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愛情熬不過時間。
還有人說異地戀只能夭折。
當然人還說,價值觀會因為環境不同而改變。價值觀變了的男女是沒辦法長久相處的。
然後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身影,她在等她的兵哥哥回來。
兵營和日常生活是兩個環境,我的一對最好的朋友分手了,男孩子去當了消防兵,女孩已經有了新的男友。
但是那不是這個故事,這個故事裡,只有一個穿婚紗等待愛人的女孩。和她即將來到的愛情。
這樣的身影,讓我想到了《神鵰俠侶》裡邊的楊過。那個在斷腸崖等了16年的男人。
如果說小說裡面的人物太純粹,而我們的生活太複雜,誘惑太多,我只能笑笑不說話。
可能真的把愛情當成現實東西的人,並不多,因為它並不像水和食物,要一直陪伴我們。
《後來的我們》裡面有個細節耐人尋味。是說女主走後,男主抓住那段時間的空檔期,做成了遊戲獲得了成功。
但是做出的遊戲的結局是伊恩如果找不到凱莉,遊戲就會一直是黑暗的。
不能評判這個電影到底傳遞的是怎麼樣的價值觀。是說有了愛情就沒辦法事業有成,還是說要做成事就一定非要自己荷戟獨彷徨?愛情只是累贅?
更別說我看男女主人公就像是搭夥過日子的饑渴男女,並無太大愛情痕跡。
所以我的定位這是個沒太多感情戲碼的強行轉換的愛情故事電影。當然伊恩和凱莉之間的愛是真的,起碼在遊戲裡的那個傻傻的伊恩。
電影沒能給到的愛情,我從這個等待的背影裡看到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感情就像放在空氣下的麵包,不斷地氧化乾癟,失去了口感和品相。
可是相信愛情的那一小撮人,會把麵包放到整潔的櫥窗裡,放到明亮的燈光下。
就像你路過烘焙店看到的那些麵包一樣。
他們允許麵包自己會自然地氧化,會在時間裡失去水分,會不如最開始那麼誘人香甜。
但是愛人們卻遲遲不肯拿開,更不能丟掉這塊麵包。
櫥窗外人來人往,風言風語稀稀落落。
可是明亮的燈光只為我的麵包而打開。
總會有人能欣賞這愛的烘焙和純淨的麵包,和我一起守護著心底最初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