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總是會有一個延畢的人……

2020-12-25 Ms六先生

若問讀研讀博的人們最怕什麼,延期畢業首當其衝。

有人延畢後抑鬱失落,有人延畢後發奮圖強,有人延畢後破罐破摔,眾生百態,人生百相。那些延畢很久的人,他們都有怎樣的心路歷程呢?

為了讀博我和女友分手,很遺憾但不後悔

男 / 29 歲 / 延期半年

我正在朝 30 歲的路上狂奔,博士延期畢業已有半年的時光。剛保研時的我意氣風發,誓要做出一番成績,現在的我卻是滿身疲憊,只願文章被接收,讓我儘快結束這種煎熬的生活。

延期畢業在我風平浪靜的生活裡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從小我都是親朋好友口中別人家的孩子,雖說科研之路不好走,卻不曾想栽了大跟頭。文章不斷投遞加返修,每一次審稿人的回信令我神經高度緊繃,心情鬱悶,壓力大到夜晚輾轉難眠。

當年轉博時,前女友希望我和她一起碩士畢業工作,不要繼續讀博。她說,她不能等我到 30 歲,希望兩個人能一起奮鬥,在這陌生的城市有個屬於自己的小家。

我思忖再三拒絕了,最後我們和平分手。我繼續讀博,前女友回到老家考上公務員,我們像兩條線,短暫地相交後永遠地各奔東西。

四年時光匆匆,我博士延期,某個深夜刷朋友圈時看到她的孩子在過周歲生日。我們曾一起熬夜做實驗,攜手漫步長江堤岸,規劃著「一房兩人三餐四季」,我很遺憾這段感情的結束,但我不後悔讀博。當我選擇讀博時,我就應該承受一切的變數。

寶寶的到來讓我的腳步放慢

女 / 28 歲 / 延期一年

我今年 28 歲,孩子 10 個月,博士延期畢業一年或許會更久。和丈夫愛情長跑多年,本打算博士畢業後再要孩子,不料寶寶提前來到這個匆忙的世界。

不同於新聞報導裡科研家庭兩手抓的學霸博士媽媽,我很平凡,面對家庭和科研的雙重壓力時,作為新手媽媽我有些焦頭爛額。

生完孩子後,我的身體像吹氣球般變胖了 20 斤,以前漂亮的裙子統統被藏在柜子深處。在實驗室工作時,記憶明顯感覺衰退,體力不如從前。看到虐童的新聞會擔憂自己的孩子以後是否能平安順遂。

荒廢了大半年的課題重新被撿起時,困難重重。令人欣慰的是媽媽給予我強有力的支持,她將孩子照顧得極為妥帖。丈夫亦能理解我的處境,在博士延期畢業無收入的情況下,他從未讓我受到經濟之困,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

博士延期畢業和寶寶的意外到來均在我的計劃之外,我心中五味雜陳。看著孩子一天一個樣的成長變化,這種喜悅又是真實深刻的。酸甜苦辣都是生活,我有信心勇敢面對。

即使我們終將歸於平凡,但我想要留點痕跡

男 / 30 歲 / 延期一年

我 30 歲了,按家鄉小城同齡人的生活軌跡,我應該成家立業,有妻有子。日漸老去的父母殷切地盼望身為獨子的我能早日結束漂泊的生活,安定下來。

可是,此時的我仍孑然一身在外求學,博士延期畢業一年有餘。

我已達到學院和導師的畢業標準,不同於其他人的被動延期,我屬於主動延期,再多做些科研成果,為未來的職業道路增加籌碼。「雙一流」學科建設大潮下,普通博士僅達到畢業要求是沒有機會留校任教的,做完手頭的課題外加導師的舉薦或許我能多幾分勝算。

身處這座十三朝古都的城市已超過 10 年,她早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那古樓鐘鳴,碑林叢立,羊肉泡饃的香氣四溢令我割捨不下,這座城參與了我的青春,承載了我所有的悲歡離合,我想要定居於此。

