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外先保孩子」!產科保大保小的問題,原來一直是個謠言

2020-12-17 母嬰說事

在許多的宮鬥劇中,都有提到這樣的一個場景,就是孕婦生產的時候,遇到突發事故,這個時候大夫就會問孕婦的丈夫是要保大還是保小。

這個問題相信不止孕婦的丈夫會感到苦惱,包括廣大的男同胞都會覺得有點不知所措。

不過在如今的社會,怕是遇不到這樣的場景,因為但凡有點常識的婦產科醫生都不會去詢問孕婦的家人是要保大還是保小。

知乎上就有一個熱門話題,討論的是如果孕婦臨產時遇到危險了,這時應該保大還是保小。其中有一個網友回答到她當時本來就打算好了要剖宮產的,結果羊水破了,要提前生產,網友說當時她還是想要破剖宮產,結果她的婆婆急著和醫生說要順產,因為她的婆婆還想要她生第二胎,剖腹產的話就需要等上好幾年,而順產只要過上一年左右就可以了。

這位網友說當時她都已經疼得快暈厥了。

接著下面就有一位網友評論到:婆婆真的太可惡了,以後我生孩子一定第一時間和醫生說不要理外面的人,不管他們說什麼,都一定要保我,不要理外面那些「傻子」。

那醫生真的會遵從孕婦家屬的意見嗎?真的存在保大還是保小的場面嗎?其實這是不存在的。

第一:從法律上,醫生會先選擇保大

我國現在頒布的一些法律中,如《母嬰保護法》,這些法律條例中的立法傾向都是順從先保大人。

而且大人是屬於自然人,嬰兒尚未出生,並不屬於自然人,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醫生也是會先選擇救大人,還有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民事權利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從出生開始了才有,直到去世,嬰兒因為沒有出生,因此也不具備民事權利,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醫生是要對孕婦負責。

第二:醫生有義務也有責任,尊重孕婦的意見

2002年開始,醫院就頒布了一個新規範《病例書寫基本規範》,明確的指出了如果這場手術是會影響到病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的,那必須要由病人來籤字。

也就是說,如果出現要保大保小的場面,那也是由孕婦自己決定,孕婦說要保自己,就算是病房外有再多的人說要保小孩,醫生也不會說做出保小孩的舉動。

第三:如今的醫學技術已經非常發達,少有保大保小的事情

為什麼說現在少有保大保小的事情發生,因為如今的醫學技術非常的發達,就算是在臨產的時候,大人遇到危險了,醫院的醫生通過剖腹產一把都能順利救活大人和小孩,在古代由於醫學的技術非常落後,一旦遇到孕婦有危險的時候,如果想要即保大還要保小就非常困難。

第四:從醫學上來說,保小不保大,小的同樣有危險

就算是要保小不保大,醫生都不一定有把握能夠確保小的生出來一點事都沒有。因為在胎兒還沒有完全出生的時候,他是和孕婦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當孕婦的身體出現狀況,比如大出血,孕婦的身體是會有一個應急的措施,就是優先保護自己,這種情況下胎兒就有可能會出現缺氧的情況,就算生下來,也會對大腦造成影響。

醫生自然很清楚這些情況,所以一般都不會說做出保小的行為。

相信寶媽們也都不希望在生孩子的這個緊要關頭,發生危險,那麼在平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第一:飲食要規律

在飲食上,該忌口的一定要忌口,像一些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就不要多吃,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同時冷飲也要少吃。一日三餐要規律,蔬菜和肉類搭配好來。

第二:減少大幅度的運動

有些孕媽非常的不容易,懷孕後還要在家裡做很多的家務活,經常就會伴有一些大幅度的動作,比如經常性的彎腰。

像這些家務活,孕婦一定要和愛人商量好來,自己只負責運動量不大的家務活做。

第三:懷孕前三個月時關鍵期

剛懷孕的前三個月是非常重要的,該安心養胎的時候,就要靜下心來。不少的孕媽剛懷孕之後,還沒日沒夜的工作,這樣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就損害到了還沒成形的胎兒。

