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幾碟甜點,兩本閒書,三五好友,或輕聲聊天,或埋頭看書,或一起發呆,或享受冬日暖陽和新鮮空氣,或眺望青山與遠方……雖時值冬天,這種充滿小資味道的生活場景,在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東湖鄉高槐村咖啡屋隨處可見。
    文旅融合開新景。走進旌陽,可以感悟厚重的德孝文化,欣賞養眼的生態畫卷;徜徉多彩的田園花海,體驗互動的民俗農事……從城市到鄉村,文旅融合,奔向詩和遠方,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可以清晰地感受文旅融合發展彰顯的魅力,「美麗經濟」的蝶變效應日益凸顯。
    按照規劃,旌陽區正以本土特色文化資源為核心,以觀光、體驗、科普等形式為基礎,以「節、會、展、演、創、賽」作為全域旅遊發展抓手,推進全域文旅融合發展,努力打造旌陽旅遊「一區三帶」產業布局。
    精神內核
    德孝文化感染著每個人
    「第一芳名泛漢代,無雙正氣屬姜家。」旌陽區激活德孝文化基因,用厚重的德孝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孝泉鎮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東漢大孝子姜詩的故裡,德孝文化發源地,「湧泉躍鯉」、「安安送米」、「姜詩孝親」等「一門三孝」故事如清泉流芳、化育子孫。歷經2000多年的傳承與弘揚,崇德向善、孝心孝行成為旌陽人代代相傳的不竭動力。
    在孝泉古鎮,以德孝文化為主題,建起了「中國德孝城」,在這裡姜孝祠、古代二十四孝雕塑群、「一門三孝」故事長廊、孝子橋、孝子亭、孝泉井等一大批德孝文化特色的景觀景點,成為遊客悟德孝文化、度心靈假期的首選地。
    孝行天下,德潤旌陽。從1996年開始,22年的時間裡,先後評選出300多名孝子孝媳小孝星,先後湧現出無私照顧丈夫么爸20餘年的省級道德模範廖成菊、侍奉癱瘓老母十年如一日的教師代表廖洪章、做家務照顧患病母親的12歲小學生楊鉛坤等等。「以豐富的文旅活動為載體,德孝文化不斷地影響和感染著每個人。」孝泉鎮黨委書記廖成霖說,「用你身邊的孝心孝行故事,教育身邊的人。」
    旌陽通過開展德孝文化通過開展德孝文化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企業 「六進」活動,讓德孝文化浸潤心靈。在孝泉民族小學,戲曲進校園,今年7月26日-29日,該校「社戲鄉音班」受邀參加韓國江陵第十七屆國際青少年藝術節,在國際舞臺上表演創作的戲曲《孝鄉戲園》《梨園新秀》節目,頗受老外好評。
    在東湖鄉高槐村的一棟兩層樓,這裡是52歲的楊佔勇製作德陽潮扇的基地。如今的他除了受邀奔走了於各地的文化或者工藝展覽外,便一心回到他的這個基地製作和傳承德陽潮扇。
    作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德陽潮扇傳承人之一的楊佔勇,從199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歷了近30年,以傳承潮扇工藝為樂,成為了他主要的生活。
    「德陽潮扇是我們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作為傳承人,我有義務和責任把它傳承下去。」經過努力,德陽潮扇在楊佔勇的手裡又煥發出了生機。
    文化核心
    推進全域文旅融合發展
    德孝文化是旌陽的一個文化品牌。如何將這個文化品牌做大做強?將文化與旅遊融合成為旌陽的選擇。
    如今,孝泉古鎮德孝之風猶存。每年,孝泉古鎮都要舉辦上九會、孝文化旅遊周、感天大孝祭等民俗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看稀奇」。孝子、孝媳、小孝星和最美家庭評選活動更是當地一大盛事,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這是該區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生動切片。
    從「到此一遊」到深度文化體驗,德孝文化與旅遊的成功結合,成為旌陽推進全域文旅融合發展的「樣本」按照旌陽區委五屆五次全會精神,該區將以本土特色文化資源為核心,以觀光、體驗、科普等形式為基礎,以「節、會、展、演、創、賽」作為全域旅遊發展抓手,實施鄉村旅遊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旅遊景點。而規劃中,「一區三帶」產業布局清晰可見,依託中心城區萬達廣場、希望中心等主要商業景點,打造特色文旅、商旅融合示範區;以孝感鎮、東湖鄉、揚嘉鎮為重點,打造城市近郊休閒旅遊帶;以和新鎮、雙東鎮、新中鎮為重點,打造沿山生態旅遊帶;以孝泉鎮、德新鎮、柏隆鎮、黃許鎮為重點,打造德孝文化和養生溫泉休閒帶。
    近年來,旌陽充分挖掘文化和旅遊資源,找準融合點,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孝泉古鎮、紅光印象、優禾上品、高槐咖啡、雙東菜花、荷韻龍居、花田錦地、原野牧場等一個個有文化、有民俗、有看點的近郊鄉村休閒觀光遊,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讓村民富口袋、遊客樂開懷、鄉村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