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隻黑臉琵鷺「組團」亮相深圳河

2020-12-18 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今年入冬以來,每天早晨都是家住深圳河畔光華園的市民唐先生最愜意的時間。拉開客廳的窗簾,晨光中的深圳河如同一條玉帶在眼前流過,距離不過二三十米的河對岸的一小片灘涂上,數十隻珍稀候鳥黑臉琵鷺在岸邊快樂地覓食、嬉戲。

最美遇見

百餘只黑臉琵鷺出現深圳河

唐先生來深已經30餘年,一直住在深圳河邊。這種情形,是他30多年來第一次見到。當記者近日聞訊趕到他那個可以稱作「深圳河觀景臺」的客廳窗前時,一眼就看見河對岸站立著13隻黑臉琵鷺。另外,還有近百隻綠翅鴨、反嘴鷸等其他候鳥。「今天黑臉琵鷺不算多,11月中旬的一天,我自己數到過100多隻。」唐先生和他的鄰居們認為,這麼多珍稀候鳥的到來,說明深圳河的治理確實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這一情況隨即被記者反饋到深圳市治理深圳河辦公室(以下稱「治河辦」)、深圳市觀鳥協會和深圳市綠源環保志願者協會。得知這一情況後,他們無一例外都先驚後喜。

最佳褒獎

沒有能比這個更提振士氣

深圳市觀鳥協會會長「James」聽說此事後,第一反應是「不可能」。「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觀測深圳的黑臉琵鷺,以前從來沒有發現過深圳河在羅湖福田的河段有過,更別說有幾十隻上百隻這麼大的數量。」當看到記者和唐先生拍攝的照片後,「James」的眼睛立刻就亮了:「這是在哪兒?哦,這裡應該是我們觀測的一個盲點,我們要趕快補上!」

深圳市觀鳥協會秘書長「麥茬」得知此事時正在外地出差。「是你親眼看到的嗎?」她在電話裡半信半疑地問記者。在看到記者通過微信發過去的照片後,「麥茬」表示,這一段深圳河對面是香港的一大片溼地,所以很可能這些黑臉琵鷺就是從香港一側飛過來的。

深圳市綠源環保志願者協會秘書長朱珠在接到記者通報的這一情況後,同樣對此感到驚奇。朱珠告訴記者,大批黑臉琵鷺出現在深圳河,足以引發更多市民對深圳河治理的關注。「說實話,不少深圳人都快忘了深圳河了。」朱珠說。

應記者的要求,深圳市治理深圳河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很快發來了深圳河治理的最新情況。「深圳河的治理工程從1995年到現在持續已經超過20年,不親身參與很難感受這個工程的難度。這批黑臉琵鷺就是我們最好的『啦啦隊』,沒有什麼能比這個更提振士氣的了。」

最爽生活

讓河風吹入廳堂

「深圳河在中國也同樣很著名,甚至比深圳出名更早。有一首傳唱全球華人世界的歌曲《東方之珠》,開頭兩句的歌詞是:『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這裡的小河,指的就是深圳河。但很多在深圳居住或流連過的人,都不曾見過這條河。深圳河,有時像一個虛幻的符號,沒有人去探究它到底在哪兒,真容又是如何。人們來到深圳,喜歡看海去,極少聽見有人說想看看深圳河的。我呢,卻一直與這條河朝夕相對,通過它感受著大海的氣息。」

這段文字的作者,是一位筆名叫「燕子」的深圳女作家,她同樣在深圳河邊住了30年。也正因為如此,這些真正居住在深圳河邊的深圳人,才對深圳河有著更深刻的感覺。

深圳河,是國內少有的被用作城市名稱的河流。它是深圳境內最大的河流,也是香港最長的河流。深圳河的源頭是季節性的小溪流,由滴滴雨水和山泉匯合而成。深圳河從梧桐山牛尾嶺出發,自東北向西南貫穿深圳,在香港米埔附近流入深圳灣。它是自鴉片戰爭後深港兩地歷史變遷最有力的見證者,成為講述特區故事、深港故事等繞不開的核心話題。

