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會經歷很多的裡程碑,每經歷一個裡程碑都是成長的一次跨越,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裡程碑就是學會說話。
一、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比較正常呢
一些媽媽很自豪的說我家的寶寶是天才寶寶,7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口說話了!一些家長表示我家寶寶8個月才開口說話,有的寶寶1歲的時候才開始說話,一些寶寶甚至1歲半後才開口講話。看著別人家的寶寶用著稚嫩的口音叫著爸爸媽媽的時候,自己的孩子還停留在「咿咿呀呀」的階段,家長的心中有說不出的焦慮情緒,畢竟家長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寶寶比其他的寶寶落後,所以對於開口說話的寶寶,家長們認為一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家長們先別擔心,快來看看權威兒科專家如何界定孩子開口說話的年齡階段。
兒科醫生們普遍認為:寶寶在3周歲以前開口說話是屬於正常現象,因為每一位寶寶出生的環境和生理特點不同,所以開口說話的時間會存在差異,如果家長想要寶寶早一點開口講話,那麼家長們需要在寶寶0-3歲這個發育的關鍵期好好鍛鍊,相信寶寶早一些開口說話一定可以實現,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二、寶寶早點開口說話,家長應該怎麼做
1、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說話是需要藉助聲帶的震動和面部肌肉的配合,只有當面部肌肉非常發達的情況時,寶寶的說話才能更清晰更完整,家長想要寶寶早一點學會講話,那就需要好好鍛鍊寶寶的面部肌肉,如何鍛鍊呢?答案就是通過食物的咀嚼來鍛鍊面部的肌肉。
寶寶在6個月以前,寶寶食物來源不是母乳就是配方奶,食物主要以細膩的流體狀食物為主,6個月以後,寶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越來越多,母乳和配方奶已不能滿足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這個時候輔食開始出現,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家長要遵循寶寶發育的特點,先是讓寶寶慢慢適應糊狀輔食然後再漸漸過渡到半固體狀食物、再到後面的固體輔食,等寶寶能吃固體食物的時候,就可以增加寶寶對食物的咀嚼時間,使得面部肌肉得到充分的鍛鍊,這樣寶寶開口說話將不再是難事,但是有一點家長需要注意,吃輔食一定要遵循孩子發育的特點,不能讓寶寶剛開始接受輔食的時候,就讓寶寶吃一些硬的食物來鍛鍊面部肌肉,家長這樣急於求成的行為會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和厭食的情況。
2、要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
根據寶寶發音的規律,在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這正是寶寶想要向家長表達情感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以聽不懂為由而拒絕回應寶寶,家長長期這樣寶寶就會失去說話的興趣,同時也不願意和家長進行互動了,更不願意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了。
3、每天堅持15-30分鐘的親子共讀時光
在寶寶看來,非常喜歡和家長在一起的時光,一些家長平時上班忙於工作,和寶寶互動的時間很少,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更要抓住親子共讀的時間,家長可以陪伴在寶寶的身邊,給寶寶講故事,並和寶寶進行互動,這樣不僅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寶寶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還有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發音習慣。
4、在遊戲的過程中讓寶寶愛上說話
如果家長總是在教寶寶如何發音,時間長了寶寶也會感到非常的疲憊,想要加深寶寶對發音的技巧和學習說話的樂趣,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遊戲來融入其中,經常長時間的鍛鍊相信寶寶一定能夠早一些開口說話。
想要寶寶早點開口說話,家長首先需要足夠的耐心陪伴,同時也要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家長們都做到了嗎?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