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經驗之談:這麼早接觸英語學習對孩子來說有必要嗎?

2020-08-25 毛媽Carol講繪本故事

毛媽平臺投稿作者——悅小桃

坐標魔都,海歸碩士媽媽,致力於分享育兒成長乾貨和育己提升心得,與孩子一起成長。

01 怎麼看嬰幼兒的學英語熱潮?

現在的家長,特別是大城市的父母,肉眼可見的,對孩子英語啟蒙越來越重視了,開始接觸的時間也越來越早了。知乎有熱門帖子討論中國孩子太重視英語,以至於忽略了母語本末倒置。

先說說配圖中的笑話是否屬實。

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得先來說說詞彙量的定義:英語能力分聽、說、讀、寫能力,當然詞彙也分為聽、說、讀、寫四種詞彙,有很大區別。

低幼兒童一般是聽力詞彙(即能聽懂知道意思)量最大,然後是能說的詞彙(指能在口語裡自由應用表達),再然後是能讀和能寫,(成人則不同,讀>寫>聽>說的能力為多),能說和能聽已經差了很大一個量級。


可見該笑話顯然是把不同能力的詞彙偷換概念了。

對於4歲孩子來說,認字(或者認單詞)肯定不多,所以詞彙指的是聽力詞彙。

而4歲英語母語國家的孩子不可能連1500詞都聽不懂和不會說(據測得《小豬佩奇》第一季詞彙量共1779個),學過自然拼讀的孩子能讀詞彙1500+也不算很難,而拼寫1500+詞彙才是大多達不到的。

而對於國內4歲孩子,如果能1500+聽說詞彙,那說明啟蒙很成功,基本和英美孩子語言發展相同水平。

  • 再談談,學習英語是否是必要的

先不說別的,現在考入高校,就算分數降低或者考試制度更靈活,但英語成績是不是依然還需要?

其實,無論是世界性的交流還是文獻閱讀,在絕頂智能的翻譯器出現之前,英語都是行走世界的一個鑰匙。

我們都希望現在的孩子學英語目的是為了溝通和應用,而並非成為翻譯機器。

走過了基礎的啟蒙階段就應該從 Learn to Read 變成 Read to Learn,讓孩子運用英文去獲得知識,打開視野看世界,轉變成自身綜合運用能力。

但是問題就出在怎麼學以及學到什麼程度。

大家覺得過早學習英語有弊端這個問題產生的根源在於:我們這一代及以前,從小長久以來把語言當作一門知識學科來學了,既不實用又費時間。但其實英語只是一門工具,而不是一個知識本身,像在學習數學科學一樣到了小學甚至更晚,再開始低效背單詞,摳語法,學成啞巴英語,失去了它滿足聽說為先,靈活運用的能力。

要知道,國內英語考試標準很低。大學英語六級要求掌握詞彙也就5500詞,是英語母語國家孩子三四年級的水平,連6000詞+的《哈利波特》系列看起來都費勁。

  • 學英語會本末倒置,荒廢了漢語嗎?

必須承認,學好母語當然更重要,如果不是確定未來出國工作就不回來的孩子來說,中文重要性絕對是高於英文的。

對於國內的普通家庭來說,爸媽去上班,留在家裡是講普通話甚至方言的爺爺奶奶,爸媽也就晚上和周末加入點英語氛圍罷了;就算全職媽媽在家全天陪同,也不可能英語對話量大於中文交流;哪怕選擇上國際幼兒園的孩子,3歲也大多母語強勢了。

我們擔心的不該是孩子講母語的機會太少了,而是英語語境太少了才對。

  • 為什麼學英語要趁早,學齡前(0-6歲)英語啟蒙很重要

1.早啟蒙,才能建立母語思維,並保證孩子在閱讀英語時能夠心智同步成長。避免出現大孩子看英文低幼繪本動畫片覺得幼稚,看同齡讀物又看不懂。

2.把握聽力敏感期,大量接觸標準音頻才能說出更地道標準的口音比如日本人說英語常被認為發音一言難盡,因為日語裡是缺失/r/音的,如果從小在聽力敏感期(一般認為6歲前)沒聽過這個音,就會喪失對這個音的聽力敏感度,聽不出區別也模仿不出,結果就是所有的/r/音都會發成/l/音。