不過,改革開放以後,深圳河卻沒能和因它而命名的這個城市一樣,成為活力、發展和進步的代名詞。曾幾何時,深圳河之臭、之髒,連魚兒都沒法生存,早已成為深圳之痛。所以,說起黑臉琵鷺出現在深圳河的事情,最高興的就屬像「燕子」一樣長期住在深圳河邊的這些深圳人了。的確,最近幾年,他們真的可以打開窗戶任憑河風吹入自己的廳堂了。

治河現狀

深圳河治理重心已向兼顧水環境提升轉變

「為解決深圳河兩岸洪澇災害問題,深港兩地政府於1995年正式開展深圳河治理工程,並委託深圳市治理深圳河辦公室進行建設管理。治理深圳河工程的投資由深港雙方政府平均分攤,至今已完成治理深圳河第一、二、三期工程,已治理河段防洪能力由治理前的五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第四期工程於2013年8月30日開工,計劃於2017年7月完工,為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獻禮。」「治河辦」工作人員介紹說。

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擬治理河段全長4449米,起點位於三期工程的終點平原河口,終點位於新建的蓮塘/香園圍口岸上遊620米,投資總概算為6.12億元人民幣,其中深方投資3.37億元,港方投資2.75億元。與前三期治理工程主要側重於防洪排澇不同,第四期工程的主要目的除了防洪還加上了改善水質,主要工程項目包括河道工程、堤防工程、截汙工程、重配工程、蓮塘口岸交叉工程、深圳側圍網工程和景觀綠化工程。該工程為深圳「十三五」重大投資項目、全市治水提質重大項目之一。

數據顯示,深圳河北岸84個排放口中有15個為排汙口,每天排汙量約為7.6萬噸。按照有關要求,相關單位或部門制定了「一口一策」的整治方案,陸續或配合完成了深圳河排放口的整治工作,確保旱季汙水全部得到截流處理。目前15個排放口已有10個得到整治,剩下5個排汙口也正在開展相關工作。

深圳河治理工作還加強了水面保潔項目、綠化養護及河道消殺工作。「未來深圳河治理的工作重心已逐步從過去以防洪為主向兼顧水環境提升轉變,從深圳河幹流治理向全流域治理管理轉變,從深圳河範圍向深圳河灣拓展。我們和其他市民一樣,期待著深圳河早日重現『百鳥翔集、漁歌互答』的美景。」「治河辦」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相關焦點

