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談 Do right things

2021-03-02 Winoter葡萄酒筆記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體驗,閱讀錢鍾書的文字,總感覺像在被一個「智者」嘲笑著。他居高臨下,看破人間的眾生相,而你我卻只是像爬往高處的一群小螞蟻,棘刺盤身找不到前進的方向,苦苦周折,歧路亡羊。而站在高處的他卻輕而易舉的看清楚每一條通往山腰的小路。他嘲笑著,而我們努力著、沮喪著,在努力一番後往往發現走得卻是一條通往山下的路。

悲劇往往不是努力的不夠,而是沒有選擇一條正確的目標去努力。

管理學裡有個很經典的短句:「Do right things,Do things right」。可見「做正確的事」是「正確的做事」的前提,對於個人而言便是人生、職業規劃,放在公司、企業裡即是願景。成為什麼樣的人和成為什麼樣的公司,這才是我們首先要回答的問題。

事實上,我們甚至都未來得及思考便被推向了人生之路,成為了一個個職位上的某個標籤或者螺絲,而大多數公司也只在利潤的首要驅使下迅速成立,卻很少提及以上問題。早在1954年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他的《管理的實踐》 Peter F. Drucke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那本書裡就對利潤做了定義,在談論了企業的目的和職能後說:

到現在,我們才有充分的準備,可以開始討論利潤和盈利能力,而一般有關企業本質的討論通常一開始就討論利潤,因為利潤不是原因,利潤是結果──是企業在營銷、創新和生產力方面的績效結果。而利潤的首要目的是防止對未來風險的虧損,然後才是「創造資本」承擔更大的風險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因此,做什麼,永遠比怎麼做來的重要。這就需要我們能夠停下來去思考目前所做事情的意義、這些事情到底在滿足什麼樣的價值,是否對「未來」有意義,因為無論是人生還是經濟活動總是著眼於未來的。

「未來」是什麼

未來是不確定,是風險,也是現在和當下。陽朔曾經說過:「這條河是未來,也是現實」。我們總是在現實和未來之間取捨,就像公司總是在「生存下去」和創造利潤之間來選擇現實還是未來。

MAC最初的字體設計靈感來源可追溯到1972年賈伯斯去印度寺廟學習佛學見識到優美的字體,而馬斯克在多年後創辦Space X 也是源於小時候對太空世界的嚮往,在高中時便規劃到長大後要做大三件事,其中之一便是太空旅行。

而這一切,也許他們兩位都不曾意識到,十多年前的一些片段,卻影響著他們的未來。這裡便引申出一個心理學概念:「冰山理論」,即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 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僅佔1/7)會產生行為;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6/7)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最深的一部分卡爾•榮格稱之為無意識)。而往往就是那些沒有意識到的「無意識」,也許會轉化成我們的命運。

而這些「無意識」卻是我們無數個當下的集合,並最終轉化成「未來」表現出來。所以,珍視當下的意義便從此而來。

最後以上,對當下的縝密分析和持續積累,才有機會分析出「 right things」,並最終把握住未來。

公眾號 Winoter葡萄酒筆記 ,期待你的關注。在這裡,我將記錄、談論關於葡萄酒文化、美食、電影音樂和文藝的生活方式。
希望你也喜歡,並能與你成為好朋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可獲得更多往期文字。

- End -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