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罪案劇宇宙這麼猛,有古早探案劇好看嗎?

2020-12-19 肥羅大電影

「從《重案六組》《案件現場》一集一案到28集4案,我們的破案劇為什麼節奏越來越慢了?」微博上,有網民如此提問國產探案劇。

網民口中28集4案,指的是開分8.0,目前豆瓣評分依然停在7.6分的熱播劇《重生》。該劇同為指紋編劇,也被認為同屬於《白夜追兇》宇宙。

近年來,國產探案劇逐漸對標歐美劇,審美趨向年輕「網生代」,節奏正在不斷加快,尤其是《白夜追兇》大獲成功之後,從《鎮魂》到《紳探》,國產探案劇總體保持3-4集一個案子,但觀眾的常見質疑,依然是節奏太慢。

相比之下,美劇經典探案劇《CSI:犯罪現場調查》《識骨尋蹤》《靈書妙探》等均保持平均一集至少一個案件,日本探案劇《相棒》、《古畑任三郎》等同樣保持了一集一個案件的節奏,韓劇探案劇保持了2-3集一個案件的節奏。經典英劇《神探夏洛克》也是一集一案。

以上不同國家探案劇的節奏也基本與網民流行的「歐美劇用正常速度播放,日韓劇用1.25倍速,國產劇一般1.5倍+快進」的倍數追劇法則一致。

為什麼國產探案劇節奏曾經與美劇、日韓劇同步,後來卻大幅度「降速」,直到近年來才重新「提速」?劇集 節奏放慢,到底是對國劇觀眾審美的遷就還是國劇工業水平的制約,又或是製作方和平臺方「恰爛錢」的後遺症?

而另一個問題則是:在國產劇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和集數受到控制,劇集行業日趨規範化和標準化之後,加快節奏到底是不是國產探案劇唯一的正確方向?

國產探案劇比美英日韓劇慢多少?

「目前國產探案劇的節奏基本保持在《白夜追兇》的水平,32集8個案件持平,平均4集一個案件,少數劇集如《紳探》2-3集一個案件。」一位編劇介紹,以《白夜追兇》為節點,隨著觀眾審美不斷形成倒逼,總體而言近幾年國產探案劇節奏在明顯加快,但美劇和日韓劇節奏依然要明顯快過國產劇。

美劇探案劇基本保持一集1-2個案件的節奏,只有超級大事件才會用2-3集。

近期有望原班人馬以限定劇集回歸的經典探案美劇《犯罪現場調查/CSI》代表美劇探案劇經典模式,一集講一個故事,每集故事雖不複雜,展示調查小組通過最尖端的高科技破案的過程。

劇集感情線非常少,情感往往都流露在工作中的交流細節中,40分鐘1集的劇情,從序幕揭示案情、開頭調查組到達現場-發展部分高科技取證-高潮部分抓捕兇手-到結局段落老G發表一段經典感言,劇情全程高能,一分鐘廢戲都不允許。

劇集第一季原本被ABC拒絕,在CBS周五冷門檔亮相,結果開播收視人數便衝破2000萬。CBS果斷將其挪到周四晚播出,正面對壘NBC臺當時的王牌《六人行》。

之後《犯罪現場調查》的收視指數節節高升,在第三至第五季衝至頂峰,連續三年收視人數超2500萬,助力CBS臺的收視份額位列全美電視網之首,該劇也連續多季蟬聯全球觀眾人數最多劇集,並開發了洛杉磯篇、紐約篇等多部衍生劇,堪稱快節奏美式探案劇的成功典範。

「但探案劇節奏並不完全與案件數量掛鈎,」劇評人介紹,BBC英劇《神探夏洛克》從2010年至今,總共拍了4季,每一季3集,每集90分鐘(國產劇一般45分鐘,折算後每季6集),平均4年才推出1季,而每一季也只講三個案件,但由於強節奏的敘事和高能反轉,給許多觀眾的感覺反倒比美劇節奏更快。