  • 深圳河再現上百隻黑臉琵鷺,市民舉報清淤船隻惡意幹擾珍稀候鳥
    深圳河福田段再次出現逾百隻的大群落黑臉琵鷺!1 月 2 日上午,家住深圳河邊的市民唐先生向深晚記者報料,稱已連續多日在家中拍攝到這一大群珍稀候鳥。同時,唐先生也向記者提供了數段視頻,視頻中顯示有疑似在深圳河進行清淤作業的小船故意衝向黑臉琵鷺聚集的河灘,將鳥群趕走後停在附近水域,不讓鳥兒再次回來。
  • 深晚薦讀|7隻黑臉琵鷺在深圳灣覓食嬉戲
    9 月 20 日一早,7 只黑臉琵鷺出現在晨光中的深圳灣,這一幕被守候多時的深晚記者成功記錄下來。深圳觀鳥專家認為,不排除這些黑臉琵鷺並未參與今春候鳥季的正常遷徙,也許是長期留在深圳的一個亞成鳥種群。近日,深圳鳥友阿宇報料稱,在深圳灣灘涂上發現 6 只黑臉琵鷺,但由於距離太遠,手機無法拍攝。深晚記者即刻趕赴現場,趕到後卻並未發現黑臉琵鷺。此後,深晚記者又先後兩次前往深圳灣守候,由於連日下雨,也未能如願。
  • 海南共記錄到54隻瀕危雀鳥黑臉琵鷺 全球僅有3259隻
    瀕危雀鳥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結果公布,比去年多533隻  我省共記錄到54隻黑臉琵鷺  海南日報海口3月19日訊(見習記者 周曉夢 通訊員盧剛)瀕危雀鳥黑臉琵鷺家族又添新成員。近日,香港觀鳥會公布2015年黑臉琵鷺全球調查結果,共記錄到3259隻瀕危雀鳥黑臉琵鷺,比上一年的2726隻多了533隻,上升幅度19.6%,首次記錄超過3000隻,創近25年新高。其中,我國共記錄到330隻,海南54隻。  海南作為候鳥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黑臉琵鷺選擇在此避寒過冬,今年我省共記錄到的黑臉琵鷺數量是54隻,其中東方四更有34隻,臨高新盈有20隻。
  • 深圳河水質達30年來最優,今年達標率預計還將大幅提升
    全球華人傳唱的歌曲《東方之珠》,開頭兩句歌詞裡的小河指的就是深圳河。深圳河發源於深圳市梧桐山牛尾嶺,流過繁華的深圳市區。然而,由於汙水收集處理設施不完善,流域內的部分汙水直排入河,深圳河一度成了「排汙溝」。2015年底,深圳全面啟動治水提質攻堅戰,將深圳河灣流域作為治理「示範區」。去年12月以來,深圳河水質已連續達到地表水Ⅴ類標準,為30多年來最好水平。
  • 遼寧大連成為黑臉琵鷺育嬰房
    中國臺灣網2月6日大連消息 日前,從相關部門了解到,黑臉琵鷺全球總數續穩定在2720隻左右,但位於其他國家的黑臉琵鷺繁殖地繁育數量都在下降,缺失部分全部由莊河種群補充,遼寧大連黑臉琵鷺保護區意義對於全世界來說都很重要。
  • 丹東鴨綠江現黑臉琵鷺 引來世界各地攝影愛好者
    劉曉陽 攝中新網丹東9月7日電(王景巍) 「鴨綠江口溼地今年又飛來黑臉琵鷺了,而且不止一隻」,這一消息吸引了世界各地愛好鳥類攝影的攝影家,大家紛沓而來只為親眼看一看跟中國大熊貓一樣珍稀的水鳥。消息緣起於今年6月初,一名觀鳥愛好者在鴨綠江口地區發現了一隻被俄羅斯鳥類科學家環志於俄羅斯遠東的黑臉琵鷺,腿上的號碼為RU11。
  • 【鳥會活動】溫州野鳥會邀請您參加黑臉琵鷺全球同步調查活動!
    溫州灣溼地,是浙江省內最優質的水鳥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有不少的黑臉琵鷺留下越冬,2011年最高記錄到約40隻,2012年更是省內首次發現有13隻度夏群體,2014再次記錄到40多隻越冬記錄。2016年12月,溫州野鳥會王小寧和浙江省水利研究院熊李虎博士共同發現一群140多隻黑臉琵鷺,這個記錄是目前已知全球黑臉琵鷺秋季遷徙最大種群記錄。
  • 省內做地單位組團刷深圳地產展
    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8月23日消息(記者 蔣惠賢) 今日,第43屆中國(深圳)國際房地產業博覽會暨第11屆中國(深圳)城市土地展(簡稱「深圳地產展」)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盛大啟幕。  城市土地展:搭建土地供需交流平臺  有著「中國土地第一展」美譽的深圳土地展已成功舉辦十一屆,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一站式掌握全國主流城市未來土地供應情況的社交平臺。而本屆的城市土地展依舊有不少亮點。  1.城市組團參展,構建土地共享經濟朋友圈。
  • 重慶中心望山新組團亮相 世茂再亮渝中高光時刻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9日16時訊 11月28日,世茂·重慶中心夢幻燈光秀暨T3望山組團亮相儀式,在兩路口盛大舉行。在眾多嘉賓及媒體的見證下,重慶中心項目再次點亮高光瞬間,以唯美夢幻的璀璨星河驚豔重慶!