延期畢業並非洪水猛獸,沒有令我抑鬱彷徨,對於我而言僅是實現人生規劃的一個選擇。在偶爾迷茫的時候,我會約上三兩好友到校門口熱鬧的小吃街,點幾個熱氣騰騰的烤串,一杯冰啤酒泡沫翻騰,帶走我所有的失落。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在作文裡寫下我的理想是成為科學家。未來尚未到來,但我清晰地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即使我終歸平凡,但我希望在這個世界留下一點痕跡,證明我曾來過。

我亦只有一個一生,不能慷慨贈與他人

女 / 28 歲 / 延期一年

我今年 28 歲,博士延期畢業一年。7 月份結束讀博生涯,已籤訂工作,即將奔赴深圳。深圳是我很喜歡的城市,她年輕、包容、充滿活力。

我來自於一個有著三個女兒、一個兒子的家庭,能讀到博士實屬父母的想像力之外。這些年來孤身在外,與吃過的苦、流過的淚相比,延期畢業的酸楚真的不值一提。

導師希望我能將課題做得更深入些,搭建好實驗平臺體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於是我被延期畢業了。最初的我充滿怨恨與不甘,為什麼會是我?

我不想過年回家忍受別人異樣的目光,的確 28 歲在大城市還是個小數字,在我的家鄉卻是大齡女青年般的存在。原本想著順利畢業,努力實現財務自由,我將無所畏懼,而延期畢業意味著我將繼續承受一年的壓力,我無路可退,近乎抑鬱。

在我最難過的時候,我遇到少時的閨蜜,此時的她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當初那個靈動活潑的小姑娘被生活打磨得失去神採。一瞬間我恍惚,博士延期算什麼,最寶貴的是健康和生命,我努力走到這一步,不就是為了有更多的選擇嗎?

我亦只有一個一生,不能慷慨贈與他人。延期畢業已定,我必須直面事實。當我來到深圳,看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回想起一年前的延期歲月,似乎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人生的漫漫長河裡,讀研讀博只佔了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段,延期畢業不可怕,最寶貴的始終是你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讀研讀博是一場修行,既然選擇了,就讓它一切順其自然。