有編劇介紹,決定探案劇節奏的根本是鏡頭量,一集約40分鐘的國產探案劇一般一集300到400左右的鏡頭量,但一集《犯罪現場調查》式美劇差不多有700到800的鏡頭量,《神探夏洛克》的同時長鏡頭量還要更多。

「這就是為什麼日劇探案劇通常也是一集一個案件,但節奏明顯比美劇慢,」一位日劇迷介紹,日本經典探案劇《相棒》18季了依然保持一集一個案件的平均節奏,但整體節奏並不算快,70多歲的核心主演水谷豐通常會慢悠悠的泡一杯茶,才開始這一集的探案工作,最終完成調查後,在夜色中喝杯小酒再悄然離去,這正是日式探案劇的獨特風格韻味。

而韓劇探案劇則基本採用了一個大情節串起一系列小案件的故事編排手法,在節奏上,結合了穿越、科幻多多重元素的《信號》具有一定代表性,平均兩到三集一個案件,但敘事密度較高,始終保持劇情高能推進。

近年韓劇探案劇日益追究美劇質感,並流行大女主探案劇,女星金瑞亨領銜的新劇《無人知曉》,就將整個故事的重點放在女主幼時玩伴被害的連環殺人案上,儘管沒有多餘感情戲,也沒有多餘枝蔓情節,但節奏並不快,追求的就是一種沉穩的敘事質感。

那波古早探案劇口碑那麼高,後來為什麼沒了?

有編劇介紹,探案劇故事編排無非兩類,一類是一集(或幾集)一個案子,案與案之間,以人物為主線勾連,代表劇集是《重案六組》等古早國產探案劇;一類如《白夜追兇》,全劇有一個大故事線作為核心案件,然後沿途破獲新的案件,故事的結局完成核心案件的偵破。

「從整體節奏看,《重案六組》《案件現場》等古早探案劇,甚至比《白夜追兇》這樣能代表當下頂級製作水準的國產探案劇節奏還快。」

《重案六組》從單集案件數量上看,甚至超過了《CSI》,一度達到了一集兩案。整個故事側重於對案件的推理分析,整體節奏酣暢淋漓,沒有冷場,也不會用感情戲和其他無關主旨的劇情來填充時間。李成儒、王茜、張潮、董勇等演技也非常精彩,可惜四季之後停拍了。

編劇兼主演王茜曾解釋過《重案六組》沒有繼續拍下去的原因,「誰也不想自己的劇做出來不掙錢,投資方不會再做了,地面臺播得是好,但是給我們的製片成本太低了,沒辦法再拍了。」

《案發現場》則被認為帶有參考《CSI》的痕跡。從第一集就提出了將法醫和傳統的刑偵人員放在一個小組共同出現場共同審訊的概念。敘事上則也是一集一個故事,短小精悍,不拖沓,直截了當進入劇情。但這部高口碑探案劇拍了兩季,同樣沒能續拍下去。

「決定國產探案劇發展的歸根到底還是市場」,有劇評人指出,那波古早探案劇雖然口碑上佳,至今都在網絡上被觀眾懷念,但實際上並不賺錢,後來的國產探案劇創作,自然會改弦易轍,後來大量加入情感戲、放慢節奏的探案劇儘管沒能再創經典,但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殘酷而言,不是別人,可以說正是觀眾自己用腳投票,淘汰了《重案六組》那種節奏快、故事犀利的探案劇模式。口碑再高,不賣錢,那種古早探案劇自然就沒了。」

國產探案劇節奏慢,文藝追求還是「恰爛錢」?