  • 臺南越冬大連生育「鳥中大熊貓」黑臉琵鷺日前返回形人坨
    黑臉琵鷺「T69」(圖片來源:大連市臺辦)5月6日,大連市臺辦工作人員向臺南市黑臉琵鷺保護專家通報,經莊河自然資源服務中心相關人員監測,成功捕捉到黑臉琵鷺「T69」已順利返回莊河市形人坨的「家」,正在家中安心生育。
  • 成都浴室櫃行業協會三度組團亮相中國·成都建博會
    成都浴室櫃行業協會作為聯合主辦單位將再次組織協會會員企業抱團參展,目前已有26家優秀會員企業報名,將重裝亮相展會,聚力推動「成都造浴室櫃」在全國行業影響力。 2021年是成都浴室櫃行業協會第3次集中組團亮相中國·成都建博會暨衛浴展,三年來組團整體展示區域面積逐年擴大,由2019年的700平米到2020年的3000平米, 再到2021
  • 深圳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 溼地公園成"美麗深圳"新名片 每年10萬餘只候鳥在深越冬
    昨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記者走訪了深圳溼地公園,感受深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見證深圳通過生態環境修復、質量提升、社會力量參與等多措並舉,將以溼地保護為抓手,將生態之美、人文之蘊、創新之魂打造為「美麗深圳」閃亮名片的努力。
  • 梅裡斯齊齊哈村樺木香鴨稻米「組團」亮相黑龍江綠博會!
    梅裡斯齊齊哈村樺木香鴨稻米「組團」亮相黑龍江綠博會! 2020年10月18日-22日第八屆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博覽會第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在哈爾濱國際體育中心舉辦齊齊哈村樺木香鴨稻米作為綠色生態稻米亮相國際大米節
  • 「荊品名門」組團亮相中國武漢農博會
    陳嬌 攝果蔬脆片、泡藕帶、土蜂蜜、葛粉、香菇菌棒、蟠龍菜、茴味蝦、高油酸菜籽油、漳河觀音茶、果凍橙、國寶橋米、洪森系列香米……12月16日上午9:00,以「鄉村振興·科創先行」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盛大開幕,來自我市的「荊品名門」產品組團亮相,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眼球。
  • 有萌又有愛 石家莊動物園動物「親子式」組團亮相
    斑馬寶寶齊亮相 田明 攝24日,記者走訪了石家莊市動物園。8月17日出生的長頸鹿寶寶正臥在草地上休息,站在小長頸鹿旁邊的姨媽偶爾走向遊客互動,但小長頸鹿的媽媽則緊鄰它覓食不肯走遠。據悉,這是一隻優雅的小母鹿,在飼養員的精心照顧下,長頸鹿寶寶現在已經快兩個月了,各項情況表現良好。「雙節」期間,小長頸鹿會跟在媽媽左右,在運動場和遊客朋友們見面。
  • 山西藥茶「組團」亮相「青洽會」
    連翹茶清熱解毒,毛建草茶健胃消食……本屆「青洽會」,我省攜30家企業300餘種產品參展,「組團」亮相的山西藥茶吸引了不少在場的客商。「藥的功效,茶的味道,既是產業轉型發展的新亮點,又能促進鄉村振興、農民增收。」青海進貨商金海峰很看好山西藥茶這個投資項目,希望能與藥茶企業開展多方合作。
  • 大朗13家企業組團亮相國際「針博會」
    3月16-18日,大朗鎮以「大朗毛織」區域品牌組團參加2016中國國際針織(春夏)博覽會,開啟今年大朗毛衣「國內行」系列活動的大幕。據悉,此次展會大朗共組織13家重點毛織企業,以200平米的展出面積亮相上海,集中展示了大朗的集群整體形象、企業風採,以及相關行業活動等。
  • 深圳5人組團可提前訂春運車票啦!收好這份攻略!
    預訂團體票乘車站 企業和自組團可預訂廣東地區廣州、廣州東、佛山、東莞東、東莞、汕頭、深圳、深圳西、深圳東站節前始發加開列車硬座、部分加開列車軟座車票車票和廣州南、深圳北站等高鐵站始發部分高鐵二等座車票以及湖南地區
  • 自然界·河山首映式 至此開河時代
    岸』河居生活館如約舉行,這是自然界·河山自以3.7萬/㎡價格引爆西安房地產市場後的首次亮相,無懼城市媒體閱遍豪宅的嚴苛眼光,慷慨邀約西安40餘家主流媒體人共鑑自然界·河山,至此宣告十年自然界至高產品組團首作正式入世,西安豪宅時代重新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