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吉·原野:樸素是一個人的底色

2020-12-16 騰訊網

大鋼琴家霍洛維茨說:「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原來最有力量。

霍洛維茨的演奏節制,沒有任何花哨與噱頭。他手下的樂音宛如從心裡流出來,沒有多餘的動作和表情。霍洛維茨著裝普通,神態像一個兒童。

作為好的藝術家,其樸素何止於衣衫,更多在心靈。心靈樸素,猶如蘭生幽谷,不香自香。追求樸素近於追求真理。因為真理樸素。它如此本真地顯露自我,而無須在自我之外再加修飾或解釋。河水、青草、太陽和月亮都沒有包裝,都可以用樸素或真理命名。

所謂包裝,很多時候是心虛的表現。包裝不光指衣衫華麗,那些氣勢磅礴的人、拍胸脯的人、彈鋼琴帶出雜耍動作的人,都在包裝自己。他們都力圖以外在的修飾彌補內在的不足。他們唯恐別人不信,用豪言大話奢華精緻勸別人信,別人反起疑心。

樸素是定力,是耐力,是恆心。也可說大美隱內,不求外露。此處之「隱」與「穩」字接近,急不得。肚子有貨,心裡有數,不必藉助各種花樣。此態近於平靜,樸素和平靜本是孿生兄弟。它們都美。

美學家宗白華說中國文學大體上分為兩路,

一路是金派,咄咄逼人,急功近利,轉瞬即逝。

一路是玉派,含蓄蘊藉,謙衝雅靜,盡得風流。

宗白華說,莊子、蘇軾的詩文,俱是玉質文章。

玉者,有光卻抑光,別人看得見溫潤,看不到耀眼。這是君子的味道——既有才華,又有包藏。此味可進可退,可朝可野,可收可放,近於中和之美。中,說的是中庸,不偏不倚。和,說的是和洽,凡事不勉強。

樸素平靜,玉質文章與中和之美,都在講內在與外在的統一,所謂樸素,是說內在更重要。用古人的話講,叫「質勝於文」

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們從中得知,人的老師首先是大地,最終歸於自然。大地樸素而生長萬物,卑下而養育眾生。世間只有人做過不自然的事,大地從來不搞不自然的名堂。

