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6月4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因為疫情,中國姑娘Cindy與她的先生在智利停留了近3個月。不過,這段日子他們有了意外收穫。「困在智利的日子,我們收到了中國駐智利大使館寄來的防護口罩。有領保工作人員的牽掛,我們是有被看到的。」Cindy說。
Cindy向記者展示智利滯留期間收到的防疫物資。
「我們有被看到」
2019年,Cindy與先生背上行囊,飛往美洲開啟環球之旅。在美國短暫停留後,他們深度暢遊拉美8個多月,在墨西哥、瓜地馬拉、古巴、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阿根廷、南極等地留下了足跡。沒想到,2020年的一場疫情,將他們困在了智利南部艾森大區(Aysén)的首府科伊艾克(Coyhaique)。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我們可能已到達東歐。」Cindy表示。隨著疫情的擴散,她與先生在3月中旬放棄了赴歐洲旅行的想法,停留在科伊艾克。「選擇留在這裡,是因為艾森是智利確診病例最少的大區,生活成本也相對較低。」
通過網絡,Cindy和先生以每月5200元人民幣的價格在當地租了房子,只是他們沒想到,這一住就是3個月,而且還要繼續住下去。在向中國駐智利大使館報備了信息後,他們收到了大使館寄送的抗疫物資——200個口罩。Cindy隨後在自己的環球旅行日記中寫道:「好消息永不落單。在向中國駐智利大使館報備信息後,我們得到了回音,領保工作人員在關注著我們,我們是有被看到的。希望一切如常,早些回家。」
Cindy滯留的智利南部艾森大區(Aysén)的首府科伊艾克(Coyhaique)。受訪者供圖
「華人的援手在身邊」
朋友們經常通過網絡給Cindy夫婦打氣、支招,讓他們安心宅家抗疫。與此同時,幾位當地華人的幫助也給他們的「留守」生活帶來了直接的便利和安心。
一次偶然的機會,Cindy結識了一對從智利首都搬到當地不久的華人夫婦,「他們的熱心讓我們體驗了身在異國他鄉的同胞情誼。」在交談中,Cindy得知這對華人夫婦來智利已有4年。同胞的幫助讓他們在科伊艾克擁有了一家店鋪,未料剛抵達就遭遇疫情。
獲悉Cindy是滯留在當地的中國遊客後,這對華人夫婦主動邀請他們到家中做客,順便去他們的店裡逛逛。了解到Cindy與先生的醫用口罩僅剩3枚時,這對華人夫婦向他們贈送了醫用口罩。「熱情和友好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接受了他們全方面的照顧和幫助,華人的援手就在身邊。」Cindy說。
在智利的冬季,當地人取暖全靠燒壁爐,這可難壞了Cindy。Cindy的先生每日為點燃壁爐大費周章,華人夫婦知道後,立刻幫他們購買了助燃油。
來自同胞的溫暖還不止於此。長期生活在智利,缺少中式調料成為他們大展廚藝的攔路虎。Cindy在當地的一家華人商城裡發現了不少中國食品。「結帳時出現了『中國式』買單場景:幾經推讓後,我們不好意思地免費抱走了一大包東西。就連最緊缺的口罩,他們都給我們在下一批到貨時預留了一盒。最後,我們還在老闆的家中,享用了豐盛的中式晚餐。」
「意外得來的友情,讓我們感到放鬆,收穫了像壁爐中火焰一樣熱烈的幸福。」Cindy說。
「當地人對華人很友好」
在科伊艾克近3個月的抗疫生活中,在遵守當地相關政策、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Cindy上街採購日用品。據Cindy觀察,智利民眾的防護做得還不錯,基本都會戴著口罩出行。由於智利南部地區只有十幾名確診病例,在經過短暫的社會隔離後,當地逐步解封,一切恢復了正常。
不過,Cindy表示,物價因為疫情有所上漲。科伊艾克位置較偏,大部分物資都要運輸,疫情期間物資運輸有所遲緩,只有肉類比較便宜。「以我們租住的房子為例,是和當地房東直租的,一個月5200元人民幣,如果在平時的話估計也就2000-3000元人民幣。」
因為學習過一個多月的西班牙語,Cindy在當地出行基本無障礙。「問路、購物一切順暢,當地民風淳樸,沒出現過對華人不友好的行為。有次外出乘坐Uber,司機和我們說這裡很安全。」
在Cindy分享的環球旅行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沒有學習、工作的正統理由,長途旅行者也並不想佔用有限資源,以不給社會添亂為前提,自我尋求出路。長期旅行經驗積累,背包客們自我保護能力和應急意識比較強,在異國也能把自己安排妥帖。」
因為疫情, Cindy與先生被迫停下旅行的腳步,但生活的腳步還在繼續。談及未來,Cindy表示或許會選擇創業。「未來打算在華推廣南美特色商品,南美的優質產品值得被更多中國人使用。」(宮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