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芭比」很東方
新華網臺北6月28日電(記者 李寒芳 裴闖)依然是「小蠻腰」,天使般精緻美麗的面孔,眼前這個黃皮膚黑頭髮,丹鳳眼鵝蛋臉的俏娃娃,前世是「芭比」,今生是臺灣的「美寧姑娘」。
在臺灣新北市泰山區,記者見到了一群東方面孔、扮相跨越古今的美寧娃娃玩偶。她們有中國古代「四大美人」、巾幗英雄秋瑾、「10億個掌聲」美名的鄧麗君,「帽子歌后」鳳飛飛……
「美寧娃娃的前身是芭比」。美寧工坊執行長古翠娥向我們回憶起這段歷史。
1967年,芭比娃娃的製造商美泰公司在新北市泰山區成立了全球最大的芭比代工廠美寧工廠。設廠期間,全世界的芭比娃娃近8成產自泰山,三分之一的泰山人就業與「芭比經濟」緊密相連。
製作芭比娃娃的泰山女工被親切地稱為「美寧姑娘」。古翠娥和母親都曾是「美寧姑娘」。
「我和夥伴們從小就有很多工廠打下來的瑕疵娃娃」,古翠娥說,芭比讓家裡能有錢加菜,讓媽媽會學樣時髦地裝扮自己和女兒,是一代人幸福美滿的回憶。
然而好景不長,1987年,美泰公司將產業外移,泰山區逐漸凋零沒落。
「小孩子不懂,只知道街上的車少了,店鋪都關門了,媽媽們經常哭。」古翠娥說,泰山鄉就是臺灣代工時期結束的一個縮影。
泰山因芭比而生,難道也要因芭比而死嗎?這場陣痛持續到1998年,當時的泰山鄉長李國書開展社區營造,擁有共同記憶――芭比娃娃文化的泰山人,決心重造娃娃鄉的輝煌。
芭比的模樣只能是西洋摩登女郎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泰山的鄉親們在2008年自籌資金組建美寧工坊,一心研發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娃娃。
起初,美寧工坊向美泰公司購買娃體素胚,自己換造型、服裝,但是西方人的金髮、深輪廓臉型總是和東方造型不搭。於是工坊決定自己生產、開模,嘗盡了苦頭,終於生產出合適的東方娃娃胚體。
步入美寧工坊,眼前的娃娃讓人眼花繚亂。這裡展出的美寧娃娃可以是一位鄰家女孩,一位古代貴族,或是一位現代東方白領,領盡千年的中華時尚風騷。
還有不少美寧娃娃是按照名人的照片「微縮」打造。比如宋美齡娃娃,就身著縮小版的黑鬥篷式大衣;而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娃娃,選取了她常穿的牛仔服套裝。除此之外,娃娃們還擁有「大紅大綠」的花布裝禮服、臺灣少數民族服裝等華服。
古翠娥笑著說,前幾年因為電影《賽德克·巴萊》,賽德克娃娃頗受青睞,今年由於大陸《甄嬛傳》在臺灣熱播,現在賣的最好的是清宮格格娃娃。
一針一線細細縫出旗袍和民國「鳳仙裝」,從瀋陽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董洪英正在趕出一套客人定製的娃娃。
「這活比給真的小娃娃做衣服還費眼」。已經年逾五旬的她又不乏自豪地補充說:「我以前在瀋陽就是做成衣店的,這套鳳仙裝還有一件,在桃園機場展示。」
在文創設計師的幫助下,現在美寧工坊一共開發出1000多款娃娃。手工製作的美寧娃娃,不再只是小朋友的玩具,而是走精緻客制化路線,每一款娃娃都是獨一無二,有自己的「身份證」,售價約在3000元到1萬元(新臺幣,下同)之間。
客制化中訂單最受歡迎的,就是婚紗娃娃的訂製。新人只要拿來婚紗照片,就可以拿到迷你真我版的婚紗娃娃,將浪漫永久凝結。
「每件衣服都像是在幫女兒辦嫁妝,希望能夠風風光光地把女兒嫁出去。」古翠娥希望,昔日的代工小鎮能成為精緻文化產業的典範,將幸福、溫馨的理念永遠傳遞下去。
芭比娃娃風靡全球50年,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家族。目前還「形單影隻」的美寧娃娃也有計劃,推出自己的男朋友、姐妹和一大家子。
「這個工程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智慧。」古翠娥期待,能夠找到大陸的合作夥伴,結合兩岸的人力和市場資源,向世界共同展示東方的「芭比娃娃」。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