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南市申都村的那棵老槐樹

2020-12-23 亢龍

原題/申都一老槐

文/清風明月

比起馬嵬黃山宮的太上槐的皇家貴氣,申都村有一棵大槐樹則於一份淳樸中透著一種茁壯的鄉野之氣。

樹身雖然已經開裂,苔蘚遍布發黑,但樹冠龐大,枝葉依然茂密,粗粗的樹身顯示著久遠的年份。它就像一個農家的孩子在自然的風日裡隨意地生長著。外形雖不美觀,但通體透出來的生命活力,依然讓村人奉若神明。

它比起子孝村那棵立於路中央的直正高挺的大槐樹,缺少偉岸健美的姿態。但一棵有著800年樹齡的老槐,枝繁葉茂,綠蔭正好,處一方靜靜村落,沒有子孝槐樹立於路中間,來往車輛行人的嘈雜亂耳,也是一種別樣的靜美。何況那如同臥龍欲起的樣子,不是黃山宮那個背負著沉重歷史悲劇的,似乎只是匍匐著的老槐,雖有長長短短的枝條長出去,卻似乎永遠也擺脫不了早已滲入骨髓的歷史傷感,濃濃的悲意佔據了那個清冷的道院,來往的行人只是在觀瞻著一份歷史遺留的缺憾。

陽光圍繞著槐蔭,細細密密的光影透過枝葉傾灑下來。新修的水泥路光亮整潔,那條磚鋪的簡易路成了槐樹街最後的記憶。當年手植它的那個人早已不知去向,一棵小苗,歷經多少滄桑,觸目多少嬗變,長成了今日這份神秘安恬。樹枝上纏裹著紅紅的綢布,一份虔誠的祝福圍繞著,擴散著。

每到仲夏,偶有一天,當一粒嫩黃的花瓣滴落在肩上時,人們才會發現悄悄藏在枝葉間的國槐花兒。春天的洋槐花馥鬱的香氣早早彌散在空氣裡,招惹的人們趨之若鶩,一番攀折採摘,只留下滿地狼藉。夏日的國槐花卻在沉靜中久久自由開落,花期延續到整整一個夏季。除了幽香淡淡,槐蔭籠起的時候,停駐在槐樹下,自然的風吹拂著,雖有細碎的光影透過濃密的枝葉灑落下來,但沒有絲毫暑熱感覺,槐蔭裡是炎熱夏日最好的納涼處所。村人茶餘飯後總會圍在大槐樹邊上消閒地聊天說笑。槐樹還沒被圍起來的時候,小孩子總是圍著樹身跑來跑去捉迷藏。

後來一次鄉村壞境治理,市上檢查組來驗收時,那些人大政協代表們下車後,一眼便被這大槐樹吸引。槐樹街的衛生代表著全村的樣貌。當一撮撮塵土被清掃到一起運走,一株株雜草被清除掉,所有的柴禾歸整到各家的後院,整個的槐樹街呈現出乾淨整齊的新模樣了。一種習慣的改變在開始的艱難後總是會呈現一種令人驚奇的後果的。槐樹街成了全村的一個榜樣。有一位代表提議好好保護這棵老槐樹,考考它的歷史。這樣,很快的園林部門就有人來到村上,經過調查核實,將槐樹列為保護類樹木,圍上圍欄,掛上樹牌,原本土土的鄉野之木,成了被關注的老槐,村人對老槐樹更加關懷備至。

