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巡迴審判審理非法捕撈案

2020-09-11 撫州政法

2020年9月8日8時,撫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在江西省南城縣建昌鎮漁民新村開展巡迴審判,這是該法庭成立以來首例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南城縣人民法院副院長擔任本案審判長。經審理,該案當庭宣判,判處被告人潘某管制三個月。漁民新村村民及周邊群眾100餘人旁聽了案件審理。

2020年7月,被告人潘某騎摩託車攜帶自製電瓶、頭燈等工具竄至南城縣新豐街鎮某河道電魚,捕獲野生泥鰍約1.5公斤、野生黃鱔約0.5公斤。被公安機關當場抓獲,並將繳獲的水產品放生。歸案後,被告人潘某自願認罪認罰並主動繳納生態修復費用1000元,用於購買魚苗。

南城縣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潘小平在禁漁區、禁漁期、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撈水產品,破壞了水產資源,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法庭根據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對社會的危害後果及其認罪、悔罪表現,對公訴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予以採納,依法作出上述判決。宣判後,被告人潘某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庭審前後,縣法院、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工作人員以拉橫幅、擺放展板、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開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行為及禁捕、退捕政策宣傳活動。

上午9時許,上述部門人員來到撫河流域增殖放流基地聯合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各部門領導及工作人員與被告人潘某共同在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向撫河南城段投放鱅魚、鰱魚魚苗4萬餘尾。

引導環境資源破壞者進行生態修復,呼籲社會共同關注、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傳遞綠色環保和修復性生態理念。

據悉,撫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於2020年5月28日在南城縣掛牌成立,對廣昌、南豐、南城、金溪、臨川五個縣區的撫河水環境資源刑事、民事案件實行集中管轄。撫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敢於創新工作方法,通過巡迴審判,就地辦案的方式,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貫徹「保護優先、修復為主」的環境司法理念,督促被告人主動修復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做到懲治與修復並重。

截止目前,撫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通過案件的審理和專項活動的開展,已實現補植復綠80餘畝、投放魚苗10萬餘尾。