當下的國產探案劇並非全都節奏慢,近年來國產探案劇口碑擔當《白夜追兇》就被認為是國產劇借鑑美劇節奏的代表,劇集採取雙線並進,主線劇情為雙胞胎哥哥為弟弟翻案,副線為4集一個小單元案件偵破。雙線融合謎團和線索,再加上節奏快、燒腦,劇情硬、乾貨多,情節含量高,還包含一系列充滿專業、科學的刑偵知識,從而確保了該劇高節奏推進帶給觀眾爽感。

而與《白夜追兇》同屬一個敘事宇宙的《重生》則劇情風格明顯不同,無論懸疑鋪陳,敘事風格,案件設計,《重生》的氣質都更加文藝。比如劇集剛開始零星交代了 "714 槍案 ",但隨後就開始用長篇的旁白來渲染氛圍,而且獨白戲份不止於開場,而是一到男主角陷入內心困境時,獨白內容就上線,有觀眾直接吐槽這衝淡了劇情原本該有的緊張氛圍。

但該劇製片人以「從文本到劇集都瀰漫著的文藝氣質」解釋該劇的獨特風格,為了突出劇本的文藝氛圍,劇集還特意選擇重慶作為拍攝城市,從而營造一種清冷通透的氛圍。

儘管與《白夜追兇》同屬於一個罪案宇宙,兩部劇集卻是同一片土地上生長出的不同的果實。

但探案劇過於文藝的敘事手法往往效果毀譽參半,與《重生》類似,都因為節奏較慢受到質疑的探案劇《冷案》同樣是出於藝術風格考慮,突出了對人物心理狀態的描述,甚至深入到兇手的身世、家庭、社會關係,挖掘犯罪原因和人性,加上新導演講故事的經驗不足,平均7-8集一個案子的敘事節奏還是受到了觀眾質疑。

還有一種情況則是多類型融合探案劇在探案的部分節奏放慢。

例如改編自網絡小說,正在熱播的《兩世歡》混合了愛情、探案和懸疑多種元素,為了迎合該劇的目標受眾女性觀眾,劇集中刪去了原著中多個案子,豐富了破案過程中男女主的感情戲,並通過設置懸念串聯起整個故事,最終集數定格在36集,整體節奏並不算慢,探案部分節奏相對放緩就是為了劇集風格做出的讓步。

相對上述情況,觀眾最厭惡的探案劇節奏放慢的情況則是——劇組「恰爛錢」。

即為了利益回報有意拉長劇情長度。由於劇組對一部電視劇的多項投入是一次性的,如服化道、布景等等,明星的片酬雖然按集數計算,但拍攝檔期是相對集中的,綜合來看,集數越長,平攤費用就越低。而在國內的電視劇購買模式下,集數越多,賣的價錢越好。而對於平臺來說,集數越多的劇集,貼片廣告時長越多。因此集數越長越划算。

而美英劇和日韓劇都是按季售賣,尤其是美英劇是按季續訂,流媒體和有線臺劇集甚至並非靠賣廣告生存,因此相對劇集長度,劇集品質才是更被關注的重點。

但也有劇評人介紹,相對古裝劇、家庭劇等劇集類型,探案劇在國產劇中狗尾續貂刻意拖長的情況不算嚴重,並且去年以來國產劇裹腳布現象已經有所換緩解。

2017年通過備案公示的電視劇平均集數已達到了39.8集,為歷史最高水平。2018年全年平均單部集數39.23集。2019年備案劇的平均單部集數最低者出現在6月,僅為34.52集/部,全年平均單部集數38.02集,比去年下降1集多。

而國產探案劇基本在30集左右,類似2018年的《原生之罪》、2019年的《紳探》等劇集都只有24集,也體現出近年來國產探案劇節奏加快的趨勢。

但是否快節奏就是國產探案劇的唯一答案?

快節奏是探案劇唯一的正確打開方式嗎?

業內人士介紹,近年國產探案劇節奏總體加快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政策要求、觀眾審美需求和電視劇競爭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尤其對探案劇這種這類觀眾節奏敏感度較高的劇集類型,無論是平臺還是製作方已經開始有意把劇集節奏跑起來,「否則拖沓的劇集做出來沒人要對誰都是雙輸。」上述編劇指出。

二是國產劇製作專業度提升,已經具備打造精良強節奏探案劇的能力。

近年一大批成功探案題材的成功背後正是國劇近幾年的積累試錯。多部探案成功作品幾乎都出自近年深耕年輕內容的老牌團隊,《河神》 的背後是由知名電影人陳國富領軍的功夫影業;《白夜追兇》和《重生》背後是曾經操刀過《心理罪》《暗黑者》 等作品的五百、王偉等組成的專業團隊。