除了減少工作量,孕媽還要減少接觸電子產品,安心的在家裡養胎,等到胎兒成形,確認了胎兒的健康之後,才能說稍微放寬心。

在這裡也希望每一位孕媽在生產的時候都能順順利利的,對於保大還是保小這樣的謠言就不要再去輕易相信了。

相關焦點

  • 產房裡真有「保大保小」的場景嗎?產科醫生說出真相,你能安心嗎
    產房裡真有「保大保小」的場景嗎?產科醫生說出真相最近,雲南市人民醫院一位產科醫生在朋友圈發出這樣一段話,一個姑娘被推進產房後突然坐起,把一張紙條塞給我,上面寫著「如果發生意外,不管外面怎麼說的,也不管孩子是否是男孩,一定要先保住我。
  • 媳婦生孩子,婆婆「保小」不「保大」的理由,你能接受嗎?
    最近小編在看《急診科醫生》時,被裡面一情節觸動:一孕婦因臨產前被查出腸胃穿孔,母體和孩子都有危險,婆婆立馬轉頭對醫生說:"大夫,一定得先保我孫子"。至此,一個幾千年前早已存在的"保大保小"問題,又一次在我們面前被提及。
  • 生孩子時遇到緊急情況,保大還是保小?別慌,終於有正確答案了
    大學畢業後,小米就進醫院做了產科大夫,她在產科工作這幾年什麼奇怪的事都遇到過,昨天下午的時候又遇到一件特別奇葩的事,有位準媽媽骨縫開了三指的時候被緊急送到醫院,醫生經過仔細的檢查後發現胎兒的體型較大,並且胎位有點不正,建議採用剖腹產的方式,可是她婆婆堅決要進行順產,說剖腹產的孩子難養活
  • 現代產房裡還有保大保小嗎?產科醫生說了句實話,答案很明確
    產房「保大保小」場景真的存在嗎?可以確定的是,在古代,「保大保小」的二選一難題是真實存在過的,到現代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在現代產房裡,實際上是必不可能存在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的,醫生也不會去詢問產婦家人這個問題,當面臨極端情況時,醫生必定也必須優先保障產婦生命安全。放棄大人在生命倫理上是說不通的,而實際上,母體本身的身體機制也是優先保全自身能量和營養的供給。
  • 「出現意外請一定保我」:產婦偷偷給醫生塞小紙條,令人唏噓
    過去醫學不夠發達,生孩子時如果難產,醫生通常會詢問家屬「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現在即使醫療條件好了,產婦一上產床還是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恐慌心理。到底是什麼情況,會讓她擔憂「保大保小」的問題呢?話雖如此,但「保大保小」的問題現在是不存在的,也難怪醫生的第一反應是哭笑不得。可能是看多了影視劇裡這樣的橋段,思路被帶跑偏了,其實出現突發狀況時,醫生都會默認保大人。
  • 「保大還是保小?」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存在,可別鬧出笑話
    相信不少人曾在影視劇中見過這麼一個橋段,在孕婦在生育過程遇到難產的情況,醫生會詢問家屬:保大還是保小?因為早幾年出現的頻率過高,這讓很多女性因此誤解,以為到了自己生孩子時如果遇到了意外那自己的安全就系在了丈夫的一念之間。因此有的產婦為了自我保護會做出一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努力。
  • 生孩子「出意外」,保大人還是保孩子?產科醫生:這問題不用糾結
    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相信大家都看過一些家庭倫理電視劇,劇中有時孕婦分娩難產,就會有刁蠻婆婆跳出來對醫生說:「一定要保住孩子,必要時刻可以捨棄大人」。景女士在分娩過程中,因為腹中孩子體型過大,在生產時出現了難產的情況,而且景女士的骨盆有些窄,胎兒無法正常生出來,氣氛瞬間變得非常緊張。這時門外的婆婆知道後,便要求醫生一定要保孩子,大人可以不用管。醫生聽到後卻被氣笑了,斥責景女士的婆婆:「沒有大人何來的孩子,只有大人活了,孩子才可能活,這個問題就不用糾結。」
  • 「分娩出現意外,保大還是保小」別再被電視劇騙了,醫院自有規定
    「保大還是保小」這個問題已經和「我和你媽都掉水裡,你先救誰」一樣,成為21世紀中國女性最愛問的問題之一了。原因就是被各種電視劇所薰陶,產房外邊,丈夫在焦急地等待,產房裡面,妻子在痛苦的哭喊,這時候護士出來了,問丈夫:產婦出現難產,保大還是保小?
  • 「發生意外先保我」,產婦的紙條讓醫生無奈,解釋後才放下心來
    「發生意外情況,請先保我」,產婦分娩前遞紙條,醫生的話很暖心網上有段視頻很紅,是一名產科醫生拍下的、自己在工作中接到的紙條。上面寫著:「如果發生意外情況,無論外面的人說什麼,請一定先保我,因為我父母需要我」。
  • 分娩時發生意外,「保大還是保小」誰來定?孕婦最好自己心裡有數
