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申都一老槐
文/清風明月
比起馬嵬黃山宮的太上槐的皇家貴氣,申都村有一棵大槐樹則於一份淳樸中透著一種茁壯的鄉野之氣。
樹身雖然已經開裂,苔蘚遍布發黑,但樹冠龐大,枝葉依然茂密,粗粗的樹身顯示著久遠的年份。它就像一個農家的孩子在自然的風日裡隨意地生長著。外形雖不美觀,但通體透出來的生命活力,依然讓村人奉若神明。
它比起子孝村那棵立於路中央的直正高挺的大槐樹,缺少偉岸健美的姿態。但一棵有著800年樹齡的老槐,枝繁葉茂,綠蔭正好,處一方靜靜村落,沒有子孝槐樹立於路中間,來往車輛行人的嘈雜亂耳,也是一種別樣的靜美。何況那如同臥龍欲起的樣子,不是黃山宮那個背負著沉重歷史悲劇的,似乎只是匍匐著的老槐,雖有長長短短的枝條長出去,卻似乎永遠也擺脫不了早已滲入骨髓的歷史傷感,濃濃的悲意佔據了那個清冷的道院,來往的行人只是在觀瞻著一份歷史遺留的缺憾。
陽光圍繞著槐蔭,細細密密的光影透過枝葉傾灑下來。新修的水泥路光亮整潔,那條磚鋪的簡易路成了槐樹街最後的記憶。當年手植它的那個人早已不知去向,一棵小苗,歷經多少滄桑,觸目多少嬗變,長成了今日這份神秘安恬。樹枝上纏裹著紅紅的綢布,一份虔誠的祝福圍繞著,擴散著。
每到仲夏,偶有一天,當一粒嫩黃的花瓣滴落在肩上時,人們才會發現悄悄藏在枝葉間的國槐花兒。春天的洋槐花馥鬱的香氣早早彌散在空氣裡,招惹的人們趨之若鶩,一番攀折採摘,只留下滿地狼藉。夏日的國槐花卻在沉靜中久久自由開落,花期延續到整整一個夏季。除了幽香淡淡,槐蔭籠起的時候,停駐在槐樹下,自然的風吹拂著,雖有細碎的光影透過濃密的枝葉灑落下來,但沒有絲毫暑熱感覺,槐蔭裡是炎熱夏日最好的納涼處所。村人茶餘飯後總會圍在大槐樹邊上消閒地聊天說笑。槐樹還沒被圍起來的時候,小孩子總是圍著樹身跑來跑去捉迷藏。
後來一次鄉村壞境治理,市上檢查組來驗收時,那些人大政協代表們下車後,一眼便被這大槐樹吸引。槐樹街的衛生代表著全村的樣貌。當一撮撮塵土被清掃到一起運走,一株株雜草被清除掉,所有的柴禾歸整到各家的後院,整個的槐樹街呈現出乾淨整齊的新模樣了。一種習慣的改變在開始的艱難後總是會呈現一種令人驚奇的後果的。槐樹街成了全村的一個榜樣。有一位代表提議好好保護這棵老槐樹,考考它的歷史。這樣,很快的園林部門就有人來到村上,經過調查核實,將槐樹列為保護類樹木,圍上圍欄,掛上樹牌,原本土土的鄉野之木,成了被關注的老槐,村人對老槐樹更加關懷備至。
申都老槐是一個溢著濃濃村野氣息的精靈,只是靜默,內斂,自守,在一塊僻靜的鄉野,它見證著村子的發展與變化,它更是申都人心目中的守村神樹,護佑著村人的安康福祉。
來源:醉美新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