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丹、唐墨、口子,據說從江戶時期就被譽為是日本的三大珍味,同樣也是佐酒佳品,特別是燗酒(熱清酒)。雖然都用漢字表示,但恐怕單憑名字我國人民知之甚少。先說說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卵巢!
如果有機會穿越到日本的江戶時期,吃一頓高級料理,吃什麼?壽司、鰻魚、天婦羅?NO NO NO!這些都是庶民食品,也就是平民吃的。那當時什麼才算高級料理?
就是標題提到的三樣珍味了,雲丹、唐墨、口子。看這名稱就知道,這在古代日本逼格是非常高的,因為都有漢字名稱。下面我們就說說具體都是啥。
雲 丹
雲丹,就是我們說的海膽(卵巢)。但是注意,這裡指的不是鮮海膽,而是經過鹽醃製的海膽。
江戶時代後期的書「日本山海名産図會」(日本山海名產圖冊),雲丹被認為是「醃漬海產中的第一位」,特指福井特產的「越前の雲丹」。
福井縣的越前海岸,每年7月末~8月盂蘭盆節期間,海女們會選擇無風的天氣抓捕海膽。那是一種個頭小小的品種,直徑大概2-3cm,味道更佳的濃鬱、鮮美,俗稱馬糞膽(バフンウニ)。
去殼有專用的設備,取出卵巢部分,去除雜質,均勻平鋪在草帘子上,在潮溼空氣的海邊熟成。經過這一系類的手工流程,凝聚了大海氣息的濃鬱鮮味就做成了。
唐 墨
唐墨,說的就是烏魚子(烏魚的卵巢)。因為烏魚子的樣子與中國古代的墨形狀類似,所以日本人稱其為唐墨。
烏魚是海水魚,學名是鯔魚,或稱烏鯔。本來是一種很平常的魚,因其卵子可做成烏魚子而得名。
康熙年間成書的《諸羅縣誌》,是我國臺灣地區的正式縣誌,其物產篇中記載的「烏金」,便是烏魚子。可見,自古臺灣便是烏魚子的主產地,而且在當時已是價值不菲。
據記載,烏魚子的製作方法是我國明朝時期,「渡來人」(中國古時去日本的移民)帶長崎的,並在當地被繼承發展,一直流傳至今。烏魚子,便是長崎的名產。
日本烏魚子價格不菲,特別是長崎特產,幾百克就要幾千元RMB。據說其金貴的身價一方面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另一方面來自傳統的製作工藝。
將烏魚的卵巢完整取出,先要洗淨,然後是去血絲,這每一步都不能破壞魚子的完整度。處理乾淨,用鹽低溫醃漬一周左右,然後再脫去部分鹽度,接著還要用清酒泡一下,用木頭壓扁、整形,最後放到太陽下曬乾。
成品後的烏魚子呈琥珀色,晶瑩剔透,豐美堅實而軟硬適度。
揆 子
口子,這個是三大珍味中最稀奇的一個,日文的解釋是「なまこの腸」,也就是海參的腸子。
海參,日本叫做海鼠,名稱來自中國。明人隨筆《五雜俎》有云:「海參,遼東海濱有之,一名海男子。其狀如男子勢然,淡菜之對也。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
日本人可能始終不知道海參補在哪裡,所以外殼處理好賣到中國,內臟留下,製作成鹽辛,自己享用。
《倭漢三才圖繪》記錄:海鼠「腹中有黃腸三條,醃之為醬者也。香美不可言,冬春為珍餚。色如琥珀者為上品,黃中黑白相交者為下品。過正月則味變甚鹹,不堪食」。
其實,腸子不是有三條,而是比身體長三倍。把海鼠的內臟鹽漬發酵成「鹽辛」,冬、春食用,叫做「海鼠腸」。
其實海參腸子裡面包含了其生殖系統,也就是所謂的卵巢,這所謂腸子吃的實則是海參的卵巢。
製作起來可也是非常的麻煩、細緻,海參的腸子裡面不僅包含了卵巢,還有排洩物(腸砂),每一根都要經過手工慢慢的捋出來。要得到圖中這一小撮揆子,可是費時又費力啊!
晾乾後的口子,被做成三角的樣子,也叫做「撥子」。此物的食用方法則很簡單,用火烤了之後下酒,酒自然是日本清酒。
三大珍味,該如何吃?
世界上的所有珍味,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能大口咀嚼,否則就不是珍味了。松露、鵝肝、魚子醬;雲丹、唐墨、口子;但凡你來一大口,保準你難吃到想吐。
珍味,難得之味;是香氣、味道濃縮的聚集,只需一點點便能點亮平凡的食物。所以,為其他食物增味是常見的吃法。
很多居酒屋,會將這三種作為佐酒套餐。特別是搭配熱好的清酒,吃一小口喝一大口,稱得上是極致味覺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