每個人的生命時區不同,但走過泥濘,終將迎來曼妙風景。

相關焦點

  • 高校研三學子擔心自己「延畢」,選擇在實驗室輕生,網友:有同感
    文/教育一角隨著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情況,有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會選擇繼續考研,提升自己的學歷水平。也是為了能夠在日後的就業中,更具優勢。所以在研究生圈子當中也流傳著「考研不可怕,延畢才可怕」,很多研究生努力很長時間,但也會因為自己的作品達不到畢業標準,會被延畢的情況。相信大家前幾天看到各大網站的熱搜榜時,都看到了一條新聞:大理理工大學研三學生實驗室輕生。在我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就是惋惜。
  • 今年,你會延畢嗎?
    2020年從開始到現在,全球都受著疫情的衝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很大,可預見帶來的影響也會持續很久。 而牧童,就是其中一個。剛開始寫論文的時候,雖然也上心了,但也因為當時再做(有留用機會的)實習,花在論文上的精力還是有限。
  • 一個研究生延畢的一萬種可能性
    由於我國目前碩士培養計劃不同學校、不同專業都有不同的標準,導致研究生畢業的難度也不盡相同。通常來說,研究生畢業有兩座大山:論文和導師,而在這兩座大山強壓下,每年有相當一部分研究生面臨著「延期畢業」...「延畢」是一個貫穿王悅整個研究生生涯的詞。
  • 大連一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好友悼念:一個做事認真努力的人
    大連一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好友悼念:一個做事認真努力的人 「只是想來道個別,待會我就準備一掛解千愁了。」
  • 圍城裡的「延畢」博士生們
    讀博以後,自稱「死腦筋」的他更是覺得一放鬆就會有罪惡感。博士階段的導師曾在郵件中誇讚程明是實驗室裡最用功的人。他原以為付出時間和努力,會有不錯的成績。可臨近博士畢業的程明卻顆粒無收——文章發不出,獎學金拿不到,連畢業都成了問題。學術論文要被SCI收錄,對作者的英語寫作能力要求較高,而英語一直是程明的軟肋。
  • 主動延畢的大學生,都在逃避什麼-虎嗅網
    大學生在將要邁向社會時,總會有自疑和猶豫,其中一些人甚至選擇主動申請延遲畢業,推遲面對現實的時間。延遲畢業的學生,在高校裡隱秘而無聲,他們在進入社會的臨門一腳前,究竟在逃避些什麼?我不確定我會跟她走多久,甚至我想過分手,不過始終沒有找到特別好的理由,因而一拖再拖。女友催婚的電話,一下把婚姻的責任推到我的面前。加上原本備考的壓力,令人焦慮的事物成倍增加,因心態失衡,我最終沒能考上。思來想去,我決定申請延畢一年。一來,我可以有多一年備考時間,因著學生的身份,我也有了不結婚的藉口。
  • 研究生延畢那些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而這些人,往往是從小到大頂著「三好學生」、「乖乖女」、「別人家的孩子」光環一路走來的,現如今每天活在的恐懼中,甚至延畢壓力大到無法排解而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科研壓力山大」、「延畢」幾乎成為所有碩博士面臨和擔心的一個問題,博士延畢已成為一種常態,更合適的形容應該是「病態」,博士延畢是正常,不延畢反而不正常。
  • 延畢博士生,以這種方式順利畢業!這是底線嗎?
    但也不盡然,南理工就有這樣一位遭遇導師延畢安排的博士生,他以一種「劍走偏鋒」的方式,得以順利畢業!周建偉(化名),是南京理工大學一名即將畢業的博士生,雖然具備畢業資格,然而卻被導師做出了延畢的安排,並讓其完成設計一個發動機的工作過程,才能畢業。
  • 延畢之後,絕望與希望的自我戰鬥歷程
    人在學校,卻已經不是學校的一部分,熟悉的環境裡,我顯得那麼多餘,雖是六月,內心卻猶如寒冬一般悽冷。那時候會刻意躲避社交,不想和人接觸,偶爾在路上遇到熟人,我甚至不想打招呼,生怕被人發現我的存在。玩了一個月之後,我的情緒逐漸平復,我接受了延畢這個現實,擦乾眼淚,決定調整實驗方案,重新開始做實驗,每天和師弟師妹搶實驗室,泡在實驗室等被試上門,被試費也花了不少錢,心理學實驗實在太砸錢。白天做實驗,晚上分析數據看看結果的情況,吃外賣吃到吐。
  • 從延畢的研究生師兄師姐身上了 看到了這些
    博士延畢是非常普遍與正常,碩士延畢就沒有那么正常了,但是現在碩士延畢的人越來越多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先說學生自己的原因吧走一步看一步,在研一研二就作死的玩,以為研三就能搞定,沒想到研三一不小心就延畢了。這種的很容易延畢,所以希望各位早開始。
  • 從延畢的博士師兄師姐身上,我發現了這些原因?
    (1)沒有科研興趣。此時就考驗你是否有科研興趣,如果你有興趣你就會主動去學習、主動寫論文、主動找導師討論科研。但是如果你沒有興趣,很多時候都是被動的,在導師不管的情況下,你就容易放縱自我,迷失了方向,最終延畢成為必然。(2)科研成果不達標。
  • 「延畢」成時尚?大學生成長路線多樣化...