    文/小庚庚爸爸生孩子的時候最怕的就是發生意外,這時候不僅產婦懵,連陪護的丈夫,家人都坐不住,生怕孕媽和孩子有什麼問題,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在電視劇中,一般這時候會有護士來問:「保大還是保小」,而現實是這樣嗎?來看看。
  • 生孩子應該保大還是保小?
    當你點開這篇文章的時候,你或許心裡在想是哪個渣男,老婆生孩子還在猶豫保大保小,當然是保大,又或許你是重男輕女的家庭,覺得老婆可以再找,孫子需要留下,當然我覺得現在這種想法的人應該少數了。今天,我是作為一個產婦想說說自己的生產經歷。以前我聽到或者看到關於保大還是保小的文章,我會毫不猶豫地想必須是保大啊,孩子可以再生的。
  • 最不想遇到的事情,婦產醫生會問家屬「保大人還是保孩子」嗎?
    一直以來,在孕媽的圈子裡,有這樣一種傳說。傳說當孕媽分娩時,遇到一些不利於分娩的併發症時,醫生都會徵求家屬的意見。「保大人還是保孩子!」殘酷的選擇擺在了寶爸的面前,血緣親屬和婚姻親屬讓寶爸開始陷入心靈的鬥爭和愛恨情仇的糾葛。
  • 分娩出現意外,你是選擇保大還是保小?
    尤其是在最後分娩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突發狀態,比如比較棘手的就是「保大保小」的問題。 @寶媽B:我的生命來源於我的父母,當自己失去意識和判斷能力的時候最應該徵求的親生父母的意見,我是嫁老公,不是籤了賣身契,婆家任何人都無權處理我的生死,至於那個保小棄大的婆婆你算哪根蔥,哪裡輪得到你來做主說話的份!咱女人要為自己活一口氣,活得硬氣
  • 女生難產時醫生問男方保大保小?男方真有權利決定要誰嗎?那女生算啥
    難產生不出來,那就做手術剖宮產,雖然有手術風險,但以現在的技術,總比難產引起子宮破裂或者大出血的風險要小。通常情況下剖宮產既救了大人也救了孩子,不存在大人和孩子二者選其一的問題。對一個產科醫生來說,之所以壓力大,是因為你的處理會關係到兩條生命。
  • 生孩子難產,保大還是保小?醫生說這根本不是選擇題
    有時候,需要醫生直接做決定有時候大人沒問題,但是胎兒有宮內缺氧的表現,不儘早生出來可能會有風險,那麼醫生會建議剖宮產。雖然對大人的損傷大一點兒,但是對孩子更有利。這種情況不用去讓家屬做出選擇,因為這是產科處理的醫療原則。
  • 虐文:「二爺,您要保大還是保小?」穩婆直冒冷汗,「保孩子!」
    最近很多書迷都反應不知道看什麼書好,不知不覺的就陷入了書荒的境地,作為老書迷的小編對此也身同感受。今天小編繼續給書迷們介紹好看的小說,分分鐘讓書迷朋友們看上癮不睡覺!看好的話記得收藏,不怕以後再書荒了!虐文:「二爺,您要保大還是保小?」穩婆直冒冷汗,「保孩子!」
  • 「發生意外先保我」,產婦塞給醫生的紙條,道出了多少寶媽的擔憂
    「發生意外先保我」,產婦塞給醫生的紙條,演繹了多少寶媽的現狀之前,網上有段視頻很火,講述的是一位產科醫生在接生之前無論手術中發生什麼意外,醫生都會先保大人,別人的意見都不會被採納。但有一種情況除外,就是胎兒已經出生,那兩個個體屬於分別搶救,也就沒有保大保小一說了。
  • 難產時保大還是保小?從醫學的角度來說,答案很明確
    在古裝影視劇中,若是有產婦生孩子難產的情節,產婆多會問丈夫「保大還是保小?」。孕媽瀟瀟懷孕的時候看電視劇看到此類的情節,都會問老公「你是保大還是保小?」老公被問得哭笑不得,在瀟瀟的追問下,老公回答「當然是保大了,孩子可以再要,媳婦沒了可就真沒了。」瀟瀟聽了還挺感動。
  • 保大還是保小?這是一個問題,現實中的答案卻只有一個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李艾生娃選擇保小,這是母愛的偉大,卻得不到法律的支持40歲的主持人李艾高齡產子,所幸母子平安,李艾也恢復得很好,李艾談及生娃與媽媽這個話題的時候,不僅為媽媽發聲,說「現在有很多說法,給媽媽給女人太大的壓力了」「媽媽是偉大的,犧牲掉自己成全了別人」,誠然,這就是母親。此外,還曾談及如果生產遇到危險,是選擇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
  • 分娩時發生意外,「保大還是保小」,法律規定該如何做?
    社會的畸形與男人們的主導地位,讓女性的存在感低微,哪怕一直宣揚著「男女平等」的西方社會,依舊存在著性別歧視。最常見的,就是孕婦難產,推到手術室的時候,保大還是保小的難題上。電視上類似的鏡頭並不少,婆婆或者丈夫,總會不顧孕婦生命而要求保證孩子的出生與安全。想必許多看到的觀眾都會氣的咬牙。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有權決定保誰嗎?醫院會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嗎?法律上又是怎麼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