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的內容簡單粗暴,
沒錯,
書接上文,
咱們說說寶寶腹瀉的常用藥物!
一、預防和治療脫水
1
預防脫水
建議在每次稀便後補充一定量的液體,直到腹瀉停止。
2
輕至中度脫水
口服補液及時糾正脫水,應用口服補液鹽Ⅲ,溶於溫水中,用量(毫升)=體重(千克)×(50~75),4小時內服完;4小時後重新評估寶寶的脫水狀況。
3
重度脫水
需要去醫院進行靜脈補液。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
若懷疑為細菌感染導致的腹瀉,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選擇抗生素治療,不可以自行用藥哦!如果是輪狀病毒、腺病毒、人類杯狀病毒等病毒引起的腹瀉,抗生素對病毒沒有治療效果,而且還會殺死腸道內正常菌群,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蒙脫石散
這是一種腸黏膜保護劑,適用於急、慢性腹瀉。它一方面可以吸附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同時可以覆蓋、修復和保護消化道黏膜。
用法用量:
口服。
溫馨提示:
①服用1袋不得少於50毫升溫水,水量過少易引起便秘;
②攪勻後全部服用,不能只喝上清液;
③如果大便水分不多,可以停藥,過量服用易引起便秘;
④因為蒙脫石散有吸附作用,需間隔一段時間再服用其他藥物;
⑤蒙脫石散宜與飯間隔2~3小時,否則不能均勻地覆蓋在腸黏膜表面。
四、丁桂兒臍貼
可用於著涼引起的腹瀉。
用法用量:
外用。貼於臍部,一次1貼,24小時換一次藥。
溫馨提示:
①本品為外用藥,禁止內服;
②皮膚破潰處禁用;
③用藥時忌食生冷油膩及不易消化食物。
五、益生菌
人體腸道中定植了天文數字數量的細菌。正常情況下,腸道菌群與人體處於共生狀態,我們為菌提供「住所」和「食物」,菌「知恩圖報」,為我們預防感染、輔助營養吸收、參與免疫調節等。
絕大多數感染性腹瀉病兒存在腸道菌群紊亂情況。益生菌能夠通過補充腸道正常菌群、糾正菌群失調、分泌抑菌或殺菌物質、增強腸道局部免疫反應,有效地清除病毒和細菌等機制,明顯縮短腹瀉病程、降低腹瀉的嚴重程度。
對輪狀病毒等病毒性腸炎,推薦早期使用芽孢桿菌等益生菌製劑;對細菌或真菌感染性腸炎,在給予敏感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推薦聯合使用益生菌藥物。
臨床常見益生菌製劑
益生菌該怎麼選?
你可能會問,如果寶寶需要服用不只一種藥物,先服哪個?後服哪個呢?
首先服用抗菌藥物,以殺滅病原菌;1小時後再服用腸黏膜保護劑/吸附劑,吸附和清除病原菌;再1小時後服用益生菌,恢復腸道菌群,發揮各自的最大療效。抗菌藥物可能會「殺死」益生菌,因此兩種藥物應間隔2~3小時服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