所以,在可以分辨出一切語音的區別的年齡,加強原版語音語調輸入學習出來的語言,是可以達到母語者發音水平的。

3.學齡前更多採用「習得」,不刷題不背誦,通過親子閱讀、動畫片、兒歌表演等方式薰陶英語,更有樂趣,孩子感覺不到在「學習」,更易接受。長知識的同時促進了思考和閱讀能力提升,知識面和口語流利度也得到了提升。用這種方法學英語,既高效又無痛,何樂而不為呢?

4.前面也說到了,學習英語並不會影響母語,反而,雙語教育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有積極的影響,能極高效率地提高我們的溝通能力,閱讀能力和記憶力。神經語言學家通過實驗發現,會用兩種語言的人,大腦的聰明程度比掌握單一語言的人更高。

5. 其實年幼孩子開始英語滲透反而可以減輕學齡後沉重學業的負擔。英語不同於科學學科,年紀小會受限於認知和大腦發育水平,沒法把數學、物理什麼的學到很深。但是,對於體制內課本裡這麼淺顯的英語標準和語言本身的特點來說,學齡前讓英語聽說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是完全可行的。

如果孩子把英語掌握到能夠基礎交流的程度,上學後英語應試毫無難度,就可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識字練字、閱讀寫作以及數學、自然科學學科上。

6. 從小打好英語基礎,走在前面,也為以後多一種人生選擇。也許有的家長說,以後不打算讓孩子出國,就高考考出來就行了。但是誰會意料到以後的事呢,誰會知道孩子以後可能的機會呢。如果一直英語水平中等,等到學業繁重,還要死磕出國英語考試的話,無疑是來不及了。


02 給孩子開始英語啟蒙之前,父母應該知道這些


  • 英語學習起步要科學,先看父母指導書

首先強烈建議父母把蓋兆泉,安妮鮮花,汪培珽,吳敏蘭,廖彩杏等老師的書看看,當然也不用全部都買書回來看,可以在微信文章裡搜他們的主要方法理念。

其實我當年在論壇上看到這一建議也不以為然,想著自己作為海歸,怎麼學英語也是這麼走過來的,何必還要看這個呢。但其實現在的孩子和我們走的確實不是一條路。

各位老師都提到了幼兒英語啟蒙過程中的共性,介紹了各類材料的使用,對非語言發展相關專業的家長們很有幫助。避免錯過了最優啟蒙時間,或者不知道怎麼興趣至上寓教於樂,或者跟風買了一堆書不知道怎麼用,以及盲目求助於補習班,被課程顧問拿出來看起來高大上的課程體系安排而被牽著鼻子走,浪費了時間金錢。

當然,各位老師的理念也有區別。在這裡我更推薦蓋老師的《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方法更學院派也更接地氣。

  • 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最好

綜合各位英語啟蒙專家的意見,除了蓋兆泉老師提出3歲起點,其他如安妮鮮花、汪培珽、吳敏蘭、廖彩杏等大都推薦0-2歲開始,或者越早越好。

蓋兆泉老師其實也有詳細解釋了3歲起點說的原因。她是考慮到打好母語基礎以及國內大部分家庭英語啟蒙條件和語言發展規律的,值得信服。在此,家長可以根據各方面因素自行判斷。總之,不要超過6歲語言敏感期就好。

①家裡有條件用英語母語水平和孩子日常對話的就從出生開始,英語母語同步。2歲以內的孩子只有在互動反饋中才能習得語言。

②2-3歲開始,這也是我比較推薦的。

大部分中國家庭並沒有條件成為OPOL模式(one person one language),就是說父母一方用母語的能力和孩子說英語的可能性低,跟孩子從小用流利地道的英語聊天幾乎不太現實。

