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的宮鬥劇中,都有提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就是孕婦生產的時候,遇到突發事故,這個時候大夫就會問孕婦的丈夫是要保大還是保小。
這個問題相信不止孕婦的丈夫會感到苦惱,包括廣大的男同胞都會覺得有點不知所措。
不過在如今的社會,怕是遇不到這樣的場景,因為但凡有點常識的婦產科醫生都不會去詢問孕婦的家人是要保大還是保小。
知乎上就有一個熱門話題,討論的是如果孕婦臨產時遇到危險了,這時應該保大還是保小。其中有一個網友回答到她當時本來就打算好了要剖宮產的,結果羊水破了,要提前生產,網友說當時她還是想要破剖宮產,結果她的婆婆急著和醫生說要順產,因為她的婆婆還想要她生第二胎,剖腹產的話就需要等上好幾年,而順產只要過上一年左右就可以了。
這位網友說當時她都已經疼得快暈厥了。
接著下面就有一位網友評論到:婆婆真的太可惡了,以後我生孩子一定第一時間和醫生說不要理外面的人,不管他們說什麼,都一定要保我,不要理外面那些「傻子」。
那醫生真的會遵從孕婦家屬的意見嗎?真的存在保大還是保小的場面嗎?其實這是不存在的。
第一:從法律上,醫生會先選擇保大
我國現在頒布的一些法律中,如《母嬰保護法》,這些法律條例中的立法傾向都是順從先保大人。
而且大人是屬於自然人,嬰兒尚未出生,並不屬於自然人,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醫生也是會先選擇救大人,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民事權利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從出生開始了才有,直到去世,嬰兒因為沒有出生,因此也不具備民事權利,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醫生是要對孕婦負責。
第二:醫生有義務也有責任,尊重孕婦的意見
2002年開始,醫院就頒布了一個新規範《病例書寫基本規範》,明確的指出了如果這場手術是會影響到病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的,那必須要由病人來籤字。
也就是說,如果出現要保大保小的場面,那也是由孕婦自己決定,孕婦說要保自己,就算是病房外有再多的人說要保小孩,醫生也不會說做出保小孩的舉動。
第三:如今的醫學技術已經非常發達,少有保大保小的事情
為什麼說現在少有保大保小的事情發生,因為如今的醫學技術非常的發達,就算是在臨產的時候,大人遇到危險了,醫院的醫生通過剖腹產一把都能順利救活大人和小孩,在古代由於醫學的技術非常落後,一旦遇到孕婦有危險的時候,如果想要即保大還要保小就非常困難。
第四:從醫學上來說,保小不保大,小的同樣有危險
就算是要保小不保大,醫生都不一定有把握能夠確保小的生出來一點事都沒有。因為在胎兒還沒有完全出生的時候,他是和孕婦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當孕婦的身體出現狀況,比如大出血,孕婦的身體是會有一個應急的措施,就是優先保護自己,這種情況下胎兒就有可能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就算生下來,也會對大腦造成影響。
醫生自然很清楚這些情況,所以一般都不會說做出保小的行為。
相信寶媽們也都不希望在生孩子的這個緊要關頭,發生危險,那麼在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第一:飲食要規律
在飲食上,該忌口的一定要忌口,像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就不要多吃,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同時冷飲也要少吃。一日三餐要規律,蔬菜和肉類搭配好來。
第二:減少大幅度的運動
有些孕媽非常的不容易,懷孕後還要在家裡做很多的家務活,經常就會伴有一些大幅度的動作,比如經常性的彎腰。
像這些家務活,孕婦一定要和愛人商量好來,自己只負責運動量不大的家務活做。
第三:懷孕前三個月時關鍵期
剛懷孕的前三個月是非常重要的,該安心養胎的時候,就要靜下心來。不少的孕媽剛懷孕之後,還沒日沒夜的工作,這樣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就損害到了還沒成形的胎兒。
除了減少工作量,孕媽還要減少接觸電子產品,安心的在家裡養胎,等到胎兒成形,確認了胎兒的健康之後,才能說稍微放寬心。
在這裡也希望每一位孕媽在生產的時候都能順順利利的,對於保大還是保小這樣的謠言就不要再去輕易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