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Vlog可不是隨便拿個手機就可以拍好的。一個好的Vlog要有前期的充分準備,以及後期的剪輯製作,通過這些步驟後才會呈現出一個高品質的Vlog。那在拍Vlog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器材和準備呢?下面斯莫格小姐姐就為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圖片來源:網絡
一,拍攝器材
什麼樣的相機適合拍vlog
相機要想適用於拍攝vlog,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翻轉屏。拍vlog的相機具備翻轉顯示屏是十分必要的,翻轉屏能讓我們在拍攝的時候能夠隨時觀察到屏幕中的信息。我們可以根據屏幕顯示調節自己的位置,保證自己在合適的取景範圍內。不至於拍了半天,發現自己只拍了個半身。
音頻質量。很多人可能不會想到收音質量這個問題,但這實際上它比視頻質量更重要。觀眾可能不是很在意視頻是4K、1080p還是720p的,但他們可能無法接受令人分心的背景噪音或難以聽清的痛苦。
輕便。很多相機(尤其是單反)十分笨重,動輒兩三斤,再加上鏡頭更重,這些對vlogger是很不友好的。而市面上也有一些相對輕量型的相機非常適合用來拍vlog用。為了更方便,選擇小巧又兼具拍攝質量的無反相機也可大大減輕你的背包重量,騰出更多空間。如果無需調換鏡頭來適應不同的取景,那麼一般的卡片機更能節省空間。如果你喜歡戶外活動,如騎行,滑雪,潛水等,那麼選擇一款運動相機最合適不過了。
綜合以上幾個因素,我們整理了市面上比較常見以及up主推薦比較多的適合拍攝vlog的相機:
佳能G7 X Mark II
佳能 EOS M6
佳能 M50
索尼 RX100M5(索尼黑卡5)
松下 LUMIX GH5
索尼 A7 III
GOPRO HERO7 Black
其中佳能G7 X Mark II也被稱為是網紅相機,被無數up主推薦種草的相機,對於預算不多新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拍攝設備還需要準備一些輔助設備。
三腳架
三腳架的功能主要就是能穩定相機,以達到某些攝影效果。在暗光環境中使用三腳架,只要降低快門速度就可以得到明亮的畫面。
外置麥克風
對於Vlog視頻錄製而言,聲音對於視頻故事情節的推動十分重要,這其中除了可以後期加入的背景音之外,就是前期需要通過視頻錄入的聲音了。這個聲音可能是人物說話的聲音,也可能是環境的噪音等等。而往往相機自帶的麥克風,並不能勝任這種聲音的錄製,那麼外置麥克風收聲就十分的重要。
補光燈
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有可能就會遇到一些光線反差極大或是光線極暗的情況,這時如果有一個便攜的補光燈,那麼對於我們視頻拍攝的幫助將會很大。
相機兔籠
上述說的三腳架,麥克風,補光燈這些要怎麼才能全部擴展到相機上呢?相機兔籠就能很好地幫助你完成擴展,還能幫助相機散熱和保護相機。在斯莫格,不僅有OSMO Pocket,GoPro HERO 7相關配件,還有佳能G7X Mark II,松下GH5S專用兔籠,大家可以選擇對應的產品了解一下,實惠又實用!
二,準備
構思和編寫腳本
拍Vlog,怎麼構思和編寫腳本呢?
一個完整的、好的Vlog,是由主題+形式+時長+內容構成。
時間不要太短,也不要過長,控制在1分鐘到5分鐘之內最佳,內容是Vlog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讓別人對你拍的事物和人感興趣。
腳本的前期策劃和構思:
1、你想要拍什麼類型的Vlog?
是美食、旅遊還是三農,是生活、還是數碼,還是開箱,還是測評,還是萌寵等等。
2、你這條Vlog整體風格是什麼? 是柔情的,還是傷感的?
3、你這條Vlog的主題和話題是什麼?
4、你要傳遞出的觀點和結論是什麼?
下面舉例說明,腳本的前期策劃和構思:
腳本的編寫
什麼是腳本?
腳本是整個故事的發展大綱,用腳本來確定整個作品的發展方向和拍攝細節,提前腦補出視頻的每個畫面,用文字或者繪畫記錄每個畫面的內容,是構圖和表現的手法。
1、編寫腳本有什麼好處?
對於小白和新手來說,腳本是高效拍攝和後期剪輯的重要步驟,
腳本是提高拍攝效率,保證主題明確,節省拍攝時間,降低拍攝成本的作用,
因此,對於小白和新手,強烈建議拍攝前,要寫好腳本,然後按照腳本拍攝執行。
2,如何編寫腳本?
腳本的三要素:明確主題,搭建故事框架、豐富拍攝細節。
下面舉例說明,如何編寫一個好的腳本:
以上就是給大家分享的拍Vlog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拍攝器材和準備,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