所以,更建議孩子從小(甚至還聽不懂語言的時候),父母多用豐富優美的詞彙、高級完整的句型進行母語語言輸入,打好中文基礎,並且激發更多的語言處理神經元的發育。

等孩子理解能力增加,第二語言的有效輸入方法增多,日常TPR加上英語歌謠、親子共讀繪本滲透到生活中,無痛引入英語。這時候適合孩子的原版材料也易得,避免認知水平和語言發展能力不匹配。

③3歲開始

更適合家長英語水平一般的家庭。3-4歲的語言敏感期間學英語依然可以習得類似母語者的外國腔。原版兒歌、遊戲、動畫片、分級讀物等多管齊下,孩子更易接受,能上國際幼兒園就更好了。

3-5歲開始啟蒙也不用擔心晚,蓋兆泉老師自己的兒子就5歲開始,上學後依然取得極其優異的英語水平,甚至高出同齡英語母語孩子。

  • 每天要學多久英語

根據目標來。

有計劃哪個年級出國留學?希望達到閱讀同步英美同齡孩子?還是只是考好高考?

一般來講,語言學習沒有捷徑,時間投入的差距就是水平的差距,堅持+大量+高頻就能有成效。蓋老師也給了一個基礎定量標準:達到閱讀和英美同步,每天1小時,周末2小時;達到聽說讀寫四項都同步,每天至少投入英語的時間要3小時。其他目標的就自行減量。

其實學齡前孩子每天1小時的英語浸泡時間很容易做到,20分鐘動畫片+20分鐘親子讀物+20分鐘的兒歌、遊戲、配套音頻等,玩樂中學到的英語輕鬆趕超上學後課本進度。


03 英語啟蒙的原則


  • 興趣是最重要的

特別是對剛啟蒙的小齡孩子來說,英語是遊戲,是父母的陪伴。不要讓他們有學習的壓力,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下讓他們像發現另外一個世界一樣。

語言學家史蒂芬·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針對二語習得提出了「情感過濾假說」,認為習得者的大腦會自動留下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直接過濾掉。所以,一定要圍繞孩子的興趣選擇習得英語的方式。豐富有趣、輕鬆愉悅的啟蒙過程才能可持續發展。

可理解性輸入

遵循i+1的原則非常重要,不過估計大家對此也比較熟悉了,就不再贅述。總之,既然是輸入,就是既要有「輸」,更要能「入」。在場景中理解後,難度不斷匹配孩子的能力逐漸增加,這樣才是語言能力提高最有效的方法。

聽說讀寫的順序

按照聽說讀寫的順序進行啟蒙,這個大家也應該都熟悉。不但母語的習得過程如此,而且「聽」在英語中尤其重要。由於不同於漢語是表意文字,英語是表音文字,聽力能力積累會直接解碼轉化成閱讀和寫作能力。

最後,切記早期啟蒙需要父母多陪伴

對於三歲或者更早開始,如果讓孩子脫離父母自己接觸英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僅指望一周一兩次的機構,或者直接扔給點讀筆都是低效的。保持大量浸潤,需要家長多方位的耐心陪同。

有的家長說自己英語也差啊,怎麼親子共讀呢。其實我覺得如果要有這個心就和孩子一起學,如果連一個成人都做不了的事,怎麼能指望兩三歲的孩子也能做到呢?至於家長擔心自己口音不夠純正,完全不用擔心,等過了啟蒙期,孩子可以自己進入學習後輔以有聲讀物,自可以糾音。