    大學生的「成長路線」開始變得多樣化,「延畢」漸漸成為一個未必不好的個人選擇。  一些同學因為結婚生子、個人創業、科研計劃等原因「延畢」,實際上都是為了給自己今後的發展道路找到一個「最優解」。在他們看來,「延畢」不再是無法完成畢業論文答辯而被迫接受的「人生汙點」,而成了一種新的「時尚」。他們的「延畢」原因多樣,或因為考研考博,或因為出國交流,或因為結婚生子……  常年從事學生工作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團委書記劉佳表示,人大新聞學院申請推遲畢業的同學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今年來看,最多的一個系,一個班裡有一半的同學申請『延畢』」。
  • 大連理工大學一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 好友悼念:他是一個做事認真...
    「只是想來道個別,待會我就準備一掛解千愁了。」10月13日凌晨2點,網友「紅燒土豆葉」在微博發布一篇約兩千字的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三學生,在表達自己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畢後,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並配圖疑似在實驗室自縊。▲微博截圖該文一經發出,引發眾多網友關切。
  • 「研究生疑因延畢自殺」留下什麼告誡?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10月13日凌晨2點,網友「紅燒土豆葉」在微博發布一篇約兩千字的遺書,稱自己為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三學生,在表達自己因課題實驗長期受挫可能面臨延畢後,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並配圖疑似在實驗室自縊
  • 被迫延畢的留學生,恭喜你們!
    在外留學生的尷尬 和上面這位諮詢的同學有類似經歷的人,現在肯定不在少數。所以,我們在這裡統一對有類似問題的同學進行解答: 首先,他在國外做和之後求職目標相關的實習或者工作,再回到國內參加秋招確實是會更有競爭力一些,當然,前提是企業接受他應屆生的身份(這要看各企業對留學生畢業時間的限定)。 可能會有同學問:如果他在國外參加了全職工作,回國還能參加校招嗎?
  • 延畢女博士:學業上如何活出精彩的自己?
    2.調整好心態我們經常會聽到或看到一些關於博士因為壓力大,因為導師,因為感情,因為學術等等而想不開跳樓事件。由此可見,博士期間心態很重要,我能活到現在還樂觀積極的,全靠心態好啊。有的人可能遇到一點事就陷在裡面走不出來了,走不出來怎麼能看到更美的風光呢?讓自己的整個人生都陷入昏暗有意思嗎?能長大的人都不容易,各有各的難處,或許都經歷過黑暗,可日子不還是要過下去嗎?怎樣都是過,何不讓自己開心一點。所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博士延畢又能怎樣,大不了我再讀一年。
  • 趙薇沒交作品延畢一年 經紀人:不想隨便應付
    6月4日,記者前往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部,採訪了主任孫欣,她向記者證實:「趙薇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畢業作品,會延期畢業。」2006年9月11日,有媒體拍到趙薇第一天穿著樸素上課的情形,同學趙寧宇在博客上描述趙薇:「每周五上整天課,按部就班,認認真真」。但去年6月,趙薇沒回校出席研究生部召開的首屆MFA研究生畢業創作動員會,孫主任說當時也希望趙薇能來,但她向班長請假了。孫主任表示,趙薇的研究生學分已修滿,文化課成績達到畢業要求。
  • 在實驗室結束生命的研究生,是誰「殺死」了他?
    圖片來源:Pixabay10 月 14 日,大連理工大學發布通報稱,其化工學院中一名研究生於 10 月 13 日早 7 時左右被發現在實驗室身亡。經公安部門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可能。學校已成立工作專班,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 「官方延畢,最為致命!」畢業論文不達標?教委:適當延期!
    「官方延畢,最為致命!」北京教委對大學畢業生做出了要求:如果有學生因為這次疫情無法完成學校的要求,那麼可以延期畢業!學生最怕聽到的兩個詞語,一是掛科,而是延畢!有的導師至少天天跟著催,但是有學生碰到年輕的「二胎導師」就沒轍了:學校要求3月底前全部審好論文,有的老師到現在連開題報告都沒看過!催老師?
  • 這屆大學生的2020:延畢、網課與消失的春招
    「學校圖書館親測可用,實驗室也沒關,只是要求我們必須戴口罩。」覆蓋港澳臺地區的網課平臺相對較少,錄播課資源也極其有限。相比之下,內地大學生的網課體驗則更為豐富。「一個老師一款APP,每天上課像極了皇上翻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