所謂得道,說的是一個人不管做事還是做人,最高境界無非像大自然一樣——自然而然。

END

相關焦點

  • 鮑爾吉·原野:有難度的漢語寫作太少了
    鮑爾吉·原野,姓「鮑爾吉」,即蒙古族諸部落中黃金家族的命號,祖籍內蒙古自治區哲裡木盟賓圖旗。1958年7月生於呼和浩特市第253醫院,長在赤峰市昭烏達盟公署家屬大院。畢業於赤峰師範學校,曾供職於遼寧省公安廳,現為專業作家,遼寧省作協副主席。
  • 一個人,越樸素越高貴
    當一個人年紀越大,就看淡了人生,世界再繁華,都不會真正屬於自己。真正幸福的時光,是清淡,簡單,樸實無華!   託爾斯泰說:樸素是美的必要條件。一個人,越樸素越美;越樸素越高貴。
  • 人活到極致,越樸素越高貴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發現自己在現實裡找不到出口時,便靜靜地退下舞臺,尋找答案。參加綜藝節目,當被問起參加的理由時,他直言不諱:「我這段時間需要錢。」此話一出,眾人譁然,怎麼樸樹也想要錢?可對樸樹來說,這才是真實的自己,他也有名利的追求,也渴望被人認可。承認這些,並沒有什麼不對的。
  • 劉慈欣——黃金原野
    「『以太號』火箭和『黃金原野號』飛船隻應屬於太空。」愛麗絲在留給媒體的視頻中說,那時發射倒計時只剩三分鐘,她身穿太空服處於「黃金原野號」狹小的座艙中。她說 「黃金原野號」將在「以太號」火箭的推動下飛向月球,飛船將在繞月飛行後返回地球,這是為了實現父親最後的夙願。
  • 一個人的底線和原則,就是他人品的底色
    意思是:看一個人品行,看他貧窮不得志的時候,要看他堅持不做什麼。一個人人品的好壞,不僅僅看了他做了多少好事。而是看他在能做壞事的時候,到底能壞到什麼程度,這個壞的程度就是他做人的底線和原則。鑑別一個人品最好的一種方式,就看一個人的原則和底線,並且看他對原則和底線的堅守。1做人有沒有底線。
  •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生命底色開始轉暖?
    01 生命底色生命底色是什麼時候開始行成的?李雪老師是這樣描述的:- 首先 -在孩子需要全然依戀母親,跟母親共生的嬰兒期,眾人會勸誡媽媽:你要早點斷奶,少抱孩子,不要慣壞了!——這樣直接搗毀了孩子一生安全獨立的心理基礎,讓孩子的生命寫上灰暗的底色。
  • 寫給家鄉的原野
    家鄉的原野:你好!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句話:「家鄉的什麼讓我們念念不忘?」看到這句話時,我腦海裡馬上就浮現出了你——家鄉一望無際的美麗原野,是你收納了我無盡的快樂,是你承載了我無盡的記憶,是你陪伴著我度過了歡樂的童年。每年春天,我家鄉的原野啊,覆蓋在你身上的潔白的冰雪開始慢慢消融,靜臥在你身上的小溪,像條結束了冬眠的巨蛇,蕩起了解凍後歡快的浪花,叮叮咚咚地,唱起了動人的春日讚歌。
  • 等待春天洗禮的披著綠婚紗的原野,和消失在原野的放牛郎
    這片原野,將迎來又一個充滿朝氣的春天。傍晚,走在田邊新修的水泥路面上,不遠處的排水溝還像從前一樣,水不停地流著,不時有愛玩水的鴨子嘎嘎地跳進水裡猛地將頭扎入水中,叼起一條小魚兒。蹲在水溝旁帶著草帽舉著釣竿的大叔已不是當年熟悉的面孔,四周綠油油的稻田在風的摩挲下發出颯颯的聲響。風的味道,水的味道,還有那片原野融合在一起。
  • 閩籍旅美學者錄製全英語抗疫宣傳片:愛國是一個人最樸素的情愫
    閩籍旅美學者錄製全英語抗疫宣傳片:愛國是一個人最樸素的情愫 2020-03-17 22:05:28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抗擊新冠肺炎)閩籍旅美學者錄製全英語抗疫宣傳片:愛國是一個人最樸素的情愫
  • 英文版話劇《原野》正在沈加緊排練
    英文版《原野》的由來  6月20日,記者連線身在北京的著名瀋陽籍導演、沈師大延松戲劇研究所所長王延松得知,美國史密斯女子學院戲劇系主任艾倫女士,以及英文版《原野》執行製作人、美國史密斯女子學院教師張南女士正在沈師大排戲,於是記者驅車前往採訪。  艾倫女士表示,英文版《原野》的由來還緣於前年在美國與王延松導演合作創排的英文版話劇《金瓶梅》。
  • 汪曾祺寫作受沈從文影響:儘量寫得樸素才真實
    汪曾祺寫作受沈從文影響:儘量寫得樸素才真實   一個人的成長總歸離不開他的原生家庭和後天教育。  如果說家世傳承奠定了汪曾的祺審美底色,那麼在西南聯大的求學生涯,則奠定了他在寫作上的價值取向。  回憶西南聯大生活,汪曾祺特別提到一本《大一國文》。
  • 讓《黃金原野》喚起你心中的夢想
    這就是大劉老師的短篇小說《黃金原野》。一個20出頭的美麗女孩,正值青春年華。她卻選擇用生命去實現父親的願望,登上黃金原野號飛船,飛出地球,飛過火星,飛往太陽系的邊緣,然後繼續往宇宙的邊緣前行。可是她自己卻看不到這些了,冰冷而美麗的軀體在飛船上靜靜地躺著。我真希望她能飛到大劉老師的三體世界,遇到三體人,能將其復活。
  • 二十一年之問:失去原野和夜露之後,孩子們該如何尋味這個世界?
    放學後,同學們追奔於原野,歡聲笑語,如悅耳的春風中的鈴聲。幾個同學在草叢中拔弄著螞蟻或者別的小動物,物種的生息、大自然的巧變總讓孩子們著迷。回到家,擔水做飯,餵雞趕鴨,幫忙家務,等待著勞累的大人回家。孩子們很自然地勞動著、承擔著一個家庭的生活負累和共同的責任。
  • 《原野》象徵手法的運用,劇中人物的悲劇美
    滲透在其中的感情太過濃烈,就像原野上沉鬱的大地壓抑地讓人喘不過氣來,同時,從穿透厚重的烏雲,曙光照耀在蒼莽的原野上,富有生命力的大地再一次煥發新的生機。《原野》主人公身上的悲劇色彩恰如古希臘的悲劇那樣,主要不是寫悲,而是在於表現崇高壯烈的英雄主義思想。亞里斯多德曾在《詩學》中曾專門探討悲劇的含義。
  • 波蘭:原野之美,國外風光攝影作品欣賞
    這片原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它雖然不像義大利的託斯卡納那般出名,但景色比油畫還要美。這裡的色彩、光線、雲霧等都會為我帶來無盡的靈感。」Przemysaw Kruk是一位來自波蘭的攝影師,從小生活在克拉科夫-琴斯託霍瓦高地(Jura Krakowsko-Czstochowska)的農村,他說:「自我有記憶以來,我的窗前就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原野,當我學會攝影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窗前的這片景色記錄下來。這片原野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它雖然不像義大利的託斯卡納那般出名,但景色比油畫還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