相關焦點

  • 過來人經驗之談:這麼早接觸英語學習對孩子來說有必要嗎?
    01 現在的家長,特別是大城市的父母,肉眼可見的,對孩子英語啟蒙越來越重視了,開始接觸的時間也越來越早了。2.把握聽力敏感期,大量接觸標準音頻才能說出更地道標準的口音。比如日本人說英語常被認為發音一言難盡,因為日語裡是缺失/r/音的,如果從小在聽力敏感期(一般認為6歲前)沒聽過這個音,就會喪失對這個音的聽力敏感度,聽不出區別也模仿不出,結果就是所有的/r/音都會發成/l/音。
  • 過來人經驗之談:孩子過早接觸英語,真的有必要嗎?
    這麼早接觸英語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嗎?」確實,現在的家長,特別是大城市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英語啟蒙了,畢竟孩子以後若是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要精通多種語言,尤其是那些小孩子出國發展的父母,更是注重孩子英語的培養。
  • 這麼早接觸英語學習……
    魚媽回覆: 我覺得很有必要。 1.從小開始在生活中運用英語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是80後,初中才接觸英語,當時學英語很費力,當時班上很多人的英語水平都停留在考試水平,聽力大家都很差,特別是完形填空,每次的得分率在20%左右,完形填空是最考核英語綜合能力的,也就是大家學了英語都沒法用。
  • 過來人經驗談:職稱英語備考五步走
    第二步:早準備、早複習 這條是像我們這樣基礎較差考生必須要做到的。雖然大家都說職稱考試難度並不是很大,但像我多年未接觸英語,年齡偏大,加上自己的記憶力下降,再加上工作、家庭事務,能用在學習上時間往往很分散,且不固定。
  • 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有用嗎?親身經歷分享給重視教育的父母們
    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有用嗎?親身經歷分享給重視教育的父母們  前段時間我在知乎看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是如何看待嬰幼兒學英語熱潮的?這麼早接觸英語對孩子來說是有必要的嗎?」下邊ivy先生分享親身經歷,ivy先生從事英語教育十幾年,也是一名寶媽,對英語啟蒙有深入的研究。
  • 幼兒園開英語課,有必要嗎?
    ,他4周歲的兒子,9月開學上幼兒園中班,最近他收到幼兒園老師的微信,說要額外交400元的英語班學習費用,陳先生表示很疑惑,「這麼小的孩子,中國話都沒學好,怎麼就開始學英語了呢?」家長幼兒班新開英語課,額外交400元學費「孩子只有4周歲,普通話都講不利索,現在就讓孩子接觸英語,會不會有些操之過急?」9月18日,見到陳先生時,說到孩子學英語,陳先生覺得沒必要。他介紹,孩子上幼兒園,一學期(3個月)3900元,即每月1300元,現在再額外增加400元。
  • 幼兒園:中班孩子報英語興趣班有必要嗎?網友:為時過早
    ,這麼明顯的對比,讓小莫不由的在思考幼兒學習英語有必要嗎?興趣班顧名思義就是培養孩子興趣的地方,幼兒園的小朋友報的口才班居多,目的就是培養孩子與人交流的能力和口才表達能力,小莫要說的就是在這個階段很多孩子都在練習字正腔圓的說自己的母語,再將英語作為他們的興趣對孩子來說學習就變成了一種負擔,而且語言的學習是要有一個環境,孩子在非英語環境中,過早的接觸到英語學習反而是在磨滅孩子的英語興趣。
  • 從幼兒期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有必要嗎?
    幾乎每一個父母都知道,語言啟蒙對孩子而言是越早越好。但不少的新手父母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還不會說話,就給TA做英語啟蒙,會不會沒用啊?孩子還沒有上學,就做英語啟蒙,會不會白用功呢?從幼兒期給孩子做英語啟蒙有必要嗎?
  • 【網上英語外教一對一哪個好】過來人分享真實經驗!
    【網上英語外教一對一哪個好】過來人分享真實經驗! 2020年10月29日 16: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網上英語外教一對一哪個好】過來人分享真實經驗
  • 經驗之談:快速提高英語的終極方法
    經驗之談:快速提高英語的終極方法   英語應該都不陌生,從小學就零零星星的接觸了。其實我真不知道初中英語有多少難題?英語是我極少沒有報班的科目之一,而且不是很建議去報班,這本身是多讀多練的科目,更適合自學,該學的學校會一點不落的去講的。畢竟初中階段是真正意義的英語入門階段。
  • 過來人告訴你,少兒學日語有沒有必要?
    少兒學日語有沒有必要現在不少家庭提倡少兒的早教。推崇雙語教學,甚至三語教學。但是現在的英語真的是一點優勢都沒有,小語種則更顯競爭力。那麼少兒學日語的話有沒有必要呢?首先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可以做一個分析一、少兒時期的孩子們學習能力正在頂峰狀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處於學習的階段,面對新的內容更容易接受,對於接觸並掌握一門全新的語言體系來說是良好的時機。讓孩子在這時學日語,學習速度快,並且更加投入。
  • 家長對孩子英語學習的各種疑惑終於有了解答
