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百花之王,是春日裡總領群芳的主角。除了觀賞牡丹,如今,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用牡丹產業也在全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胡永紅
牡丹,百花之王,是春日裡總領群芳的主角。除了觀賞牡丹,如今,作為我國重點發展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油用牡丹產業也在全國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距洛陽上千公裡的上海辰山植物園的牡丹專類園區也繽紛綻放,其中不乏洛陽牡丹名貴品種的身影。當遊人流連於色彩繽紛的牡丹叢中時,辰山植物園執行園長胡永紅博士和他的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油用牡丹的育種、栽培攻關。
胡永紅是咱洛陽老鄉,也是20世紀90年代上海園林系統引進的首位園林專業博士。這些年,對於洛陽牡丹及牡丹文化在上海的傳播,他發揮了積極作用。
上海辰山植物園是上海市與中國科學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合作共建的一座集科研、科普及休閒於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也是我國與世界開展植物科研交流的重要平臺。前些年,國家為維護糧油安全,把油用牡丹列為重點發展的木本油料作物,牡丹籽油也成為國家重要戰略資源。此後,胡永紅帶領的團隊在油用牡丹種質資源創新研究方面積極開展工作,成為江南油用牡丹育種與栽培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此次「2020中國(洛陽)國際牡丹產業專家講座」活動中,胡永紅在辰山植物園油用牡丹科研基地,結合多年資源選育、栽培管理經驗「現身說法」,為洛陽油用牡丹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
「油用牡丹產業前景可期。」胡永紅認為,牡丹籽油極具營養價值,產業契合國家發展方向,建議洛陽系統規劃油用牡丹產業鏈條,高度重視油用牡丹基礎研究,以科技支撐實現產業長遠發展。
「油用牡丹產業首先是農業、種植業,而良種是油用牡丹產業發展的命脈所在。」胡永紅坦言,如果沒有良種,牡丹結籽率、高品質也難以保證。當前,油用牡丹僅有鳳丹、紫斑等為數不多的品種,育種力量和速度也明顯落後於觀賞牡丹。
胡永紅介紹,現階段,油用牡丹育種主要採取優選單株開展雜交育種。選育一個優良品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不過,胡永紅堅持認為,牡丹育種基礎研究勢在必行,「如果今天不做,明天不做,我們就永遠得不到良種,產業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此外,胡永紅認為,未來,油用牡丹產業作為大田作物栽培,區別於科學研究的精細管理,在土壤選擇、肥力管理、病蟲害防治、提高收粉率等方面也要找到一套經濟、合理、便捷的栽培管理技術方案。比如,牡丹開花量大,還要追求結籽率,肥料的運用尤為重要,什麼時候施肥、施什麼肥、施肥多少要有系統研究。還比如,牡丹屬於風媒作物,主要以風作為受粉媒介,那麼,在溼潤多雨的4月,如何抓住有限窗口期以最簡單的方法保證牡丹充分授粉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客觀評價,這些年,我市油用牡丹產業在曲折中發展,經歷了「過山車」般的市場考驗,正加速走向成熟,步入良性發展階段。當下,隨著北京強佑集團、河南榮元公司、國花坊生物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和高新技術項目落地,油用牡丹產業將重整行裝再出發。
「油用牡丹產業的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其產業鏈的整體發展壯大,離不開基礎研究的源頭供給。」胡永紅表示,今後,將與洛陽有關方面共同努力,協同開展資源育種、栽培技術等方面基礎性、長遠性的研究,以源頭創新支撐油用牡丹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白雲飛 通訊員 李志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