但也有劇評人指出,這一美劇式探案劇模式生產在人才經驗儲備與各項外部條件齊齊爆發而達到某種巔峰狀態之後,也開始面臨觀賞驚豔度滑坡下的審美疲勞,結果就是《白夜追兇》後並沒有新的探案劇爆款出現。

比如近年的同類代表作 《紳探》 到去年的 《原生之罪》等,普遍含了懸疑、動作甚至恐怖元素,並保持了劇情強節奏,但有了豆瓣9.1分、被網飛購買的《白夜追兇》珠玉在前,上述作品已經很難輕易引發爆款效應,而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提高和見識的廣博,許多國產劇還容易遭遇質疑,例如《紳探》的情節和人設就曾被質疑太像英劇《神探夏洛克》。

「實際上探案劇成敗關鍵不在於快慢,而在於品質。」劇評人指出,與《白夜追兇》同期播出的《無證之罪》是由電影製片人韓三平擔任監製,製作團隊有豐富的電影拍攝經驗,整體是單個案件描述,對人物心理、細節描述會更著重,但整體較壓抑,加上節奏稍慢,對於觀眾而言這劇顯得有些「磨嘰」。但該劇至今在豆瓣保持著8.2的高評分,由於更注重人性的展現,還被觀眾稱為「社會派」推理之作。

經典美劇《真探》同樣是節奏比較緩慢,而且是整部劇講述一個案件,但通過主創人員合理的把握住節奏,令案件的排查循序漸進,以現在時間線、過去的多條時間線完成探案,展現出主角的人格魅力,同時也拉住了觀眾的觀看欲望。

該劇首集直播時在美國地區的收視人數只有233萬,隨後三集每一集的收視人數更是不足200萬,不過從第5集開始,該劇收視人數開一路飆升,平均每集多媒體總收視人數達到了1190萬人,證明即使在習慣觀看快節奏探案劇的美國,小火慢燉的慢節奏高品質探案劇依然有市場。而該劇在國內劇迷中的火熱說明,國內觀眾同樣有可能接受此類探案劇。

劇評人指出,網飛播放器中甚至沒有倍速功能,觀眾只能以原速觀看所有節目內容,之所以國內觀眾習慣使用2倍速播放,並不是因為許多國產劇集數長,而是劇集密度低,廢話廢戲太多,逼得觀眾不得不快進。