    這時候的學習目的就不一樣了,就是偏向於糾音了。當然,糾音的人需要發音標準。這就是為什麼孩子長期接觸的老師發音要求標準,不然長期接觸下來容易把孩子帶偏。不感興趣的,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是沒有必要強迫的,輸入為主就好了。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對於內容的挑選有更精細地斟酌和引導。另外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就是建立孩子的集體意識,如果一個小群體都學一個內容,她在潛移默化中就不會這麼排斥了。
  • 英語一對一補習有必要上嗎?過來人來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外語是學生時代很重要的一個科目,學好了對以後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有幫助。但是,英語對中國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學習環境較差的孩子,他們的英語基本是為了應對考試,考完也就忘記了,很難形成自身的一種能力。
  • 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
    自學和輔導班有哪些區別?每逢周末都能夠看到孩子們匆忙的身影,奔波在各個輔導班之間,對於家長來說,讓孩子學習更多知識,將來有東西傍身,也是一種求生技巧。但也會有家長疑惑,英語輔導班有必要上嗎?如果是單純的學習英語,在家不是一樣可以學習英語,何必到處奔波英語輔導班?其實,自學和輔導班上課還是有區別的。
  • 弋果美語|學習英語,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英語本身對孩子們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意義,平時用不上,至多是在課本和考試中看到,所以他們學習英語的動力其實來自於語言以外的意義,不一定是語言本身。我經常和家長們分享這樣一句教育名言:Knowledge only becomes powerful when you share it with others.( 知識只有和別人分享時才變得有力量。)這句話強調了學習與生俱來的社會秉性。
  • 學中醫的人有必要學英語嗎?
    但有人問了,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應該是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的。為什麼會有人提這個問題呢?因為現在有些復古的人,認為古代的中醫都是不懂英語的,所以現在的中醫學英語也是沒有用的,純粹是浪費時間。古代沒有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現在學中醫的人有必要學電腦手機嗎?古代沒有中醫藥大學,現在的中醫需要上大學嗎?古代的中醫沒有醫院,現代的中醫有必要有醫院嗎?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問一籮筐出來。
  • 幼兒英語學習有多重要?聽聽過來人肺腑之言
    許多家長,尤其是80後的家長來向我們諮詢,幼兒英語學習是否對孩子有幫助。面對家長的疑問,我們給出幾點建議。首先,有些家長給我們說,孩子3歲左右,會不會因為孩子太小,一邊學習中文 ,一邊學習英語,最後出現中英文夾雜的情況。弄不清楚到底應該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反而給孩子學習語言造成了困難。
  • 學齡前學英語有必要嗎?如何學習簡單輕鬆有效果
    學齡前學英語有必要嗎?如何學習簡單輕鬆有效果 2020年12月23日 11: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學齡前學英語有必要嗎
  • 對孩子來說有效果嗎?
    最近經常在網上看到有朋友詢問,小鳥上學的雙師課有效果嗎?作為小鳥上學的官方人員,我想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小鳥上學為什麼做雙師?小鳥上學的前身是南昌魔爾方教育集團,我們在轉戰線上教育之前,在線下已經有了多年的沉澱,在應試教育方面,已經在當地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南昌市95%的英語學霸,都是我們的學員。但是在達到這樣的成績之後,我們漸漸發現,只做應試、只幫我們的孩子提高成績,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 英語啟蒙沒有必要?3歲開始學習英語的孩子,漢語說得怎麼樣?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同時也是我國小初高的必修課程,很多家長都意識到學好英語,對孩子以後的升學留學,以及生活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對孩子的英語學習也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從小讓孩子開始學英語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