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說好的「嬰兒潮」為啥爽約了?網友:養不起,哪來勇氣生孩子

2020-12-20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而對人們生活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目前仍舊沒有結束的新冠疫情了。

疫情發現於年初,隨後國家便進行了全國性的居家隔離策略,有效的遏制了疫情的進一步發展。

而眾多的醫護工作者,也在不斷的奮鬥中將疫情一步步的擊退,最終形成了目前國內的良好態勢,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夠正常的進行生活了。

而在年初疫情初現,全國性居家隔離的時候,其實很多家庭都發生了一些與平時不同的事情。

就比如,有些人因為工作忙,經常無暇留意生活的美好,而疫情期間,他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體驗居家生活,學習飲食製作,陪伴孩子做親子遊戲等等。

當然,夫妻之間因為長時間的「無聊」,也會有更多的意向,和時間做一些夫妻之間該做的事情。

預測中的「嬰兒潮」沒有如約而至

在疫情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不少家庭中的小夫妻們,都開始更頻繁地有親密生活了。

而由於這種現象的普遍性,很多的網友也預測,年底的時候肯定會迎來一個「嬰兒潮」,畢竟這麼多人在年初的時候,大肆進行「造人運動」,肯定會有很多的家庭中招的。

但是,現在已經到了年末,人們預測中的「嬰兒潮」卻並沒有到來,相反,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部分地區的孕婦建檔率、分娩率甚至還有一定的下降趨勢。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有兩個:一是「大面積造人行動」是假的,二是夫妻即便有親密行為,也非常注意安全措施,根本沒有懷孕的打算。

第一種情況,自然是站不住腳跟的,因為在疫情暴發期間,網友們在網上的交流內容已經凸顯了一切。

並且,根據人們生活的普遍習慣,以及人們的習性來看,居家無聊的時候難免會想要找些事情做。

所以,導致嬰兒潮沒有如約而至的原因,可能是第二個,夫妻非常注意避孕措施,在沒有做好懷孕的準備前,不會輕易懷上孩子,所以,「嬰兒潮」沒有如約而至。

為什麼人們要阻止受孕?

可能很多人會說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工作比較忙啊,沒時間懷孕,也沒時間照顧孩子。

有些人會說,一個孩子就夠了,養孩子太耗費精力了,自己受不住啊。

也有網友表示,養不起孩子,孩子的開銷實在是太大了。

雖說理由很多,但是深究起來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夫妻之所以不想要孩子,或是不想要二胎,其真正的原因就是:沒錢。

小麗夫婦是低收入人群,丈夫是一個給個體戶打工的,月收入只有三四千,而小麗本身也是沒有正式的工作,靠臨時做工賺些錢。

基本上,平時兩個人的月收入加起來只有六七千,這六七千塊錢,其中有兩千五要還房貸,水、電、話、燃氣等一個月大概需要五百。

一家三口平時吃飯需要一千五,購買日用品、家庭消耗品、衣服以及孩子的學習用品等等,一個月平均需要一千五,另外每個月,還可能會有一些出入性開支,簡單的說,小麗夫婦基本上就是月光族了。

而低收入人群,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情況,所以,低收入家庭是很難鼓起勇氣要二胎的

再來看看小張夫婦,他們是普通收入人群,小張在一家小企業上班,妻子在銀行屬於業務性員工,兩個人基本上都是「鐵飯碗」,收入非常穩定。

小張的月收入在七千多,而妻子則根據業績每月平均收入也在六七千的樣子,兩個人的收入達到一萬三四的這樣。

在生活上,其實他們過得和小麗夫婦差不多,只不過他們有車,除了正常開支,還有車輛的維修、保養、罰單、停車等開支。

並且他們在生活方式上,也比小麗夫婦更好一些,這也導致讓他們基本上也成了月光族。

普通收入人群,幾乎都是這樣,所以,普通收入的家庭也是很難去大方地生孩子的

貝貝夫婦的收入,就比較可觀了,算是中等收入人群

貝貝在一家大公司上班,月收入基本在一萬多的樣子。

而貝貝的老公是一個個體戶,月收入基本在三四萬的樣子,他們兩個人一個月的收入基本在五萬左右

有些人可能認為,他們有底氣生二胎,但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他們也覺得有經濟壓力。

