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創夢想,與蘇大記憶相關」,作為「格外」文創品牌的創始人,蘇州大學2015屆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畢業生繆一文的事業就從這裡開始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他與夢想的故事。
激情被瞬間點燃,堅持難能可貴
繆一文在畢業三年後考取了同濟大學的MBA,重新回歸校園,往日的蘇大記憶也逐漸甦醒。也許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烤鴨泡飯,也許是教育超市門口煙霧和香氣環繞的燒烤,也許是秋日裡最美的銀杏大道。
當繆一文看到同濟大學的「校友之家」中別具一格的校園文創時,他的腦海中瞬間充滿了蘇大文創應有的模樣,內心有個聲音在吶喊:給母校做點什麼吧!讓母校的文創留給在校生最好的記憶。
(繆一文團隊的蘇大文創設計圖)
做蘇大人自己的文創,這個激情被點燃了。為了讓它落地生根,繆一文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在短時間內組建起一支蘇大校友小隊伍,開始了將想法化為實踐的過程。通過不斷的磨合調整,團隊成員在管理運營、項目設計、資金管理、軟硬體開發上,逐漸做到分工明確,一應俱全。
繆一文的團隊中,有一位特別的成員——他的妻子。同樣畢業於蘇州大學的她,在團隊中主要負責設計方面的工作。在妻子攻讀研究生期間,繆一文重返蘇大,圖書館、大草坪、貓咪,都讓他十分懷念。在蘇大的美好回憶,也成了他們日後設計的靈感來源。
(繆一文與家人在蘇大的合影)
繆一文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他希望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跳出傳統的束縛。「激情總是能被瞬間點燃的,貴在堅持和不懈。」如果能做好母校的文創,就算再難,一切也是值得的。
跳出生活的方格,格外有趣
「THINK OUTSIDE THE BOX,跳出生活的方格子,讓我們『格外』新奇有趣,『格外』超凡脫俗。」繆一文給自己的文創品牌命名為「格外」,他希望團隊成員能夠不拘於安逸,不流於平庸。團隊成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決定回歸蘇大主題進行創作。
熱血中年,母校情懷,本以為一切都會是水到渠成的繆一文,未曾想「出一個滿意的設計」就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為了設計好蘇大貓的形象,團隊成員幾經爭論、修改、推翻、從頭再來。兩個月止步不前,繆一文經歷了不小的挫敗,但好在他沒有被現實磨平稜角,還有勇氣跳出煮了幾年的溫水池子,去探求格子外面的世界。他決定打破「從最熟悉的蘇大出發」的思維束縛,主動向陌生的市場出擊,尋求機會。
(繆一文團隊設計的蘇大貓形象)
沉潛蓄勢,厚積薄發,之前的積累讓繆一文和他的團隊收穫了經驗和人脈,幫助他們獲得了2019年南京森林音樂狂歡節的官方周邊文創主辦權。設計、打樣、包裝,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臻於完美。「格外」文創把握住了這個機會,收穫了好評,讓更多人了解到「格外」的魅力。
(繆一文團隊在南京森林音樂狂歡節)
(繆一文團隊為南京森林音樂節設計的周邊文創)
隨後,「格外」文創不斷推出誠意之作。令繆一文最滿意的作品之一便是崑曲的文創設計。這一組作品由團隊聯合「失物招領」設計聯盟共同設計,圍繞崑曲藝術名家單雯進行創作,耗時三個月,最終呈現的是四大系列,兩件套裝,十餘樣單品。崑曲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蘇州的文化特色之一。繆一文希望這些文創能成為歷史和現代結合的一種媒介,讓他能為歷史文化的傳承儘自己的一份力。
(繆一文團隊設計的崑曲文創產品)
守護夢想和初心,我們在路上
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一年的「格外」漸漸步入正軌。在這一年中,經歷過許多挫敗,但最終實現突破的繆一文沒有忘記「格外」起步時的目標——做蘇大人自己的文創。
「在一條路走得久了,別丟下自己的激情和夢想,別忘卻了曾經的那份執著。夢想不會逃跑,逃跑的永遠是自己。我們要守護住夢想和初心,不拘於安逸,不流於平庸。」這是繆一文想要送給團隊成員的話。經歷了一年的歷練,他們對蘇大情懷、「格外」精神,都有了更深的見解。做蘇大人自己的文創,這是一個實現情懷、回饋母校的過程。
(繆一文團隊的蘇大文創設計圖)
在實現了一些目標後,繆一文和團隊成員決定吸納更多新鮮血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有同樣夢想的蘇大學子創造機會。在2019年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中,「格外」文創支持的三位蘇大學子的作品獲得了優秀獎。繆一文說,他很榮幸見證了他們的成長與收穫,也更堅定了他想要幫助更多人的決心。
(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
談及未來,繆一文有著清晰的目標和規劃。通過設計傳播愛是團隊想要嘗試的公益新模式——在文具或日常用品上添加團隊獨特的設計,再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除了慈善公益,他也希望搭建起一個能幫助蘇大學子將想法化為實踐的平臺,為更多對文創抱有熱情的人提供實現夢想的機會。今年學校將迎來120周年校慶,他的團隊計劃為學校設計一款文創產品,給歷屆校友們帶去蘇大的回憶。
格外新奇有趣,格外超凡脫俗,繆一文將堅守他的夢想和初心,行走在這條充滿「格外」的道路上。
來源:蘇州大學新媒體中心 文字:沈晨躍、繆一文 圖片:繆一文 編輯:沈晨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