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緩解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踏實學習。
寫在正文之前:
為了不帶來麻煩,恕不能提供具體機構名稱及學校名稱。但如果看過文末推薦文章的家長可能會猜個八九不離十。不過這個不重要,因為已經結束。重要的是知道有這麼個事,並對後續的活動進行規劃。
事件還原:
大概是周四的時候,陸陸續續有傳聞說本周末有活動。
實際上,在今天晚些時候,京城的兩家機構甲和乙,紛紛組織了「內部學員的測試」,只不過要求學生攜帶相關證明身份的證件才可參加,且活動並未公開。經這三天來的多方消息打探,最終的關注點集中在了A和B兩所學校。
經澤哥多方確認,最終的情況如下(不一定準,僅供參考):
(1)傳言A校的活動,幾乎機構的所有六年級學員均參與到其中,所以此活動和A校並無實際聯繫,是機構的單方面行動,但不排除會將此次活動的成績遞交給A校。
(2)傳言B校的活動,參與的是極少數五年級的學員,是為B校五升六的招生做準備。是B校委託機構的行為,和B校有很大的關係。成績出色的極有可能後續會直接被錄取。
所以,據澤哥判斷,六年級學員參與的活動和學校沒有直接關係。應該是機構自己搞的活動,但這個活動在小升初中是否真能有作用,得等後續具體政策以及學校動作才能知曉。但五年級學員參與的活動是「真」活動。所以,與其說是2021小升初開始,不如說是2020小升初打了第一槍。
越臨近升學,諮詢機構推薦的家長越多,我稍微總結了一下,主要是有這麼三類問題:
第一類:我們想有個推薦機會,應該報哪個機構?
第二類:某某機構說有某某學校的推薦測試,是真的麼?
第三類:要想擇校只能參加機構的推薦麼?
其實這三類問題我在之前的文章中都有說過,在這我就單獨再說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類:我們想有個推薦機會,應該報哪個機構?
幾乎所有市面上的大機構都有推薦機會,只不過各家對應的推薦學校、推薦方式、推薦人數各不相同。有的推薦學校是ABC;有的是BCD;有的是AEF。有的推薦是像今天的單獨考試;有的推薦是把孩子在機構的成績(不是班型)遞交給學校;有的推薦是幫學校收簡歷再轉手提交。人數方面,一般考試的人數不會多;遞成績人數會多一些,不過學校一般也只看前面的,且這種推薦方式一般家長也沒有感知;收簡歷近兩年似乎很少了,如果有一般人數也不會多。
所以,在是否會被推薦這個問題上,機構不是最關鍵的因素,孩子的成績才是最關鍵的因素。不過這時候肯定也會有家長問:說我們是不是需要多報幾家機構?這樣機會最大?多報機構,主要是能夠把推薦學校的範圍變大,但是如果大家都推薦同一所學校,那其實在哪家機構就沒那麼重要了。所以我一般推薦是孩子在哪家機構的成績好,就報哪家機構。而且對一般孩子來說(非各家集訓隊水平),六年級再多報完全來得及,之前還是先以好好學習,提升成績為主。
第二類:某某機構說有某某學校的推薦測試,是真的麼?
我一般遵循三個凡是:
1、凡是直說是哪個學校的一定不是真的。
2、凡是讓直接交多少萬保進的以及明顯客單價超出正常好幾倍的(比如三十次課十萬塊錢這種),也都不是真的。
3、凡是大機構沒有的(比如四中八中這種),也都不是真的。
不過,每年我都發現,我說多少次,都有家長不信,想著最後花錢圖個心安,我也是沒有辦法。這種機構每年都有,年年層出不窮的在騙錢,就是因為每年都有家長心甘情願的被騙。
第三類:要想擇校只能參加機構的推薦麼?
這個問題最難回答,因為每年情況都不一樣,我要是說的太死,到明年誤導了家長,那罪過就大了。所以我只能是告訴各位家長往年的情況,至於2021小升初什麼情況,無法預測。
以下說的都是靠孩子成績進入,走關係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按照往年情況,有些學校只有機構推薦一條路(一般是六小強中的學校),有些學校是機構推薦和自己收簡歷兩條路同時進行(六小強和其他學校都有),有些學校是只自己收簡歷(同樣六小強和其他學校都有)。
只不過只通過看看簡歷就錄取的學校真的太少了(今年十一是這樣,但去年考了試)。大部分收簡歷的學校還是會有自己的考試或者面試來做最後的篩選。
所以,如果簡歷過硬,或者簡歷上有貨的話,也有機會通過簡歷完成小升初,而不僅僅是靠機構推薦。畢竟機構推薦,受益的僅僅是在機構中成績比較突出的前一二百人,後面的大部分孩子是享受不到的。
最後再多嘮叨幾句:
對於六年級的家長來說,這一年天天處於焦慮中是正常的。肯定有家長在澤哥發文之前都不知道今天發生了這麼件事,看到之後一定又增添了焦慮,想知道從何處能提前了解這方面信息。但我想說的是:
機構的推薦,如果確實和您家有關,自然會收到消息。如果和您家無關,一般這種消息家長都會捂的很嚴,包括知道的老師,也不會對外說。因為一旦知道的家長多了,被舉報取消的風險也就增加了。每年都有家長專門幹舉報的這件事,甚至舉報人大附公開選拔考試的家長也大有人在。所以這些消息在考前幾乎都是封閉的。
如果家長真想讓自己孩子通過成績來小升初,按照重要性排序,基本需要做如下這麼幾件事:
1、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多參加各個機構的考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2、在孩子成績較高的機構挑出1-2個,等待機構後續那薛丁格的推薦(就是不確定有沒有)。
3、保持孩子現有的機構持續學習,維持現有的優秀成績。
4、不要漏接電話,騷擾電話多接幾個沒關係,有漏接的電話回過去花些電話費也沒關係。
5、多參加些能夠公開報名的活動,力爭獲得獎項,充實簡歷。
6、多加些家長群,等到六年級下半學期,會有些公開能夠遞簡歷的途徑和方式。最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戰友,大家把簡歷共享一下,去一次能同時遞好幾個人的,以免因工作原因喪失遞簡歷的時機和機會。
7、不要被騙。
最後還是要說,即便做了上述如此充分的準備,小升初還是和明年的具體政策有著很大的關係,不一定做了這些準備就一定能完成擇校。還是要和孩子一起做好派位的思想準備。派位並不可怕,最終拼中考就好了。
因為其他區畢竟都是派位拼中考的,海澱還殘留些口子,能擠進去就擠進去了,擠不進去就和其他區一樣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