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華科頂尖網絡高手聚集到一起,國家網安學院迎來首批學子入學

2020-08-31 長江直播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 30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以下簡稱「網安學院」)正式開學。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學院的首批600多名本科生、碩博研究生,正式搬遷入住。30日早上7時,長江日報兩路記者,分別來到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記錄學子從打包到入住網安學院全過程。

(圖為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學生抵達新校區。 記者郭川 攝)

學校統一發放編織袋

還有志願者提供搬運服務

當天,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大三、大四本科生及碩博研究生,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大四及部分大三學生,搬入網安學院。

早上7時,武漢大學信息學部7棟、8棟、9棟等宿舍樓,學生開始忙碌。學生志願者顧陽陽介紹,學校為每位學生配置1個打包箱、6個編織袋、9個個人物品標籤,學生自行打包即可,隨後由專業人士搬運上車。

為確保搬遷工作順利進行,學校共出動12輛搬家車、9輛學生大巴,為首批搬遷的400餘名學生提供服務。同時招募8名學生志願者,為學生搬遷提供行李看管和搬運引導服務。「每張學生登記表上,都標註了行李件數、學生電話等信息,做到『行李出宿舍一清、進車廂一清、到網安學院宿舍一清』,保障學生物品無一遺漏。」顧陽陽介紹。

(圖為30日上午11時30分,華中科技大學學子到達東西湖區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記者胡冬冬 攝)

同一時間,位於華中科技大學的沁園學生宿舍樓內,同學們也已開始打包行李。記者在宿舍樓下看到,學生將打包好的行李,一袋袋搬到樓下指定地點後,由搬運工運至貨車上。

「學校給我們每個人發了5個大編織袋,各自用黑色油筆在編織袋上寫上自己的名字、班級。」正在和室友進行行李打包的大四學生劉鎮東告訴記者,從早上6時30分開始,他就開始收拾行李,8時打包完成後,等待搬運和出發通知。

正在進行行李裝車登記的輔導員王一凡介紹,該校當天搬遷的首批學生,包括全部121名大四學生和部分大三學生。每個班級配備兩輛貨車及一輛大巴車。學生行李自行打包送至各樓棟下的空場地後,各樓棟安排1名負責老師和1名學生志願者,幫其看護行李並引導搬運人員運到貨車。為了確保搬運期間學生人身安全,學校為每位同學購買了保險。

(圖為30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學子運送行李到東西湖區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記者胡冬冬 攝)

配備頂尖實驗室

學生每月有生活補助

上午10時左右,載有首批搬遷學生的大巴車,緩緩駛出校園,駛向網安學院。1小時後,學生安全抵達。此時,學生公寓內的中央空調已提前開啟。

網安學院內,學生公寓共3棟,每棟七層。公寓一層為超市、便利店等生活服務區,二至七層為學生住宿區。公寓內部按照一梯兩戶設計,每戶3個雙人間、3個單人間,再加公共衛生間及休息室。

然而不少同學還來不及安置完行李,就到教學樓、實驗室先睹為快。

武漢大學教學樓內,多媒體、物聯網、雲計算技術讓教室更加智能。此外,網絡靶場等實驗室能提供優質的實訓環境,網絡安全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拓展了虛擬實驗環境。

華中科技大學配備的黃鶴網絡靶場,是集教學、科研、演練為一體的網絡平臺。實驗室地面和天花板採用紅光和藍光穿梭的形式,代表紅軍和藍軍作戰,以達到演練的效果。未來,大屏幕上還會有全息投影,展示網絡安全最前沿內容。

「作為網絡安全專業的學生,最重要的是實踐,以前受條件限制,經常要自帶設備訓練,搬入新校區後這些都不是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大四學生彭世坤說。

中午時分,記者跟隨學生們到網安學院1號食堂就餐,菜品葷素搭配,米麵自選。選菜時,每一份菜品,除了標註菜名、價格,還列出了營養成分表,包括熱量、蛋白質等。1號食堂廚師長陳志高介紹,食堂每天提供早餐、午餐、晚餐和夜宵四餐,有獨立的操作間,從原材料驗收到出品由專人負責,確保食品安全。

為了保證學子搬入新校區後生活得到保障,兩所高校每月將向搬遷學生提供生活補助。

(圖為30日,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大四及部分大三學生,搬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記者胡冬冬 攝)

家長實地探訪後直呼滿意

學生「對新校區生活充滿期待」

「大學以來一直對學術研究、實操競賽非常感興趣,搬去新校區,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實驗室去轉一轉。」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研二學生蔡鑫偉,在本科期間曾獲得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一等獎。兩天前,他跟隨老師一行來到網安學院先行探訪,「新校區的智慧教室、物聯網實驗室等都非常先進,而且實驗室、教學區都很集中,便於學生討論,兄弟院校也可以有更多學術互動。」

