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技司:9月底前完成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

2020-09-06 高校科技進展

9月1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科技司關於組織填報2019年度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的通知》(教科技司〔2020〕145號),要求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9月底前完成2019年度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填報。



通知原文:


教育部科技司關於組織填報2019年度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的通知

教科技司〔2020〕14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報送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見附件,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為做好2019年度部屬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全面了解2019年度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成效,現開展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填報工作。有關要求如下:

  1.教育部直屬高校按照《通知》要求,全面總結2019年度本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登錄網站https://cgzhndbg.istic.ac.cn進行填報,於2020年9月20日前將填報系統生成的年度報告,正式行文函報我司高新技術處。

  2.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本省範圍內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統籌指導,按照《通知》要求,督促本地方高校做好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組織填報工作,全面梳理形成本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總結報告,與填報高校名單及系統生成的各高校年度報告一併,於2020年9月30日前正式行文函報我司高新技術處。

  3.為進一步加強電子化辦公,便於文檔存儲,請將上述材料電子版以光碟形式報送我司高新技術處,不必再報送紙質材料。其中正式公函及年度報告應報送加蓋公章的掃描件電子版。

  聯繫人:王欣

  聯繫電話:010-66092082

  電子郵箱:gxc7937@moe.edu.cn

  地址:北京西單大木倉胡同37號教育部科技司

  郵編:100816

  附件:科技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報送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教育部科技司

2020年7月21日

相關焦點

  • 關於填報2019年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
    教育部科技司關於組織填報2019年度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的通知教科技司〔2020〕145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報送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
  • 教育部科技司:首批高校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典型經驗
    教育部科技司關於印發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典型經驗的通知教科技司〔
  •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參觀貴州省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科技成果展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4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張麗 陳藝文)9月8日下午,貴州省教育廳邀請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處副處長任昌山一行,參觀貴州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科技成果展。第二屆貴州高校科技成果展在貴州財經大學大學城校區圖書館九樓—貴州省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永久基地舉行。
  • 教育部公示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結果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擬認定5個地方和24個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公示期為2020年8月4日至2020年8月10日。擬入選地方和高校都有哪些?一起來看名單吧!
  • 教育部公示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結果
    日前,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擬認定5個地方和24個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公示期為2020年8月4日至2020年8月10日。擬入選地方和高校都有哪些?
  • 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認定及經驗
    8月4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擬認定5個地方單位和24所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此前,教育部已認定47所高校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 @在滬研發機構、高校, 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如何?快來填寫年度報告啦
    根據《科技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於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院校報送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辦區〔2020〕52號,以下簡稱《通知》)、《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文件要求,在滬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報送2019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工作開始啦!
  •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規模增長,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榜單出爐
    ;本科學校作為科技轉化主力,具有明顯頭部效應;高校創新應用行業分布廣泛,以生物醫藥和裝備製造業為主;去向主要集中省內前三強廣州、深圳、佛山及大額成果轉化佔比不斷增大,作價投資增長迅猛等。  從《報告》中提供的數據得知,目前本科學校基本壟斷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份額,其中榜單排名前10的學校更是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科技成果轉化額,合同總額佔比高且逐年上升,具有明顯的頭部效應。
  • 2020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綜合評議名單發布
    9月15日,教育部科技司印發通知(教科技司〔2020〕188號),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綜合評議名單。按照要求,9月底,東南大學、中國計量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8所高校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將參加綜合評議。
  • 廣東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榜單出爐,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加速度
    ;去向主要集中省內前三強廣州、深圳、佛山及大額成果轉化佔比不斷增大,作價投資增長迅猛等。從《報告》中提供的數據得知,目前本科學校基本壟斷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份額,其中榜單排名前10的學校更是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科技成果轉化額,合同總額佔比高且逐年上升,具有明顯的頭部效應。
  • 教育部發布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公示名單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實習記者 趙博宇)8月4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教育部官網發布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的公示名單。此次認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自主申報,經通訊評審和答辯評審,最終擬認定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江蘇省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員會等在內的5個地方和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24個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據悉,此次認定名單的公示期為2020年8月4日至2020年8月10日。
  • 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結果公示
    根據《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暫行辦法》(教技〔2018〕7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工作的通知》(教科技廳函〔2020〕14號)的有關要求,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自主申報,經通訊評審和答辯評審,擬認定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等5個地方和北京大學等24個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 十個科技成果轉化好工具!
    工具|科技成果轉化操作指引內容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對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制度和操作程序的制定也提出了要求,為了讓科技成果轉化程序更清晰、流程更簡便、轉化更高效學習|高校的科研成果要如何轉化?示例流程來了!
  • 教育部科技司下發一項結果:北京4所高校入選,華北電力大學名列其中!
    近日,教育部科技司發布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結果的公示,華北電力大學成功入選,成為入選的24所(北京4所)高校之一。科技企業孵化器是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的科技創業服務載體,孵化器通過為新創辦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物理空間和基礎設施,提供一系列服務支持,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幫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與發展,培養成功的企業和企業家。
  • 廣東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榜單出爐,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加速度-各地要聞...
    ,平均質量提升明顯;本科學校作為科技轉化主力,具有明顯頭部效應;高校創新應用行業分布廣泛,以生物醫藥和裝備製造業為主;去向主要集中省內前三強廣州、深圳、佛山及大額成果轉化佔比不斷增大,作價投資增長迅猛等。
  •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經驗,對科研院所有哪些啟示?
    2019年2月,教育部認定了首批47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其中中央所屬高校22家,地方高校25家。2020年4月,教育部科技司發布《教育部科技司關於印發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典型經驗的通知》(教科技司〔2020〕70號),介紹了18家試點高校取得的一批典型經驗。
  • 高校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轉化鴻溝
    作者 | 沈春蕾編者按2019年2月,教育部認定了首批47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以下簡稱轉移轉化基地)。本報開設「轉移轉化基地經驗談」專欄,深入報導相關高校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如何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的有效方法,以資借鑑。一直以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面臨著體系不完善、轉化機制不順暢、專業性人才隊伍缺乏、需求和供給渠道不通暢等客觀現實問題,逐漸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如何跨越科技成果轉化的鴻溝?
  • 【學習】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調查
    2020年12月23日,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發布,這些成果涵蓋了工程製造、綠色環保和生物醫藥等領域。更加助力的是,同濟大學打算在未來5年中拿出1億元來支持校內科技成果轉化。如此大規模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活動在今天的上海各大學中其實並不是稀罕事。
  • 落戶長江新區,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揭牌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4日訊 9月4日上午,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區正式掛牌。現場,首期「藍火大講堂·院士報告會」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了首場主題演講。據了解,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落戶長江新區,將致力於加快全國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在長江新區規模化高效轉化、落地;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高效融合,提升地方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助推長江新區打造「科教新基地、科技成果轉化新基地」提供強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 這7所高校將接受教育部綜合評估
    近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2020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綜合評議名單,湘潭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東南大學、湖南科技大學、安徽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將參與綜合評估,綜合評議擬於9月底在京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