學弟學妹能夠順順利利,我在深大等你們來吃荔枝!
21真經新聞實務課程上線!
40課時精講22次精批
手把手教你寫出高分答卷
點擊下圖了解詳情
↓
真經實務課程試聽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試聽
↓
真經基礎提強化課程上線
點擊下圖了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