蔡鑫偉的同學郭恆昌則對校園環境感到滿意:「都是一人間、兩人間宿舍,利於我們思考問題。」他說,有同學的父母實地探訪後大為滿意,拍了許多照片發到家長群,「很多家長跟評說『真的太滿意了』。」

「非常期待,新校區的實驗室都是頂尖的,對我們戰隊訓練非常有幫助。」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大四學生劉鎮東,是學校L3H CTF戰隊隊長,曾獲「2019全國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網絡安全管理職業技能競賽」全國決賽一等獎多項榮譽。他說,自己去年在這裡打過比賽,儘管當時學院還未建成,但已經充滿期待。「我們戰隊20多人、經常要一起討論、訓練,找到一個合適的訓練場地並不容易,搬入新校區後,實驗室不僅設備一流,數量也充足,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合適的訓練場地。」

劉鎮東的室友餘子兮在8月初,特意去了一趟網安學院,熟悉環境。餘子兮說,自己目前正在做考研準備,目標就是本校本專業。「新校區的整體環境非常好,圖書館自習室的位子充足,不用擔心複習搶不到位子。宿舍是兩人間甚至單人間,安靜不嘈雜,離教學樓也很近,大大節省了每天在路上的時間。」

據了解,武漢大學剩餘200名學生,將於8月31日搬遷。華中科技大學剩餘學生將在9月6日完成搬遷。

(記者蔡欣星 黃金 通訊員徐哲 程媛 鄒林宏)

