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北鬥三號衛星定位系統全面開通,中國人正式擁有了自己的定位系統。這個消息的傳出振奮了所有人的心。組網後的北鬥擁有更加精細的精確度,能夠提供更加優秀的服務。最為關鍵的是,擁有了北鬥之後我們再也不用害怕美國人關閉GPS,當年的銀河號事件再也不會發生,這才是北鬥最重要的意義。
也許有人要問了,既然我們已經擁有了北鬥導航系統,那為什麼我們現在用的定位系統還是GPS呢?其實,當我們北鬥系統組網完成的那一刻起就被聯合國列為定位系統供應商,現在市面上的許多晶片都已經能夠運用北鬥導航,數個導航系統相互校準,如此便能提供更加精確的定位信息。可以說北鬥已經無聲無息的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並且在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手機中之所以只有GPS是因為GPS已經運用許久,人們的觀念已經將GPS認為是定位系統,正因如此,數個定位系統仍然被稱為GPS。如果突然改變反倒會讓人民不適應。GPS誕生在美國,早已經運用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十分完善。而北鬥如今出生不久,還有其他需要優化的地方,比起GPS還有些不足,市場普及率不夠高。不過隨著北鬥的不斷完善,我們將慢慢適應北鬥為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北鬥花費了中國無數資源,是幾代人的心血成果。它的用途不僅僅是簡單的導航,更主要的是為更重要的用途打造。它將服務於人民的生產生活,為搶險救災提供便捷,為軍隊提供精確定位。隨著時代發展和北鬥的不斷完善,它還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會向著更高端,更精確,更多維度的發現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