申都老槐是一個溢著濃濃村野氣息的精靈,只是靜默,內斂,自守,在一塊僻靜的鄉野,它見證著村子的發展與變化,它更是申都人心目中的守村神樹,護佑著村人的安康福祉。

來源:醉美新興平

相關焦點

  • 魯西南記憶——家裡的老槐樹
    朗讀  梁雅小時候在老家的院子裡,有四棵大樹,一棵老槐樹,一棵老棗樹
  • 招遠這個村裡竟有棵600多年的老槐樹!說起村名你絕對...
    此前,筆者在招遠市張星鎮駐地一家杜家羊湯館吃飯的時候,看到牆上的宣傳欄有杜家村的圖片,其中有幾棵老槐樹的影像。前段時間,為了探訪這幾棵老槐樹,我們就去了一趟杜家村。杜家村位於張星鎮駐地以北約五裡處,跨過界河就是。進村之後,從熱情的村民那裡,我們打聽到了大槐樹的位置,就沿著古樸的街巷走了過去。
  • 民間故事:瓦匠收了主家銀子,要砍隔壁的老槐樹,白蛇從樹中飛出
    王大潮的家住在村子的最北面,在他家後面,有一棵古槐樹。據王大潮自己說,這棵槐樹已經幾百年了,樹幹已經空了,更別說枝葉了。王大潮是放羊的,自他爺爺那輩起,就開始放羊。王大潮在屋子後面蓋了羊圈。而這棵老槐樹緊緊挨著羊圈。因為樹幹空了,裡面有一個深不見底的樹洞,直達槐樹的樹根。據王大潮說,經常從洞裡鑽出來一些狐狸、蛇、大蛤蟆等動物。
  • 阿婆對老槐樹說了30年的話,被村民笑話,兒子砍完樹後愣住了
    導語:阿婆對著老槐樹說了30年的話,被村民笑話,兒子砍完樹後愣住了/本文由愛生活的櫻桃原創, 故事純 屬虛 構,為弘 揚社會正能量,圖文無關。就在陳老太懷孕的那一年,她的丈夫就失蹤了,而自此以後她就經常在村東頭的一顆槐樹下自言自語。村裡人喜歡嚼舌頭,風言風語的傳開了,說她的丈夫嫌棄她長得醜,在外面找了個漂亮女人,不要她了,這讓她受了刺激,估計是精神不正常了。陳老太自己也知道村民們笑話她,但她從不理會,一如既往的去那顆槐樹下自言自語,有時候還帶點菸和酒,一說就是半天的話。
  • 旅順太陽溝景區又發現一棵寄生樹
    前些日子,我發了一篇短文——旅順太陽溝有一棵寄生樹。旅順攝協梁國軍看過之後,告訴我太陽溝還有一棵寄生樹,在八一街北段,是一棵松樹寄生在老槐樹上。沒過幾天,他就把照片發了過來。那棵幼松吸取大樹的養分生長得很旺盛。
  • 煤山上的歪脖樹枯死後,景區費盡周折,終於復植了一棵同樣的樹
    我們都知道,槐樹又稱國槐,在我國的民間和經典中,都有美好的寓意,比如:門前栽槐,升官發財,接下來,一個有趣味的問題出現了,崇禎皇帝自鎰的歪脖槐樹,還是原來那棵嗎?(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第71集團軍某旅:「老槐樹」下送老兵,銘記那山那樹那人
    嗨,戰友還記得那年初入軍營嗎還記得馬山坡的「老槐樹」嗎兩年、五年……你我曾一起走過軍旅芳華向前衝鋒是你們永遠的姿態離別的月臺遠去的老兵漸行漸遠如果有一天你累了、疲瞭望一望那山那樹那人的方向「老槐樹」永遠是你回家的方向【來源:解放軍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教師節詩歌朗誦:我是校園裡的一棵樹 | 致敬教師
    | 王曉友 遼寧省岫巖縣興隆中心小學教師朗誦 | 吳星 中國教育報好老師朗讀者 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一小原教師我是校門口那一棵挺拔的青松每一位蹦蹦跳跳的學生,我都笑臉相迎因為有了你們,校園裡才會萬紫千紅無論春夏與秋冬,讀書可要用功只有勤奮,長大了才能遨遊太空我是教室門前的一棵柳樹
  • 石縫間的那棵荊棘樹
    轉眼間,我忽然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是什麼呢?我走近一看。哦!原來是一棵荊棘樹。 呀!這一棵弱小枯黃的荊棘樹竟然長在石縫之中。 但這一棵荊棘樹,卻讓我感到十分驚奇,如此削瘦枯黃的身體,卻能在缺衣少食的環境中茁壯成長,雷電霹靂嚇不倒,風霜雪雨擊不敗。呼嘯的狂風向它肆虐,它只是彎腰裹緊身子,打個冷戰,毫無懼色,它是多麼的堅強啊!
  • 家鄉,那棵古銀杏樹
    兒時玩伴濤子的家離銀杏樹很近,他的話題也總是少不了那棵樹。 「昨天颳大風,樹上那個喜鵲窩掉下來的枯枝,差點砸在我頭上。」 「今兒開春後,銀杏樹的枝椏都夠到我家屋簷了,不相信的話可以過來看一下。」 他的語氣充滿了驕傲,好像銀杏樹就是他們家的。  以前總是遠遠地瞻望這棵銀杏樹,這次正好有機會走近它。
  • 樓頂的那棵小海棠
    樓頂花池裡栽著一棵小海棠,那是在前年除夕逛花市時帶回來的,開的花非常漂亮,後來搬家時一直捨不得丟棄,便隨意在池中挖了個坑,將其埋於土裡。我讚賞如此頑強的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對野草的誇讚,此時此刻,我更欣賞這棵小海棠。春、夏、秋三個漫長的季節,小海棠默默地立在花池一角,任風吹雨淋日曬,似被遺棄,誰人知道它是在蓄勢待發,在等待最佳的時機綻放。小海棠,我不再忽視你的存在。
  • 河南7旬大叔家有棵雙生槐,央視曾報導是搖錢樹年入2萬元,長啥樣
    前幾天豫西地區普降瑞雪,我們驅車前往地處黃土高原的陝縣張汴鄉拍攝雪景,在一處地坑院的東南角發現了一棵樹形十分漂亮的的大樹,奇怪的是這棵大樹的樹幹下邊支滿了柱子,這也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便決定繞路過去一探究竟。
  • 那碗熱騰騰的餛飩(李宇嫻/王傑)【樣報在路上飛奔……】
    深圳市龍崗區天譽實驗學校八(1)班 李宇嫻氤氳的夜色浸染著紫色的窗欞,在夢裡,我似乎又聞到了槐花淡淡的幽香,濃濃的感動似一輪皓潔的明月,瀰漫出縷縷柔柔的光芒……——題記皎皎明月,老街一條狹窄的小路,小路的盡頭有一棵老槐樹
  • 鄉村紀事:我家房後的那棵老榆樹
    那棵榆樹就在我家西屋後面,具體存活了多少年,沒有人能記得清楚了。媽媽說她嫁過來時,那棵樹就已經很茂盛了,而現在已經過去四十年了,那棵樹好像並沒有怎麼粗壯,還是原來那個樣子。樹幹粗細還不如成人的大腿,但是相當的枝繁葉茂。據老輩人說,這是一棵捋性子(野生的)樹,是在我家和鄰居家的園子(夾了籬笆的小塊自留地)交界處冒出來的。
  • 虎山東路上有棵500年古槐,現在它要死了,幫幫它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謝玉強 見習記者 文振華近日,壹粉「論壇」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反映:「泰安市溫泉小區西區有二棵千年古槐,其中東側一棵生長茂盛,西側一棵卻快要死亡。泰安市園林局工作人員介紹,根據檔案記載,這棵古槐已有500多年樹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