因為孩子上藝術班、輔導班等,每年的教育開支高達十幾萬,家裡的日常開支,月均兩萬餘,另外他們還需要操心為孩子準備房子,以及以後的彩禮錢等等。

所以說,中等收入的人群,基本上也是很難輕鬆的要二胎的

至於高收入人群,由於佔比實在是比較低,所以我們就不做分析了,就算是他們個個生二胎,也很難對「嬰兒潮」的來臨做出任何有效的作用。

並且,高收入人群其實並不喜歡生二胎,很多高收入人群都是丁克族,而另外一些高收入人群則心思都在事業上,從而忽視了生育問題。

從這些因素看來,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嬰兒潮」沒有如期而至了。

因為現在的人們在充滿感性的同時,也越來越具有理性,他們知道,如果自己只顧及一時的想法,而沒有做到長遠的打算,那麼就可能會讓自己的生活陷入被動。

而且盲目的生孩子,其實也是一種對孩子非常不負責的行為

沒有足夠的能力讓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長,就沒有資格去讓孩子出生。

既然生了孩子,就必須要有養育孩子的實力和準備。其實,這種情況也側面印證了現在年輕家長的責任心更強,從某種角度來看,算是一個好的現象吧。

題外話:

根據某媒體的粗略計算,以最基礎的物質條件,供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需要花費約50萬元;

普通的物質條件供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需要花費70萬元以上;