【編輯:張玲】

相關焦點

  • 國家網安學院迎來首批學子入學
    8月30日11點30分左右,華科學子們到達東西湖區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8月30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以下簡稱「網安學院」)正式開學。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網安學院的首批600多名本科生、碩博研究生,正式搬遷入駐。
  • 華科武大的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來了
    6月10日,來自「武漢臨空港」發布消息稱:「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內的網安學院要開學啦!武大、華科1338名學生9月入駐!」網安學院是國家網安基地一期重點項目,於2018年8月正式開工,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可滿足4000人辦學規模
  • 匯聚「智慧教室」「頂尖實驗室」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
    7日開始,新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千餘名學生,從前期實操集訓正式進入系統課程學習階段。在網安基地新伽樓內,武大國家網絡安全專業的學生進行了信息系統安全、人工智慧等課程的學習。
  • 武大、華科有了「同一所大學」,實驗室、圖書館、宿舍……全是黑科技
    武大、華科有了「同一所大學 」,實驗室、圖書館、宿舍……全是黑科技】國家網絡安全學院9月開學。@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成為首批入學學子。作為國家網安基地龍頭項目網絡安全學院於2018年8月正式開工,按照「部分獨立、部分共享」的辦學思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先後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訂入駐協議,在這裡打造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戳圖了解網安學院的「黑科技」今秋1300名學子入讀網安學院世界一流!
  • 剛剛,網安學院開學啦!武大、華科學子來了!
    報考武大還是華科?一直都是讓學霸們頗為糾結的問題武大 VS 華科誰是華中地區高校的「老大」?盛裝迎新今天上午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以下簡稱為網安學院)裝扮得熱情又隆重四處懸掛著的橫幅、喜慶的氣球都在表達著對學子們的歡迎
  • 武大華科1300多名學生同處一個校園,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家網安學院
    今年9月,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成為首批入學學子,此外還有140名左右教師職工入駐。明德樓大廳。記者蔡欣星 攝2016年,國內唯一的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落戶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作為國家網安基地龍頭項目,網絡安全學院於2018年8月正式開工,按照「部分獨立、部分共享」的辦學思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先後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訂入駐協議,在這裡打造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
  • 武大、華科網絡安全學院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據了解,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是國內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是國家網安基地內規劃建設的學歷教育區,也是最核心功能片區,用地面積318畝,總建築面積28.9萬平方米,2018年8月24日正式動工,今年7月1日交付。
  • 武大華科「合併」,TA倆的新校區太酷了
    相愛相殺的武大、華科,竟然搞到一起上課了?帶著十萬個為什麼,拎上相機,一探虛實。」,簡稱 「網安基地」,三年前在東西湖臨空港動工,今年 9 月迎來武大華科第一批學生。兩個好基友學校,把對口專業的學生,從本科到博士,全都送到網安基地,一起上課。
  • 武大華科「合併」,TA倆的新校區太酷了
    相愛相殺的武大、華科,竟然搞到一起上課了?帶著十萬個為什麼,拎上相機,一探虛實。 武大華科 「合體」 上課的地方,叫做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簡稱 「網安基地」,三年前在東西湖臨空港動工,今年 9 月迎來武大華科第一批學生。
  • 武大、華科將在同一校園辦學,事關這項國家戰略
    在信息網絡無處不在的新形勢下,網絡安全成為一個關乎國家安全、國家主權和每一個網際網路用戶權益的重大問題。可以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近日,武大、華科兩大高校聯手,有了重大動作!8月28日,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正式籤署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
  • 600多名武大、華科學霸前往「同一所大學」報到
    武大和華科大將在同一校園辦學 【今天搬遷!600多名武大、華科學霸前往「同一所大學」報到】今天,@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網安學院首批600多名本科生和碩博研究生正式搬到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大四學生餘子兮在八月初特意去了一趟網安學院,「新校區的整體環境非常好,圖書館自習室的位置充足,宿舍是兩人間甚至單人間,安靜不嘈雜,離教學樓也很近,大大節省了每天在路上的時間。」
  • 智慧教室、頂尖實驗室、豪華宿舍,這個超「牛」的學院讓我流下了...
    報考武大還是華科? 一直都是讓學霸們頗為糾結的問題 武大 VS 華科 誰是華中地區高校的「老大」?
  • 武大、華科籤約入駐國家網安基地
    自此,兩所「雙一流」高校的網絡安全學院將在同一校園辦學,在學科設置、師資力量、圖書資源、實驗設備方面共建共享,共同創建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培養一流網絡安全人才。據了解,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網安基地」),是國內唯一的「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
  • 武大新校區投入使用,設施齊全,佔盡地理優勢
    其中文理學部,工學部以及信息學部依託於老武大,武水,武測分布,醫學部則依託湖北醫科大學與本部隔湖相望。武大網安專業經歷從小班到學院的發展進程,當下已經發展成為武漢大學的強勢專業,通常以計算機類進行招生,網安學院最初設在信息學部。
  • 武大校長、華科書記出任「同一所大學」院長
    國家網絡安全學院9月開學【武大校長、華科書記出任「同一所大學」院長】昨天,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兩所入駐高校的相關學院——@武漢大學 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開始講授開學第一課。兩所高校的相關學院不僅先後入選國家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項目,學院院長也均由校長或校黨委書記擔任。
  • 國家網安基地網安學院正式開學
    網安學院新珈樓。9月7日,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學。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1300多名本碩博學生,成為首批入學學子。2016年,國內唯一的國家網安基地,落戶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作為國家網安基地龍頭項目,網絡安全學院於2018年8月正式開工,按照「部分獨立、部分共享」的辦學思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先後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籤訂入駐協議,在這裡打造世界一流的網絡安全學院。「大學以來一直對學術研究、實操競賽非常感興趣,搬去新校區,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實驗室去轉一轉。」
  • 武大發出東西湖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學生搬遷工作倡議書
    武大發出東西湖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學生搬遷工作倡議書。具體內容如下: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們: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當信操的梧桐再次鬱鬱蔥蔥,當夏日的鳴蟬又在枝頭吟鬧,我們終於迎來了回「珈」的日子。網安師生盼望已久的東西湖國家網絡安全基地新校區將正式投入使用,迎來首批900多名同學的進駐。這是我們學院發展史上一件裡程碑式的盛事,更是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濃墨重彩的一筆。我們網安學子要秉承武漢大學「自強 弘毅 求是 拓新」的精神,不忘初心為實現夢想而繼續奮鬥。
  • 全國首創分級通關人才培養模式,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
    楚天都市報9月7日訊(記者陸緣 王永勝 通訊員李文)今天,位於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的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正式開課。新入駐的武漢大學網絡安全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千餘名學生,經過短暫的新校區適應,開啟了在國家網安學院的求學生涯。
  • 金巢築起迎1300名學子,兩支「國家隊」正式入駐國家網安基地網絡安全學院
    今日,位於臨空港大廈的會議室裡,一位來自武漢大學的老師看著籤約現場激動的說道,此刻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正式籤署入駐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入駐辦學協議。隨著9月1日的正式開課,網安學院這座國際頂級網安人才金搖籃正式啟用。
  • 有人說沒有武大、華科的C9是沒有權威性的,武大華科有C9的實力嗎
    有人說沒有武大、華科的C9是沒有權威性的,武大華科有C9的實力嗎在我國有很多高校之間的民間聯盟,最為有名的是C9聯盟了,9所高校中有7所是我國最早被冠名的211高校,即清北和華五。九校聯盟是我國最早的頂尖高校聯盟,於2009年10月成立,除了上述的最早的7所211高校加上哈爾濱工業大學和西安交大等9校組成,這9所高校,教學基礎紮實,學術氛圍濃鬱,尤其是在我國現當代發展過程中,對國家建設發揮了巨大的貢獻,這些都是不可磨滅的。因此,就權威性來說,首批C9成員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