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北京高考時間也因為疫情修改為7月7日至10日,共計4天,今天為第一天,將有4萬9千餘名考生參加。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高考:全體考試工作人員考前進行核酸檢驗,考生全程佩戴口罩。
毫無疑問,疫情影響下高考「太難了」,考試延期、防控措施、「疫」想不到的心理壓力等等。但是,排除疫情因素,對高考生來說,最大的挑戰仍然是逐年劇增的報考人數和不容樂觀的錄取率!
2018年--975萬人報考
2019年--1031萬人報考
2020年高考人數創新高,達到1071萬人!
你離名校有多遠?
2019年高考50%以上的考生無緣本科,21%的考生無緣大學。一本錄取率大約為6%,211大學的錄取率為2.41%,而985院校錄取率僅為0.79%,清華北大低至0.03%。按照這個比例計算,預測2020年高考可能有近600多萬考生無緣本科,200萬考生連專科都上不了!高考,一年比一年多的報考人數,代表著一年比一年大的競爭壓力。考生們學業負擔沉重,家長們緊張焦慮,教育資源的有限和分配不均,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為了孩子的未來,將目光看向別處。而400分就可以「躺進」清華北大的華僑生聯考顯然更讓人心動。
華僑生和華僑聯考
華僑生是指回國學習未在國內定居的華僑,即中國國籍學生在外國取得長期或永久居留權回國參與學習的學生。
華僑生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裔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這是由中國四部委-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2006年針對於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開設的全國統一考試的高考政策。
2018年對華僑生報考條件進行了更嚴格的要求,增加了對華僑生父母的身份認定,以及在住在國居留時間的限制。
第一種情況:如果華僑生的父母擁有海外永久居留,並在住在國2年內停留18個月,那麼學生就符合報考要求。
第二種情況:如果華僑生的父母並沒有取得海外永久居留,但是在住在國5年內停留超過30個月,華僑生也符合報考要求。
2019年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判定為長期籤證,考生及父母一方需滿足在住在國5年內停留超過30個月的時間要求。
高考vs華僑生聯考
考試時間:我國高考一般是11月、12月進行報考,第二年的6月考試。華僑生聯考是3月報考,5月考試。
考試人數:2019年高考人數是華僑聯考人數的2203倍。
985錄取率:高考是2.3%,華僑聯考75%。
華僑聯考VS 普通高考題目很簡單考試難度遠遠低於普通高考,例如數學題目的難度與教材例題差不多;文史類不考政治、理工類不考生物。錄取分數低同樣是滿分750分,華僑生的錄取分數線比統招生低了約200分,藝術、體育類院校200分錄取,300分上一本,400分上清華北大。語言有優勢該考試是為海外華僑子女設置的,對於國內學生而言相對有優勢。幾乎沒競爭普通高考報考人數1000萬vs華僑生5000人,每年報考該類考試人數較少,且不佔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標。招生院校多目前全國接收華僑生報考的高等院校達到了336所之多,共1000多個專業,預科招生院校也有16所,囊括了所有大家耳熟能詳的985/211高校。退路有保證不夠分數可以考預科,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讀一年。
相比普通高考近半數考生無緣本科的「殘酷」現實,大部分華僑生聯考高校招不滿人,特別是京津以外的北方地區高校,基本過線就錄取,所以華僑生聯考的一本錄取率高達90%!
滿足華僑生聯考且考試院明確寫出的符合條件的長期籤證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籤證
申請條件:
1. 主申請人年滿21周歲;無犯罪記錄;
2. 21-50周歲申請人,存款30萬馬幣,一年後可取出15萬馬幣用於購房、買車、教育或醫療;
3. 50周歲以上申請人,存款15萬馬幣,一年後可取出5萬馬幣用於購房、買車、教育或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