以較寬鬆、富裕的物質條件供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需要花費130萬元以上。

看完這些是不是在決定生孩子前,會考慮的更加周全一些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年底將至,「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出生率不升反降是為啥
    很多網友猜測,關在家裡不能出門的這段時間,將是「造人」的最好時機,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國家老齡化,還可以讓家裡增添一件喜事。轉眼間,年底將至,可網友們想像中的「疫情嬰兒潮」卻爽約了。甚至根據現有數據來看,在一些南方地區,像江蘇、上海、浙江等城市,新生兒出生率竟出現了不升反降的情況。
  • 臨近年底,說好的「疫情嬰兒潮」失約了,網友:房價就是避孕藥
    如此看來,年底嬰兒潮只是我們的幻想而已!現在不想生娃的網友佔大部分,有一些乾脆堅持丁克,還有一些生了一個之後覺得完成任務了,國家無論放開二胎,放開三胎,甚至放開生育都無動於衷。不少網友說:不敢生因為養不起!房價就是最好的避孕藥!
  • 說好的年底「嬰兒潮」,結果爽約了,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胎
    導語:說好的年底「嬰兒潮」,結果失約了,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胎。網友:我連婚都不敢結,何來三胎。,沒生孩子的一個都不想生,只生了一個孩子的家庭,忙得來夫妻生活的時間都沒有,二胎想都不敢想,怎敢生三胎?01.經濟條件好的家庭一個人從備孕、懷孕、生孩子、養孩子,每一階段都需要花費很多錢,養孩子就是「燒錢」。如果一個家庭的經濟情況足夠好,那麼完全可以考慮生二胎、三胎,甚至想生多少個孩子都可以。
  • 2020年接近尾聲,為何「嬰兒潮」卻沒出現?網友的回答挺現實
    年底嬰兒潮失約,有專家建議開放三胎有媒體對上海的醫院進行了採訪,許多醫院表示不僅沒有嬰兒潮的趨勢,生孩子的數量還較去年降低了10%~20%。就連其他的省份,也沒有數據表明今年會迎來嬰兒潮。這個建議一下子引起了網友激烈的討論,他們的回答還挺現實——已經剛剛生了二胎的網友表示:「太累了,照顧孩子的人手根本不夠,家人都要上班,只能擠出空閒的時間來照顧孩子,一個剛剛出生的二寶需要全家人來照顧,大寶的作業又要人輔導。」
  • 2020年接近尾聲,為何「嬰兒潮」卻沒出現?網友的回答挺現實
    已經剛剛生了二胎的網友表示:「太累了,照顧孩子的人手根本不夠,家人都要上班,只能擠出空閒的時間來照顧孩子,一個剛剛出生的二寶需要全家人來照顧,大寶的作業又要人輔導。」還有網友表示:「正真有錢的,想生三胎不會在乎罰款的數額,而沒有錢又想生的人還在考慮要不要生二胎,後來只會越生越窮。」又有網友留言:「現在的生育觀念早就不一樣了,年輕人都不認為多子多福,反而覺得不生孩子過得更好。」
  • 出生率一降再降,臨近年末,專家預測的「嬰兒潮」為啥沒出現?
    臨近年末,專家預測的「嬰兒潮」為啥沒出現?現在大多數年輕人認為養一個孩子對於他們來說成本過高了,而他們的收入本身就難以支撐他們去養一個孩子,又因為面臨停工、失業等困境,無收入來源使得其更加不敢去生育孩子。
  • 專家:2020年底新生兒「扎堆」,結果被爽約,專家:儘快開放三胎
    也許是大家「苦中作樂」,在宣布閉門不出的時候,就有專家曾預測過:在2020年底的時候應該會出現我國最大一批的「嬰兒潮」。而專家此提議一出,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甚至有網友直接爆粗口,可想而知大家到底有多麼憤怒。其中,很多人表示:現在沒結婚的年輕人不敢結婚,沒生孩子的不想生孩子,生一個孩子的都後悔了,你還想生二胎,生二胎的都快被生活逼迫的沒招了居然還想生三胎?
  • 年底的「嬰兒潮」也沒來,年輕人為什麼都怕生孩子了?
    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比過去更有能力思考生育問題了,可是,很多年輕人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卻提不起興趣了,甚至連一個孩子也不願生。而且,國家對於生育這件事,也從「限制」轉變為了鼓勵,可是,年輕人似乎還是無動於衷。
  • 嬰兒潮失約如期而至,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生孩子了?
    婚不起,娶不起,生不起,也許已經成為如今的很多年輕人群體中的現狀,面對這越來越不確定的未來,同時由於結婚的成本上升,越來越多的人被排斥在傳統家庭之外,所以這從側面上也導致了剩女和光棍數量的持續上漲,育齡婦女的減少也是造成新生兒數量不斷降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優生優育觀點在年輕人思想中盛行,如果養不起,或者養不好,那麼就請不要那麼衝動。
  • 年底「嬰兒潮」遇冷?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的回答卻很現實!
    據說,由於疫情的蔓延,一些離婚的夫婦紛紛再婚,關起門來走不出去,許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似乎"造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年底會催生一批疫情嬰兒潮。畢竟,我們是一個老齡化國家,出生率不斷下降,所以如果這種情況能產生一個嬰兒潮,那就太好了。 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確實讓很多人放慢了時間,每天都在不到100平米的家裡左右,平時覺得時間很寶貴,現在變得多了起來。時間變多,荷包卻變扁了。