但只要從品質和觀眾觀劇心理出發,找準市場定位,快節奏也好慢節奏,最終面對的,還是人性最深層需求:找尋真相。

或許,什麼時候觀眾能夠觀看到中國版《真探》這樣的慢節奏探案劇,也不使用倍速功能,那就說明國產探案劇真的進步了。

相關焦點

  • 近年5部短小精悍的國產罪案劇,有一部比《隱秘的角落》評分還高
    近幾年的國產罪案劇市場十分紅火,前有《暗黑者》、《心理罪》、《法醫秦明》、《白夜追兇》,近期有《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都收穫了不錯的口碑。最近熱播的《隱秘的角落》更是憑藉過硬的質量刷爆朋友圈,成為觀眾公認的「國劇之光」。
  • CSI,犯罪心理……破案的N種姿勢:罪案劇盤點之美劇篇
    罪案劇一直是最受觀眾歡迎的影視類型之一,優秀作品也層出不窮,單說電視劇,就是一片海洋,小編盤點了一下經典的罪案劇集,對罪案劇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找來看看。本篇首先推薦的是美劇,美國罪案電視劇,大概佔了美劇的半壁江山,尤其是CBS電視臺,一度被劇迷們戲稱為Crime Broadcast Station,出產了大多數的優秀罪案劇。這些劇集所包含的類別之廣,角度之全面,就像是進入一個罪案圖書館,裡面有非常詳細的分類系統,而從內容來講,它們非常注重科學性和司法程序,也是非常有效的科普普法的手段。
  • 消除焦慮,放鬆心情——推國產探案劇
    石家莊疫情又開始了,這段時間也一直沒有更新文章,就是因為之前我已經做好計劃,而且最近的狀況不穩定,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有點不太規律,總是有一些突發的情況發生,所以在這麼慌亂的時候,我有的時候覺得先順其自然比較好,因為往往在慌亂的時候做出來的決定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被推翻。
  • 國產劇和美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而我們的國產劇似乎只剩下了古裝偶像劇,男女主一個接一個的「渡劫」,這玩意兒真有人願意看嗎? 生活劇不光內容貧瘠浮皮潦草,關鍵還很少,出個《安家》就爆成那樣,一個《小歡喜》就能到處拿獎。
  • 《白夜追兇》《大宋少年志》國產劇第二季好難等!王倦快去寫劇本
    《白夜追兇》《大宋少年志》國產劇第二季好難等!王倦快去寫劇本每次看到良心劇真的會激動,如果有第二季的消息更是分外珍惜,但每次拋出消息之後就在沒有後續。那些讓我們一起等著的良心國產劇挖的坑,第二部啥時候來填呀?
  • 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偵探劇,網友:比神探狄仁傑好多了……
    網友評論:算是早期國產警匪類型劇的代表作品,也是高群書的成名作,孫紅雷在這部電視劇中塑造的黑老大劉華強絕對是他演員生涯最重要的一個角色;不僅讓他一夜成名,更留下了一個在中國同類題材劇領域幾乎難以超越的黑老大形象,這麼多年之後當談起孫紅雷,恐怕絕大多數人第一時刻想到的還是他塑造的那個劉華強。
  • 推薦大家幾部冷門又非常好看的國產劇!
    近幾年的國產劇越做越好,電視劇五花八門,數量多了,也讓很多人錯過了質量不錯的電視劇。以下推薦的,都是小編看過覺得不錯的。講述失憶了的神機谷少主簡不知(於濟瑋飾),為尋找殺父真相,而踏上探案之路。並在探案的路上結識了生死之交趙我還(王燕陽飾)。
  • 揚眉吐氣,國產劇竟然這麼爭氣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國產劇是越來越爭氣了。一方面,是每年都有大量的國產劇在海外播出,收穫海外觀眾對國劇的好評。另一方面,中國電視劇也受到越來越多海外製作方的青睞,近幾年來,不斷有國產劇紅到海外並被翻拍的消息傳來。
  • 不用怕片慌,推薦8部超好看的國產懸疑推理網劇,肯定有你想看的
    近些年,懸疑推理類的電視劇一直深受大眾喜愛,然而這類電視劇的產量卻是非常低的,懸疑推理劇不需要什麼特效,可是對劇本的要求卻很高,相比其他類型,這個類型的劇本創作難度要更高,稱得上精品的就更加稀少,以下給大家推存8部超好看的國產懸疑推理網劇!
  • 史上最好看的5部高智商推理劇:《神探夏洛克》上榜,你追了幾部?
    史上最好看的5部高智商推理劇:《神探夏洛克》上榜,你追了幾部?每一個案件看似獨立,其實都有聯繫,兩人每解決一個案子,就又會出現新的難題和無辜的受害者。《神探夏洛克》是一部優秀、乃至卓越的電視劇,即便在影視劇製作水準極高的範圍內看,人物精準,情節連貫,戲劇衝突激烈而飽滿。在類型片和類型劇的食物鏈中它是很高級的,但同時仍有足夠向上的空間。
