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以「家園與共生」為主題的第二屆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在深圳大芬美術館開幕,共有來自五大洲61個國家的268件作品參展,其中中國作品191件,國際作品77件,蔣慶北、謝明凱等15名龍崗大芬本土畫家作品亮相。
本屆雙年展於2019年11月啟動全球徵稿,共收到涵蓋五大洲66個國家及地區的投稿總數4475件,與第一屆相比,投稿數量增加了1824件,投稿質量進一步提高。在評審方面,本屆雙年展遵循藝術規律、把握時代性、學術性、多樣性、創新性原則,經過初評和複評兩個環節最終選出275件作品。參與評審工作的中國美協分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陶勤表示,評選兼顧了作品本身的藝術性與雙年展主題的契合度,希望通過這個國際性平臺,吸引和發掘世界各國優秀的藝術家,建構中國藝術評判體系、價值觀念,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為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互鑑、加強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做出中國美術界的獨特貢獻。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文化也是世界通行的一張名片。」廣東省美協副主席、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巡視員梁宇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深圳經濟特區經歷了40年發展歷程,書寫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以及現代化發展的奇蹟,與之共生的城市文化也在不斷傳承與發展中日趨繁榮,內外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美術產業發展獨樹一幟,展現了深圳這個家園所具有的蓬勃生機和非凡活力,本屆展覽以「家園與共生」為主題,正是希望通過這樣的展覽釋放出積極的能量,讓所有人在保護人類生存家園這一主題下,切身感受藝術的獨特魅力。
「深圳是一座崇尚藝術文化的城市,大芬雙年展以創新為顯著標籤,生機勃發,動能澎湃,成為中國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國的平臺,正不斷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參與進來。」來自新加坡的於丹亞是第二次參加大芬雙年展,她在代表參展畫家致辭時表示,大芬雙年展的作品來自不同國家,具有很高的學術和審美價值,畫作展現的文化、傳統、理念或感情痕跡帶有異域色彩,讓她受益良多。「這場展覽不只是被動的欣賞藝術,更是創造的交響曲,這場活動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建立起美好的友情,在共同的交流、學習、成長中,讓大家的藝術之路擁有了無限可能。」
「大芬雙年展的國際影響力、輻射力正在進一步提升,對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和提升本土畫家的原創水平都發揮出了巨大作用。」龍崗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吳書坤表示,龍崗區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2019年全區文化產業營收已經突破2000億元大關,實現營業收入2156.22億元,同比增長9%,創造增加值575.12億元,同比增加8%。目前全區形成了工藝美術、文化裝備、創意設計、影視動漫、數字印刷、演繹娛樂等六大文化產業集群,全區有經確認的文化產業園區28個,其中國家級的園區有2個,省級園區有3個,省級文化和旅遊融合示範區1個,市級園區14個,各級園區在全市佔比均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自大芬油畫村以首個文博會分會場的身份亮相以來,龍崗區文博會分會場的數量已經連續10年在全市居首,而且優秀分會場的數量也是全市最多,實現了數量質量的雙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