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3日之後,蒙牛併購雅士利一直是行業內最大焦點,該交易被視為國內乳企併購大戲開閘之作。不過,對於外界猜測蒙牛與雅士利此次併購系「政策聯姻」,雅士利國際(01230,HK)董秘吳曉南昨日(6月23日)表示否認,稱雙方併購形成緣於「偶然」。此外,吳曉南稱,目前雅士利沒有任何高管因本次併購而離職,而在被蒙牛併購後,總裁張利鈿將繼續留任掛帥,雅士利將保留原有團隊。
否認「政策聯姻」併購緣於「偶然」蒙牛與雅士利的聯姻時間非常蹊蹺。在本月13日雙雙停牌之前的5月3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提出按照藥品管理辦法監管嬰幼兒奶粉質量,即GMP改造。工信部也發布《提高乳粉質量水平提振社會消費信心行動方案》,這份被簡稱為「雙提」的行動方案,第一步行動就是從6月到8月,針對嬰幼兒乳粉企業進行質量安全檢查。這被認為是對國內乳企自上而下進行整合的前奏。
而在工信部表態「兩年內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的當天,蒙牛與雅士利籤署協議,這場併購自然而然地被認為是由政府層面推動,系國內奶企併購的開端。
對此,雅士利昨日召開媒體電話溝通會。吳曉南多次否認公司與蒙牛的併購為「政策聯姻」。「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接觸了。」據吳曉南描述,雙方併購意向形成緣於「偶然」,今年3月,雙方公司代表在香港同住一家酒店時,就我國乳業發展進行了深入的交流,進而談到兩家企業進行強強聯合的問題。之後雙方一直保持接觸,感覺雙方目標相同,進而進行商業條款談判,在達成共識後籤約。
「但是正巧此時工信部出臺了相關政策,這是一個巧合,根本不存在政策聯姻問題。」吳曉南強調。
然而繼蒙牛和雅士利併購消息確認之後,更多的併購傳聞紛至沓來。近日,蒙牛的頭號競爭對手伊利傳出有意吞下飛鶴和完達山的消息,不過涉及三方均否認了。
對於雅士利股東出讓控股權,也有人認為其「早有去意」。早有傳聞稱雅士利曾與亨氏等外資企業就收購事宜進行接觸。但雅士利方面對此堅決否認,稱「完全沒有這種可能」。雅士利稱,與蒙牛的併購,大股東看重的是中糧作為中國最大食品國有企業的重要戰略平臺,以及蒙牛在國內乳業的領先地位,希望藉此實現雙方資源的整合與優勢互補。同時,吳曉南還主動透露,大股東之所以出售股權的一個原因也在於「大股東家庭部分成員年齡偏大」。
張利鈿將留任總裁無高管離職即使這起併購是不是「政策聯姻」,但這起近年來國內最引人關注的併購案,其細節仍然是業內熱議的話題。
蒙牛向雅士利方提供了兩種收購方案,現金方案為蒙牛以每股3.50港元的現金進行收購;現金加股權方案為蒙牛以每股2.82港元現金加0.68股蒙牛國際的股票進行收購。現金方案下的3.50港元的要約收購價,較雅士利最後交易日的3.20港元收盤價溢價9.4%。而按照雅士利方面的說法,截至2012年12月底,據AC尼爾森數據,以現代和傳統渠道測算,雅士利旗下的雅士利和施恩兩個品牌合起來,市場佔有率為按銷售額佔7.7%,按銷售量佔9.2%;銷售額全行業排名第五位,國內品牌排名第二位。有分析認為,由於未來要約收購尚需要一定時間,該收購價對於很多股東並不具備吸引力。
吳曉南則稱,對於本次收購價格,雙方都是比較滿意的。「因為雙方都共同看重的是對方的優勢,著眼於長遠的發展,把企業發展帶向更高的平臺。」據其透露,收購後雅士利將繼續保留原有團隊。「蒙牛將通過董事會進行管理,保留雅士利獨立運營的現狀。公司保留獨立經營、保留原來團隊、總裁張利鈿先生也將繼續留任,帶領整個團隊對企業繼續進行經營管理。目前也沒有任何高管因為本次併購而離職。」
據悉,此交易尚需獲得相關部門的最終批准。由於目前蒙牛乳業(02319,HK)和雅士利均為上市公司,雙方併購若最終達成,雅士利是否將迎來退市呢?
對此,吳曉南表示,是否退市最終要看此次收購的要約價和雅士利現有股東的接受程度。據悉,按照港交所的規定,如果雅士利接受蒙牛提出要約收購價的股東持股數超過全部股份的90%,那麼公司必須從港交所退市;如果流通股能保留超過整體股份的10%以上,那麼雅士利將繼續保留上市公司的地位。
除此之外,對於外界關於雅士利投資的紐西蘭工廠項目因投資超出預期達到20億元被大股東否決的傳言,吳曉南昨日予以否認。他表示,紐西蘭項目基礎設施總投資是9.5億元,加上流動資金1.5億元,總投資不會超過11億元,目前進展非常順利,一切在預算之內。據其稱,蒙牛方面對紐西蘭項目非常認可,該項目在蒙牛併購雅士利後將如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