  • 為什麼年初網友預判的「嬰兒潮」,沒有出現?原因很現實
    文|秘籍君今年因為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人被迫宅在家裡,所以很多網友都推測,今年年底的時候,應該會爆發出「嬰兒潮」,有很多新生兒出生。但是,沒想到現實很打臉。前些天,我在網上看到一組上海、江蘇、安徽等省份市區公布的數據,今年下半年,新生兒數量和孕婦建檔數量均呈下降趨勢,也就是說有人預測疫情的原因,導致全民宅在家「造人」,年底會迎來一波「嬰兒潮」並沒有到來。
  • 年底「嬰兒潮」失約?孩子越生越少的背後,這四字成最大原因?
    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比過去更有能力思考生育問題了,可是,很多年輕人對於生孩子這件事,卻提不起興趣了,甚至連一個孩子也不願生。而且,國家對於生育這件事,也從「限制」轉變為了鼓勵,可是,年輕人似乎還是無動於衷。在2016年,我國全面推行了「全面二孩」政策,這段時間,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過短暫上升。
  • 【持補貼拍照後收回】說好的領補助怎麼就爽約了呢?老師:怕弄丟
    校方的解釋難以自圓其說。負責發放的老師說:「沒發錢是考慮到怕學生弄丟了,到時候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說不清楚。」不可否認,怕學生弄丟的因素可能存在,但卻不能當作不發錢的藉口。學生籤字本身就代表了領錢,不領錢籤什麼字呢?錢是由學生領回還是家長領回選擇權在於學生家長一方,學校憑什麼把補助金扣下?
  • 為啥現在年輕人不敢生孩子,有位家長這樣說
    「為啥現在年輕人不敢生孩子」這個話題瀏覽量過億,可見這個問題真真正正的戳在了網友們的心坎上。恰好,我校有一個帶孩子來做語言矯正的90後母親,來了有半個月了,漸漸大家熟悉了,平時接送孩子的時候都會閒聊幾句。她很後悔生下第二個孩子,老大是個女兒,在上小學一年級,老二4歲半是個男孩兒,屬於語言發育遲緩,在我們這裡進行語言康復訓練。
  •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嬰兒潮」卻失約了?專家建議開放3胎
    大家在家整整隔離了幾個月,日復一日地閒著沒事幹,有很多網友和專家都預測,今年年底的時候將會迎來我國生育高峰期。因為大家都閒在家裡,也不能出去,所以就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造人「。對於專家和網友說的這種情況,大部分人也覺得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這就到年底了,預計中的嬰兒潮卻沒有來臨,我國的生育率反而還下降了。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國家和相關部門也開始著急了起來,變著法地催著人們生孩子。
  • 網友用3句話「打臉」專家!
    文:筆生金,總編:張平由於年初的黑天鵝事件,企業停工,工廠停產,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全國居民自行居家隔離,催生了大量的宅男,宅女。正因如此,當時不少專家預測,今年年底會迎來一個罕見的「嬰兒潮」,可以緩解人口壓力,當時不少人都期盼這一刻的到來,然而如今已經是年底,看來此前預想的嬰兒潮已經失約了……這也讓不少專家連連搖頭,想讓大家生孩子太難了。
  • 年底的「嬰兒潮」失約了?專家建議開放三胎,網友這樣回復!
    然而現實,卻與專家們的預測大相逕庭。也就是說,非但預想的「嬰兒潮」並未到來,出生率反而還在繼續下降。 國人的生育觀念,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轉變。在過去的計劃生育時代,國家提倡「少生優育」,但即便如此,依然有許多家庭冒著超生被罰的風險多生幾個孩子;而如今,二孩政策早已開放,國人們卻似乎不願意生了,新生兒的出生率正在連年下降。
  • 「嬰兒潮」失約了?專家建議儘快開放三孩政策,網友的回答很現實
    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專家表示,我國或將在今年年底迎來一波「嬰兒潮」。然而現實,卻與專家們的預測大相逕庭。不久前,曾有媒體採訪上海某婦產醫院,得到的回覆卻是,該孕婦分娩次數和孕產婦建卡數量同比減少約10%。也就是說,非但預想的「嬰兒潮」並未到來,出生率反而還在繼續下降。
  • 為啥越窮的男人,越熱衷生孩子?目的很功利,別不承認
    相較於以前人們都喜歡多生孩子的散養模式,到現在人們更願意少生優生,對孩子進行精英培育。所以現在三口之家,四口之間成為社會主流。如果不是條件特別好的家庭,在如今的生活壓力下,沒有人敢生太多孩子的,一兩個孩子就已經耗盡了大多數家庭的心力和財力。
  • 25歲媽媽生了4個娃,孩子餓了喝水充飢,網友:哪兒來的勇氣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身邊還有不少家庭不願意生二胎,認為把一個孩子養好就可以了,沒必要生那麼多。不過也有一部分家庭,越窮越要生,讓很多人無法理解。25歲媽媽生了4個娃,孩子餓了喝水充飢,網友:哪兒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