  • 《上鎖的房間》:國內首部密室探案劇,最難「探」的是哪裡?
    對於影視市場來說,推理作品一直是不曾退潮的創作熱點之一,懸念重生、構思精巧的故事對大眾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燒腦」也儼然成為了最受當下年輕人歡迎的觀劇標籤。已在今日於優酷上線的國內首部密室探案劇《上鎖的房間》就是這樣一部劇情高能、無法開倍速觀看的劇集。
  • 這麼敢拍,國產懸疑又大膽一次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很快就要過去的2020年—— 國產懸疑大放異彩。 容顏老去蔣勤勤,在刑偵罪案劇中獨挑大梁。 單衝這一點,十點君就不能不看; 一口氣擼完8集,也不能不好好聊一聊——
  • 考拉看劇丨2020年韓劇推薦紅黑榜「三」
    這是一部多人群像戲,有經驗豐富的刑警,有對工作特別熱情的製作人PD,有懷才不遇的前側寫師,有硬核反差萌的酒吧老闆,有迷戀解剖屍體的法醫…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一群人,卻總是因為案件機緣巧合的聚到一起,雖然在探案過程中因為磨合不暢出現各種搞笑的差錯,但最終還是能解決問題。
  • 愛奇藝《唐人街探案》樹立懸疑劇營銷新範本 創新單元劇售賣模式...
    此外,優質的懸疑劇情也吸引了大量行業媒體與用戶的關注,長時間佔據微博、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20多個平臺的熱搜榜單,#網劇唐人街探案#、#唐人街探案網劇劇情#、#唐探網劇誰是兇手#等30多個劇集相關話題也獲得了總計超67億的微博閱讀量,由此網劇《唐人街探案》無疑成為了2020年開年的爆款劇集。
  • 作為女性用戶友好型懸疑劇《原生之罪》為類型劇進化帶來新啟發
    《延禧攻略》開創了「宮廷職場劇」的爽文節奏,擺脫了國產劇冗長拖沓的固有印象;《悍城》則在緝毒與臥底的故事框架下,在人設的複雜背景上尋求突破,營造出不一樣的緝毒「江湖」;而2018年底壓軸的一部《原生之罪》,則在刑偵探案領域創新,讓一部涉案劇看起來有真實生活的「煙火氣」,也難怪開播以來熱度持續走高,好評不斷。
  • 12月1日至8日有3部國產劇定檔,我所期待的劇終於要播出了
    11月播出的國產劇,有兩部口碑是非常不錯的,一部是豆瓣評分8.4的黑馬劇《棋魂》,一部是豆瓣評分8.2的諜戰劇《隱秘而偉大》。 而接下來的12月1日至8日有3部國產劇定檔,感覺又會有高口碑國產劇出現啊。
  • 《精英律師》笑話鬧大了,國產職場劇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不過,有一說一,近幾年,犯罪懸疑題材走勢一片大好,比起之前的懸疑電視邏輯不通、推理混亂,如今的犯罪、懸疑劇已有很大改觀,還出了不少優質的作品:《白夜追兇》、《暗黑者》、《無證之罪》、《餘罪》、《毛騙》、《破冰行動》、《河神》......今年開年又有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網劇壓陣,早已沒了「硬傷」一說。
  • 《唐人街探案》開啟唐探宇宙,Crimaster世界偵探排行榜真實存在
    唐人街探案33且不說電影版《唐人街探案》,最近一部網劇《唐人街探案》突然火了,小編特意去看了下,該片還是陳思誠編劇,一共12集,現在已經播出4集,講述了唐人街第一神探唐仁的徒弟林默的偵探之路網劇唐人街探案此劇讓人看得手心發汗,腎上腺素直線上升,作為化學老師,清道夫,偵探的林默給人的代入感極強,每次的BGM有都很刺激,讓人大腦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 Netflix高分神劇《巴比倫柏林》馬上要第三季
    Babylon Berlin《巴比倫柏林》   剛看到這部劇的時候,很多人以為不會多好看,因為它是一部罪案劇,這個門類的劇實在太多了,而且往往很難拍出特色;更不用說它的背景還設定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
  • 誰能阻止甜寵劇的一統江湖?還看這個專供12集懸疑劇的硬核劇場
    憑藉對這種驚喜交加、苦樂參半的愛情表現,《十日遊戲》成功地讓更多非懸疑劇迷捲入到了故事中。「就這麼拍一個愛情劇也很香啊」「我都沒想到我自己入戲這麼深」……這樣的彈幕反饋跟常規懸疑劇智商競技的畫風有很大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