相關焦點

  • 仁懷法院茅臺特殊環境保護法庭巡迴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為嚴厲打擊和震懾非法捕撈違法犯罪行為,切實保護好赤水河流域水生生物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12月25日,仁懷市人民法院茅臺特殊環境保護法庭在龍井鎮巡迴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及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該案由仁懷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長傑擔任審判長進行審理,龍井鎮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村民組長、社會群眾約120人旁聽庭審。
  • 打擊非法捕撈犯罪 依法保護生態環境——鄂州梁子湖區人民法院巡迴審判破壞生態環境資源案
    9月11日上午,鄂州市梁子湖區人民法院將巡迴審判車開至沼山鎮楠竹村碼頭,對黃某某等三人涉嫌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一案公開開庭審理,近200名當地群眾旁聽了庭審。鑑於被告人全部自願認罪認罰,梁子湖區人民法院依法採用速裁程序進行審理。庭審中,三名被告人對自己的非法捕撈行為進行了深刻反省,並表示以後絕不再犯,請求法庭從寬處理。後法庭當庭宣判,對三名被告人分別判處二至三個月拘役。三名被告人均表示服判、不上訴。之後,主審法官圍繞非法捕撈行為的社會危害、樹牢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等開展了法庭教育。
  • 嚴打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南通法院將集中審判18件刑事案件
    8月31日至9月4日,南通法院將聯合農業農村局、公安、檢察機關等部門集中審判18件非法捕撈刑事案件。禁漁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多措並舉、多方聯動,方能形成具有廣泛輻射面的禁漁合力。為此,今年7月,市中院出臺《為長江「十年禁漁」提供司法保護的20條實施意見》,建立「十年禁漁」司法保護常態化機制,通過開展集審判、協作、宣傳於一體的系列活動,推動全社會自覺參與長江流域水生生物資源保護。
  • 信江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巡迴審理一起破壞環境刑事案件
    9月21日,信江流域環境資源法庭深入灣裡鄉湖橋村委會朱壠小學採取進村進學校巡迴審理的方式對被告人蔡某某非法狩獵一案進行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蔡某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期、禁獵區使用禁用的工具進行捕獵,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狩獵罪。公訴機關指控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蔡某某自動投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積極悔罪並自願做義務環境保護宣傳員,以自己的行為積極悔罪,酌情從輕處罰。
  • 以案釋法 | 涉漁集中巡迴審判首日,兩案三被告人被判刑,近200人圍觀!
    近日,南通如皋市人民法院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二法庭在對海門區三廠鎮青龍港村村委會兩起非法捕撈案件進行公開巡迴審理後當庭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孫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被告人吉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五個月;另一起案件的被告人宋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二個月。
  • 江西審理20起非法捕撈案件 22人因捕河魚溪水魚獲刑
    央廣網撫州12月24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鍾紹華 邱娜)12月中旬以來,江西省撫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對20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進行了集中審理和宣判,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被告人黎某等法院查明,今年7月1日,被告人黎某在未取得捕撈許可證的前提下,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撫河支流、南城縣秋水園高速橋下的盱江河流域內鋪設地籠,用於捕撈水產品。
  • 涉漁集中巡迴審判首日,兩案三被告人被判刑,近200人圍觀!
    8月31日下午2時30分,如皋市人民法院長江流域環境資源第二法庭在海門區三廠鎮青龍港村村委會兩起非法捕撈案件進行公開巡迴審理後當庭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孫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被告人吉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五個月;另一起案件的被告人宋某以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二個月。
  • 3萬多尾魚苗遊入長江 川渝兩地首例跨區域巡迴審判環境資源案宣判
    央廣網重慶11月6日消息(記者吳新偉)昨日,重慶市江津區法院利用流動車載法庭,在長江邊公開審理並宣判四川省合江縣居民萬某跨區域非法捕撈水產品一案。該案也是川渝兩地首例跨區域巡迴審判的環境資源案件。昨日,在臨港街道長江碼頭,江津區和合江縣兩地法院本著「誰損害、誰修復」的原則,組織引導兩地4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6名被告人主動承擔生態修復責任,參與增殖放流,共將3.3萬餘尾中華倒刺䰾魚苗放入江中。隨後,江津區法院利用流動車載法庭,在長江邊公開開庭審理合江縣居民萬某跨區域非法捕撈水產品一案。
  • 洞頭巡迴法庭進鄉村,公開審理5起非法捕撈案
    簡易的會議桌,露天的籃球場……為達到「審理一個案件,教育引導一片」的目的,9月15日,洞頭法院法官將庭審現場搬到霓嶼街道同興村的籃球場,以巡迴審判方式公開開庭審理洪某等5起案件7名被告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 百餘名附近漁村的村民受到吸引前來旁聽。
  • 淮安13人因非法捕撈被判刑
    12月4日下午,盱眙縣人民法院洪澤湖流域環境資源法庭聯合江蘇省洪澤湖漁業管理委員會等單位共同開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巡迴審判活動,在洪澤湖畔的泗洪縣太平鎮周咀村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涉及13名被告人的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當地近200名村民旁聽了庭審。
  • 中國環境資源審判 (2019年)
    法院經審理認為,羅聖桂等人違反水產資源保護法規,在禁漁區、使用禁用的方法捕撈水產品,情節嚴重,其行為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該案判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強化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重點區域的司法保護,對於引導沿湖漁民的捕撈行為,有效遏制非法捕撈,保護洞庭湖乃至長江中下遊流域的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四川青川:「壩壩法庭」接地氣
    人民網成都9月24日電 近日,四川省青川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在青川人民公園廣場搭建起「壩壩法庭」,公開審理王某、彭某、王某某涉嫌非法捕撈水產品罪一案,並現場講解涉及非法捕魚的法律知識,向旁聽群眾發放宣傳手冊,為群眾解答法律問題。庭審中,經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等環節,3名被告人認識到了電魚對河流生態的危害性,也對自己錯誤的行為感到無比後悔。
  • 冊亨法院審理14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近日,冊亨法院依法公開合併審理14起25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及其附帶公益訴訟案件,其中當庭宣判11起20人,擇期宣判3起5人。庭審現場2020年3月以來,被告人黃某某、陸某某等人違反保護水產資源法規,在冊亨縣禁漁期間、禁漁區域內使用電魚工具、電魚方法捕撈水產品,在南盤江嚴重破壞水生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情節嚴重,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
  • 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發布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案例
    江蘇法院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啟動以生態功能區為單位的環境資源審判「9+1」機制。近一年來,各環境資源法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著力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審結了一批涉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件,創新探索了一系列案件審判規則,以「司法利劍」全力守護「自然之美」。南京環境資源法庭現將各環境資源法庭審結的、具有示範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案例向社會發布。
  • 最高法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附全文)
    三、完善體制機制,推進長江流域環境資源審判制度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一是持續推進環境司法專門機構和歸口審理機制建設。截至2020年6月,長江流域各級人民法院因地制宜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483個、合議庭(團隊)468個,人民法庭(巡迴法庭)252個,實現了對流域重點區域的全覆蓋。
  • 法庭設在村裡 村民參與旁聽 大通湖區非法捕撈水產品案開庭並宣判
    大益陽客戶端訊 (通訊員 徐鋼)「現在開始宣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40條、第52條、第67條第一款之規定,本院判處張某輝非法捕撈水產品罪成立,判處罰金1300元,因考慮其違法事實較輕、年歲已高,有主動投案情節,認罪態度良好,免於其刑事處罰!」25日上午,在大通湖北洲子鎮永興村,區人民法院巡迴法庭對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經過庭審後當庭宣判。全村100多名村民旁聽了庭審過程。
  • 桃江:12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集中審判
    9月11日12起17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集中審判現場紅網時刻9月11日訊(見習記者 鄧雨薇 記者 劉慧婷 通訊員 劉育東)9月11日上午,由桃江縣人民檢察院提起的12起17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系列案公開開庭集中審理和判決。
  • 林州法院院長審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
    10月27日,林州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健擔任審判長開庭審理了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並當庭宣判,以被告人逯某中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牛永奇等4名人大代表旁聽了案件審理。
  • 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
    截至2020年6月,長江流域各級人民法院因地制宜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483個、合議庭(團隊)468個,人民法庭(巡迴法庭)252個,實現了對流域重點區域的全覆蓋。長江流域19家高級人民法院中,有17家實行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或「三合一」歸口審理模式。二是完善流域司法協作機制。
  • 中國法院首部關於流域司法保護的白皮書,今天發布
    充分發揮刑事審判的懲治和教育功能,依法審理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按照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要求,嚴厲打擊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的方法和使用「絕戶網」等小於最小網目尺寸的網具進行非法捕撈的行為,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斬斷非法捕撈、運輸、銷售、餐飲等地下產業鏈和利益鏈,保障人民群眾涉水產合法權益,促進漁業資源的增殖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